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首读及二读

发布时间:2024-04-30 01:17:43 来源: sp20240430

   中新社 香港3月8日电 (记者 刘大炜)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8日刊宪。特区立法会当日11时举行会议,以处理条例草案的首读及二读。

  条例草案共有212页,分为九个部分。第二至第六部涵盖建议的罪行及相关条文,其中叛国、叛乱等罪,最高可处终身监禁。此外,草案还对“国家秘密”作出定义,亦加入“公众利益”作为指明披露“国家秘密”的免责辩护。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在会上表示,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简称“23条立法”)已耽搁了超过26年,特区政府和立法会必须携手尽一切努力尽早完成立法。鉴于23条立法对于国家和香港具有必要性和急切性,行政长官建议立法会从速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故立法会在行政会议通过草案后的次日召开会议,启动首读及二读程序,确保国家安全可以早日得到有效维护。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动议条例草案二读时表示,特区政府将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审议,是香港特区迈进建立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与执行机制的重要一步。他也对立法会及相关委员会的配合表示感谢,认为这体现了行政立法的良性互动。

  邓炳强提到,草案中已清楚界定各项罪行,且订有适当的例外情况和免责辩护。各项罪行是以咨询文件为基础,参考公众咨询期间的意见作进一步细化及完善。草案也审慎考虑并制订执法权力、诉讼程序及其他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措施。此外,草案也完全遵守香港基本法对人权的保障。

  会后会见媒体时,梁君彦强调,全体议员必定上下一心,审慎审议条文,履行宪制职能,为国家和香港稳定发展努力。他有信心在完成制定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法例后,香港可全力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根据香港特区制定法律的程序,条例草案须在立法会通过三读程序,才能制定成为法律。(完) 【编辑:钱姣姣】

坚定法治自信(思想纵横) - 年产800万克拉钻石,这座小县城家底有多厚?|这座城市有点东西

坚定法治自信(思想纵横)

发布时间:2024-04-30 01:17:44 来源: sp202404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法治自信,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坚定法治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体现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汲取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各方面法律制度,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为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没有照搬照抄西方法治模式,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优越性更加彰显,中国人民的法治自信更加坚定。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新征程上,坚定法治自信,就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旗帜鲜明、保持定力。

  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谋划推进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要始终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健全党领导法治建设的体制机制,切实做到法治建设方向由党指引,法治建设基本原则由党确定,法治建设决策部署由党作出,法治工作推进由党统领。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我们的法治自信,根源于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坚定法治自信的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新时代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比如,民本理念在民法典有充分体现,慎刑思想体现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理念之中,等等。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大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宝藏,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激发中华法治文明生机活力。

  坚定法治自信,还要积极推进全球治理法治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善于运用法治。”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占领法治制高点。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4日 09 版)

(责编:梁秋坪、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