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做孟中友谊的使者”(大道之行)

发布时间:2024-04-27 22:48:52 来源: sp20240427

  “习爷爷百忙之中给我回信,我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回想起去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孟加拉国儿童阿里法·沁无比激动。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鼓励阿里法·沁努力学习、追求梦想,传承好中孟传统友谊。“我一定会牢记习爷爷的嘱咐,长大后做孟中友谊的使者!”沁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2010年11月9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孟加拉国东南部港口吉大港,展开为期一周的医疗服务。当地一位孕妇分娩在即,却因患有严重心脏病遭遇难产,一度生命垂危。孟方紧急向医院船求助,中国军医第一时间赶赴当地医院,顶着巨大压力进行剖腹产手术,最终母女平安。这名女婴就是阿里法·沁。

  “那时,我不知道我和孩子能不能活下来。”沁的母亲杰娜特回忆道,“当中国医护人员把孩子抱到我的面前时,我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中国医护人员高超的医术拯救了我们母女,让我拥有了做母亲的幸福。我们会永远记住这救命之恩。”

  “为了感谢中国对我的恩情,我给习爷爷写了一封信,讲述了我与中国的特殊缘分。”沁说,“是中国医生把我妈妈从死亡线拉了回来,让我平安降生。”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沁在信中讲述的亲身经历是中孟友好的生动写照。中国和孟加拉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好邻居、好朋友,拥有绵延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600多年前,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的“宝船”两度到访孟加拉,在两国人民中间播撒下友谊的种子。600多年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怀仁远航,中国女军医在吉大港帮助沁的母亲渡过险境、顺利生产。

  沁的手机中保存着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女士的照片,这位女士便是当年杰娜特做手术时的麻醉医师盛睿方。沁出生后,盛睿方和同事在病房守护了两天,直到母女情况平稳才离开。“我非常想念她和其他中国医护人员。”沁说。

  多年来,沁一家与中国军医相互牵挂,延续着真挚情谊。

  2013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第二次到访孟加拉国。中国军医热情邀请沁一家到医院船参观和体检,沁高兴地在医院船甲板上跑来跑去。“那是我第一次登上‘和平方舟’,我觉得船上的叔叔阿姨就像天使一样。”沁笑着说。

  2017年,盛睿方随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对孟加拉国进行友好访问。在吉大港码头,沁和家人高举孟中两国国旗,兴高采烈地欢迎中国海军到来。看到盛睿方后,沁欢快地跑过去,扑到她怀里。

  2019年12月,沁和家人来到中国,登上了靠泊在舟山某军港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再次见到了中国亲人,我特别高兴。长大后我想成为一名医生,像他们关爱我一样去关爱别人。”

  在给习近平主席的信中,沁表达了想到中国学医、为传承两国友谊作贡献的愿望。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强调,得知沁立志长大后做中孟友谊的使者,未来希望到中国学医,像“中国妈妈”那样救死扶伤,感到十分高兴。希望沁珍惜韶华、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回馈家庭、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沁说:“我会按照习爷爷的嘱咐好好学习,更加努力,争取早日实现梦想。”沁的父亲霍森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百忙之中还记挂着沁,我特别感激。我们一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条件,鼓励她努力学习、学好中文,支持她去中国学医。”

  怀仁远航,救死扶伤。“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中国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自2008年入列以来,医院船在全球留下了温暖航迹。截至目前,医院船先后11次走出国门,航行28万余海里,服务45个国家和地区,为29万余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实施手术1700余例。

  “‘和平方舟’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希望这艘医院船能为世界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平安和希望。”杰娜特说。

  (本报记者苑基荣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1日 04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红山嘴:“雪海孤岛”春常在 - 每一名司法工作者都要具备工匠精神

红山嘴:“雪海孤岛”春常在

发布时间:2024-04-27 22:48:53 来源: sp20240427

  新疆阿勒泰,红山嘴边防连。

  这里素有“雪海孤岛”之称,每年大雪封山长达半年以上。每逢此时,空中运输是这里唯一的供给线。

  春节前夕,直升机穿云破雾为驻守在这里的边防官兵送来过年物资,雪山哨所瞬间热闹起来。

  年货来了,“雪海孤岛”的年味儿也浓了。拆开包装箱,记者看到,除了新鲜果蔬、鱼虾水产外,还有青年官兵喜爱的零食。

  “这几年,连队自我供给、储备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年货中普通生活必需品减少了,满足官兵个性化需求的物品更多了。”随直升机前来送年货的某边防团领导告诉记者,为了尽可能保障官兵封山期间饮食需求,他们提前召开视频会议,征集官兵过节需求,专门采购置办了多种新鲜食材。

  “连队的守防条件已经今非昔比。”连队干部袁洋接过话茬,细数近年来的可喜变化:住进新式保温营房,寒冬时节官兵也能感受到浓浓暖意;炊事班里,破壁机、电烤箱、电饼铛等现代化炊具应有尽有;新式保温大棚内,蔬菜全年不间断供应;在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官兵不出营区即可享受医疗问诊、巡诊服务;连队娱乐室内,电子阅读机、电玩、棋牌、乐器等文娱器材一应俱全……

  “如今驻守边关,不仅物资越来越充足,文娱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袁洋说,近年来,上级先后为连队更新配备文娱活动器材,建成了集文化学习、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守防之余,连队还举办“红山大舞台”“红山故事会”“红山冰雪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官兵在快乐中坚守、奉献。

  卸完年货,直升机即将返航,换防下山休假的官兵陆续登机。离队前,他们把连队库房清扫得干干净净,为军马准备了足够的草料,把取暖煤堆得整整齐齐。

  “在红山嘴待久了,就离不开了,守着守着,就会爱上这里。”一级上士吴建男在红山嘴坚守了整整15年,组织上曾几次想给他换个条件好点的单位,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2018年,吴建男的妻子米秋俊带着刚满2岁的儿子,从老家山东聊城来连队探亲,辗转千里、一路颠簸,终于见到了思念已久的丈夫。

  也许是心疼,也许是思念,来到连队后,妻子多次劝说吴建男退役。后来,实在架不住妻子的劝说,吴建男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界碑前,讲起连队官兵的戍边故事。

  界碑前,时间静静流淌。听着吴建男的轻声述说,妻子不知不觉间已泪流满面。

  “我知道你离不开红山嘴,你在这里安心守防,家里一切有我,放心!”2天后,米秋俊带着儿子踏上回家的旅程。吴建男说,从那以后,妻子再也没提让他离开红山嘴的事了。

  “这次回去,想好好在家陪父母过个年。”说话的是二级上士吴建华。以往,吴建华的春节都是在连队锅炉房里度过。

  新兵下连后,吴建华被安排兼任连队司炉工。添煤、检查管道……10年如一日,吴建华坚守在锅炉房里。“一到冬天,司炉工就像连队锅炉房里的机器一样,得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吴建华打趣地说,冬天是连队司炉工最忙的季节,必须全天坚守在锅炉房里,一旦锅炉出了问题,全连都得挨冻。

  去年,新式取暖锅炉配发连队,操作更加便捷。今年,吴建华带的徒弟已经能熟练操作机器,吴建华总算能放心地登上前来送年货的直升机,休假回家过春节。

  “3号地域容易发生雪崩,前往巡逻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大棚、马圈也要经常去巡查……”下山前,袁洋反复叮嘱注意事项。驻守红山嘴4年,他在连队度过了4个封山期。3年前儿子出生时,由于大雪封山,袁洋没能回家陪妻子待产。

  “你守护大家,我守护小家。”结婚6年,袁洋与妻子朱蔷薇远隔千里、聚少离多,通情达理的妻子默默扛起了照顾父母和孩子的担子……

  “雪海孤岛”春常在。挥手告别直升机机组,红山嘴边防连官兵又将迎来漫长的封山期。皑皑白雪中的营区,显得神圣而庄严,官兵向着迎风飘扬的国旗宣誓:“边关有我,祖国请放心!”

(责编:任一林、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