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3:34 来源: sp20240429

  “有没有吃饱饭?帐篷里暖不暖和?”地震发生以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草滩村党支部书记何英光和村里的13名党员,走访中不停地问着这些问题。

  地震发生后,草滩村几名党员迅速跑出家门,挨家挨户敲门,紧急疏散村民。草滩村村两委干部随即组织村民自救。寒夜里,找不到铁锹等工具,草滩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祁明守、党员祁进财和群众一起徒手救援,半个小时内救出一家三口。“草滩文明村微信群”中不断传来新消息,何英光一遍遍了解人员受困情况,安抚村民情绪。

  这些天,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源源不断运送到中川乡,分发到受灾村庄村民手中,草滩村抗震救灾临时党支部所在的帐篷成了“中转站”。

  “我们一定要用好这些物资,发放给每个需要的人。”毛毯、电热毯、煤炭、棉大衣……祁进财等党员干部24小时轮流值守,将物资一一登记在册,一刻也不松懈。“作为党员,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祁进财说。

  “临时党支部就在帐篷里办公,我们可以随时找到他们,心里踏实。”从黄南藏族自治州嫁到草滩村的切养吉指着帐篷外悬挂的党旗说。

  “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党员先锋队”……在地震发生后的每个日夜,党员干部始终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尽最大努力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民和县31名县级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到中川乡和官亭镇集合,展开救灾摸排;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行动,分成10个工作组,一刻不停、轮番上阵;民和县官亭镇党委和政府启动“叫醒叫应”机制,联合镇派出所、司法所、各村党支部,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开展“一对一”转移安置、心理安抚等服务。在震中村庄、在安置点、在保畅通施工现场,民和县党建工作专班组织救援、分拨物资、安抚群众,成为抗震救灾的先锋队和群众的主心骨。

  整齐的钢架高低床、干净厚实的棉被,还有烧得正旺的炉火,是草滩村活动板房里的“标配”。“100间活动板房在24小时内全部搭建完成,受灾群众已全部入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公司副总经理成波说,“灾情就是命令,我们紧急从兰州、西安等地调配人员,48小时连轴转,搭建了草滩村等3个村庄的活动板房。关键时刻,党员就要冲锋在前!”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6日 07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刘一达最新京味儿散文集《北京的声音》推出 - 王林清:心怀“国之大者” 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刘一达最新京味儿散文集《北京的声音》推出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3:35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高凯)知名作家刘一达最新京味儿散文集《北京的声音》近日由作家出版社推出。

刘一达最新京味儿散文集《北京的声音》推出。作家出版社供图

  刘一达作为京味儿小说语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创作过包括《人虫》《故都子民》《百年德性》等很多重量级的长篇作品;同时,近几年他出版的《中国人的规矩》《中国人的称呼》《典故北京》等传统文化散文集也都颇受关注。

  刘一达在《北京的声音》作者序中表示,北京文化与北京声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声音本身也是文化,京味儿讲究京腔京韵。北京的声音是市声,充满了烟火气,比如驼铃声,老北京拉煤多是用骆驼。老北京最早的电车叫铛铛车。还有马车骡车的铃铛和鞭子声,洋车的铃声,以及后来火车、汽车的声音,叫卖的吆喝声。北京的声音体现了北京人开朗率真、风趣幽默的性格,产生了相声、京韵大鼓、北京琴书以及后来的情景喜剧、崔健的摇滚、冯小刚的电影等。

  《北京的声音》收录刘一达全新散文30余篇,原汁原味儿地记述了北京的人文地理和市井风情,向读者诠释了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悉,书中内容被中国有声阅读委员会定为经典系列有声作品,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收听。(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