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这些地方的雪为何迟迟不现身?南方何时能见雪?

发布时间:2024-05-03 05:56:36 来源: sp20240503

  今冬第二场寒潮天气的大幕已经拉开,今天恰逢小雪节气,东北等地也进入了降雪最盛的时段。

  实况数据显示,今天白天,内蒙古中东部以及东北地区大部都出现了雨雪天气,其中,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中南部一带以降雪为主,吉林、辽宁等地以降雨为主;黑龙江最强降雪集中在哈尔滨,尚志6小时降雪量超10毫米,达到暴雪以上量级。

  明天,随着冷空气继续东移,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的强降雪将迅速减弱,但在黑龙江东部、吉林长白山区等地部分地区仍会有大雪,局地或现暴雪。中央气象台今晚18时继续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需要提醒的是,今天夜间至明天早晨,随着气温下降,辽宁和吉林部分地区可能由雨转雪,很容易导致路面湿滑、结冰,上述地区小伙伴外出时要格外注意交通安全。

  后天,我国大部又将回到降水稀少的状态,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新疆沿天山地区和伊犁河谷、西藏南部、山东半岛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新疆伊犁河谷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

  今天进入小雪节气,小编最近在后台也收到了全国各地好多小伙伴的“求雪帖”,有京津冀的,有江浙沪的……甚至还有广东和广西的小伙伴。天线儿知道你们求雪心切,但下雪这事儿还是得看“天时地利”。

  今年华北、黄淮雪季开启时间偏早,多地已在立冬期间提前迎来今冬初雪。北方大城市中,仅有北京、天津、银川还没有等到今冬第一场雪。本次寒潮过程虽然会给上述城市带来明显降温,但是由于本次过程主要受到干冷的偏北风影响,水汽条件不佳,这次还不能看到雪花。

  而从常年小雪节气期间全国初雪地图可以看出,除了华北、黄淮一带会在小雪节气期间迎来初雪以外,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要到大雪节气才会见到雪花;至于再往南的华南地区,一年中能不能见到雪确实就要看运气了。

  除了雨雪天气,明后天还会迎来本次寒潮过程的“重头戏”——大!降!温!

  中央气象台今晚18时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受寒潮影响,预计22日20时至25日08时,甘肃西部、宁夏中北部、陕西中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将先后降温6~10℃,其中,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河北北部、北京北部和西部、山东、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降温12~16℃,黑龙江中部、辽宁东部等地局地降温超过18℃。

  24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苏皖中部至河南中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等地,内蒙古中东部和黑龙江大部最低气温将降至-20℃以下,局地可达-30℃以下;22日夜间至23日,上述大部地区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局地9级;23日至25日,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区也将先后出现6~8级大风,阵风9~10级。

  明后两天将是寒潮降温最剧烈时段,北方降温还伴随明显大风,风寒效应作用下,体感会更加寒冷,保暖防寒是重中之重!奉劝小伙伴们今晚赶紧将大棉袄、二棉裤啥的都找出来,明天能穿的都穿上!别等到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到时后悔可来不及了!(中国天气网)

【编辑:姜雨薇】
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新知新觉) - 获颁中国政府友谊奖,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尊重和沟通是合作基础 | 世界观

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新知新觉)

发布时间:2024-05-03 05:56:37 来源: sp20240503

  科学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强调“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高,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步伐加快,以科普高质量发展助推高水平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更加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创科普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健全“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工作机制,大力培养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加强科普供给侧改革,以科普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突出引领性。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突出科普的价值引领,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科普工作全过程,突出科普工作政治属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抓住制约科普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问题,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发挥科普的价值和功能。

  注重科学性。科普是一门大学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科普内容和方式的科学、权威、精准,把握科普的群众工作、社会工作规律,建设好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把握好新时代新征程科普的内涵、理念、机制、方法,强化科普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地位,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把握融合性。科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化全社会的科普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履行科普工作领导责任,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要强化科普工作责任意识,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强科普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要坚持统筹协同,树立大科普理念,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普与文化、艺术、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实现“科普+”和“+科普”,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拓展开放性。当前,中国正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科普交流,分享增强人民科学素质的经验做法,推动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繁荣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加紧密的科普国际交流,拓展交流渠道,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丰富交流合作内容,增进文明交流互鉴。

  (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5日 09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