焦点访谈:“热气腾腾”的冰天雪地

发布时间:2024-05-04 07:22:49 来源: sp20240504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2024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将迎来开幕两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这些都是宝贵财富,要充分运用好,让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些场馆去看一看。

  2023年11月以来,2023—2024的冰雪赛季拉开帷幕。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冰雪赛事有18项、国内冰雪赛事91项,其中,有很多的冰雪赛事陆续在北京和张家口冬奥场馆举办,仿佛又回到了两年前,一场场的“冰雪盛宴”,一次次的激情澎湃。

  两年过去了,北京冬奥会赛事早已落下帷幕,但这些场馆从来没有闲着。国家速滑馆也被称作“冰丝带”,1月27日下午4时多,当记者来到“冰丝带”的时候,很多滑冰爱好者已经在收拾装备、准备离场,还有很多利用这最后的时间,享受着冰上快乐。一个小小的身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据一家人介绍,李轩昂过去学过轮滑,两年前在电视里观看北京冬奥的比赛,激发了李轩昂对上冰的兴趣,于是就改学了速度滑冰。现在,两年前的“冰雪种子”,已经发芽长大。

  一位老人同样引起记者关注,冰场上的淡定姿态,让人瞬间联想起当年驰骋于八一湖、什刹海冰场的老炮儿们。

  老人名叫刘春起,今年70岁,住在西客站附近,距离“冰丝带”20公里左右,开车也要将近一小时。儿子给刘春起办了“冰丝带”的畅滑卡,一家人经常来“冰丝带”体验冰上的快乐。

  2022年7月,“冰丝带”正式向公众开放,北京冬奥“最快的冰”与“大众的冰”开始实现无缝切换,至今已经累计接待游客和滑冰爱好者56万人。

  北京冬奥赛后,不论是“冰丝带”还是“水立方”,都更加重视了“体育+科技+文化”的业务升级,都引进了高水平的专业合作团队,开办体验、训练等课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有不同的选择。

  “水立方”作为“双奥”场馆,不断进行着升级改造。2008北京奥运会后,为了让公众有更好的体验,场馆运营面积从原来的4.9万平米增加到7.7万平米,北京冬奥会又创造性地提出“水冰转换”改造方案,变身为“冰立方”,赛后,科研团队又利用科技手段对场地、环境进行系统改造,以适应高水平大众需求。作为“双奥”遗产,也为世界大型体育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提供了中国方案。

  国家游泳中心副总经理吴念:“从2008年夏奥会之后,就经历过一个长达13年的赛后运营完整阶段,确立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和社会公益五位一体的场馆发展格局。曾经被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盛赞为‘设施最完备、开放程度最高、运营效果最好的奥运场馆’。”

  两年来,包括“鸟巢”在内的三大场馆群,承担了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在奥运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下推广群众健身,开办了一系列精品文化休闲活动以及传承和弘扬奥运精神的公益行动。国际水准的硬件设施、冬奥标准的运行机制、智慧场馆的升级体验,实现着冬奥遗产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2023年2月1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遗产报告》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提出,传承和利用好冬奥遗产成果,将有助于持续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带动城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在首钢园,首钢冬奥广场已经变成高效办公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花园式总部办公园区。2022年揭牌的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已经有8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入驻。以首钢滑雪大跳台为坐标原点,时尚、高端、休闲的商业元素日益繁荣,年吸引游客上千万人。这些升级改造,都是充分契合了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在延庆,也正在利用冬奥遗产,打造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新名片”。

  位于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道总长度21公里,冰雪爱好者可以体验其中14.5公里的全国最长雪道。记者看到,不同的雪道上,一边是专业运动员正在备战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一边是冰雪爱好者们在尽情享受冰雪激情。

  延庆是北京地区生态涵养最好的地区之一。古老的长城,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留下的世园公园,特别是2022年北京冬奥遗产,也给延庆的文旅发展、产业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驻足延庆。而延庆也在顺势而为,打造出一系列文旅精品。

  北京市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满利:“第一,要有文化的精品,比如,延庆的长城文化、生态文化和冬奥文化,这就是延庆旅游的内在灵魂;第二,应该有服务的精品,比如,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热情的服务,这是延庆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支撑;第三,应该有体验的精品,比如,特色产品。”

  这两年,随着北京冬奥带来越来越多的冰雪流量,延庆更加注重冰雪经济,挖掘打造精品的冰雪旅游项目。龙庆峡是延庆传统的旅游景点,今年,首次在冬季开放了峡谷景区,每到周末、节假日,游客数量超过了景区接待能力。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两年来,用好北京冬奥遗产,把“冷资源”变成“热产业”,在不断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中,延庆在抢抓机遇,而张家口也在顺势而为。

  2022年北京冬奥这一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是33008亿元,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将突破5万亿元。一大批冰雪产业项目开始在张家口落地生根,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还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仅2022年一年,张家口就有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赤城海坨小镇旅游度假区等139个重点项目建成运营。

  河北张家口市政府副秘书长、发改委主任白晶:“两年来,我们的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体育文化旅游、冰雪、大数据、可再生能源、现代制造和绿色农牧六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2%。现在张家口市以冰雪作为产业落地投产的项目已达到23个,累计实现产值12.1亿元,初步建成个人到场地,轻重装备结合,研发制造销售服务,运动体验会展全覆盖的冰雪运动装备产业链。”

  根据电商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从2023年11月初北方地区入冬以来,滑雪门票团购订单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209%,全国滑雪场门票预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147%。冰雪“冷资源”持续助力着冰雪运动、文化、装备制造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转化成“热效益”。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自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冰雪经济没有冷下来,反而越来越热,正在持续释放红利。“热”力十足的中国冰雪经济仍然在持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央视网) 【编辑:唐炜妮】

“非洲媳妇Rose”何以架起一座“丝路金桥”? - 财政部: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

“非洲媳妇Rose”何以架起一座“丝路金桥”?

发布时间:2024-05-04 07:22:50 来源: sp20240504

   中新网 湖州4月2日电 题:“非洲媳妇Rose”何以架起一座“丝路金桥”?

  作者 郭其钰

  9年前,来自非洲乌干达的Rose不远万里来到浙江丽水遂昌,与质朴善良的吴建云喜结良缘。Rose以吃苦耐劳、善良大方的品格,感染了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圈粉”千万。从此,这个“一带一路”上民心相通的故事,也牵动着很多中外网友的心。

  4月2日,在浙江湖州安吉举行的新时代国际传播余村对话中,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总监钱群分享了《“非洲媳妇Rose”国际传播品牌打造》的国际传播案例,探讨如何“栽”好这朵国际传播的非洲“玫瑰”。

《“非洲媳妇Rose”国际传播品牌打造》的国际传播案例分享现场。王刚拍摄

  跨国远嫁、扎根山村、勤俭持家、电商创业……这是Rose身上的个人标签。在钱群看来,Rose很特别,她能讲一口流利的遂昌普通话,农活、农家菜样样拿手,还是拥有千万粉丝的新农人;Rose也很普通,她身上饱含着每个普通人的情感和梦想,能引发民众的共情和共鸣。

  “当时我们就判断Rose的独特人生经历和对中非文化交流的热爱,可以成为连接两国乃至世界人民心灵的纽带,因为爱情、亲情是世界共通共情的价值观。”钱群表示。

  考虑到Rose多年没有回乡和家人团聚,她的丈夫孩子更是从没有去过非洲,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创新策划了《非洲媳妇回娘家》融媒新闻行动。去年趁Rose孩子放暑假时,记者一路跟拍了一家三口的万里归乡路。

  “这一次Rose只是一位远嫁异国他乡、多年未回娘家的普通女儿,很容易引发中外网友共鸣。我们以‘小家’来讲述‘大家’,在Rose回家的故事中也记录了中国援乌的点点滴滴。”当时随访的一名记者分享说。

  如在乌干达首都的中乌友好医院,摄制组记录下了第22批中国援乌医疗队的接诊过程,也展现了中医、针灸在当地很受追捧。在乌干达的闹市区以及当地最大的家具城和商场,展现了浙江企业帮助乌干达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火热场景。

  一路上,广大网友也化身线上“亲友团”,时刻关注着Rose的回乡之旅。“第一次去非洲的中国女婿上门礼是头羊”“中国女婿见非洲丈母娘很害羞”……这些关于风俗、文化、人物的趣味话题不断引发网友关注讨论。

  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融媒新闻部副主任朱可近表示,通过故事化的叙事传播,非洲媳妇Rose的返乡之旅悬念迭起,不断吸引中外网友“追更”。同时,以小切口展现中国力量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和商贸领域的援建场景,更成为了中非大道同行的鲜活缩影。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Rose从非洲远嫁中国,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但相同的是人与人之间朴素的“人情味”。正是这份真情,成就了像Rose这样的跨国姻缘佳话,也成就了历久弥坚的中非友谊。

  在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吴飞看来,从“一朵玫瑰”到“繁花满园”,每一个引发共鸣的国际传播事件,都印证着“好故事”的力量,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也变得越来越立体、清晰。

  据悉,此次活动以“新时代的国际传播:挑战与机遇”为主题,由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中共安吉县委、安吉县人民政府、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办, 中新社 国际传播集团浙江分公司、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天荒坪镇人民政府承办。(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