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丨欧洲国家内外承压——巴以冲突外溢效应系列观察之三

发布时间:2024-04-28 00:06:00 来源: sp20240428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国际观察)欧洲国家内外承压——巴以冲突外溢效应系列观察之三

  新华社记者宋盈

  11月18日,瑞士日内瓦,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楼前烛光摇曳,4000多名抗议者举行集会,用点燃的蜡烛拼成一幅加沙地带地图,为深陷严重人道主义灾难的加沙平民祈祷。

  自最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各地民众不断组织示威游行,发出停火止战的强烈呼声。欧盟领导层内部以及欧盟国家之间则在巴以问题上分歧明显。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社会撕裂加深,欧洲一些国家发生极端事件的风险也在上升。

  民间和平呼声不断

  一个多月来,每逢周末都会有一些欧洲国家爆发示威游行,多数游行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呼吁停火。

  18日,在法国巴黎,约7000人冒着大雨举行示威,高举“停止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屠杀,立即停火”等横幅。法国总工会秘书长索菲·比内发表演讲说:“法国必须立刻呼吁停火,让枪声消失。”据法国内政部估计,当天法国各地共有4.5万人参加了示威活动。

  11月初,在英国各地,数万民众通过守夜、抗议、请愿、筹款等活动表达停火诉求。在德国柏林,一些医生参加游行,希望引起更多人对加沙医院遭袭和平民遇害的关注。在葡萄牙里斯本、荷兰阿姆斯特丹、波兰华沙,都有声援巴勒斯坦的大规模集会。

  与此同时,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领导人与美国保持一致,谴责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支持以色列。在一些欧洲国家,民众和平呼声与政府立场之间的矛盾日益鲜明。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评论说,此轮巴以冲突对一些欧洲国家来说可能会引发一场国内危机。

  事实上,作为美国的忠实盟友,英国已经感受到巴以冲突外溢效应引发的“政坛地震”。据欧洲媒体报道,英国首相苏纳克对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全力支持遭到英国民众普遍反对。迫于舆论压力,苏纳克13日宣布改组内阁,将内政大臣布雷弗曼解职。布雷弗曼此前发表文章,指责警方“偏袒”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动,并将部分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称为“暴徒”。

  欧盟内部分歧明显

  从欧盟层面来看,其内部对此轮巴以冲突的立场也分歧明显。这使得欧盟很难采取统一立场,也难以有效发挥外交影响力。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冲突爆发后访问以色列并表达挺以立场,结果招致很多反对声。爱尔兰总理利奥·瓦拉德卡公开表示,冯德莱恩的言论“缺乏平衡”,“不代表爱尔兰立场”。据德国《柏林报》报道,约850名欧盟委员会雇员联名致信冯德莱恩,抗议她“偏袒以色列”。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日前则在巴黎的一场活动中敦促以色列在打击哈马斯的行动中遵守“国际法和人道主义法”,受到一些欧盟国家好评。

  此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不久,欧盟委员会分管睦邻和扩员事务的委员欧利维尔·沃尔海伊宣布,欧盟暂停对巴勒斯坦的所有发展援助。一些欧盟成员国立即对此表示意外甚至愤怒。西班牙外交大臣何塞·曼努埃尔·阿尔瓦雷斯打电话给沃尔海伊提出抗议,认为应该先由欧盟27个成员国讨论后再做决定。仅仅几个小时后,欧盟就推翻了先前的声明,表示将紧急审查此类援助,以确保资金不被误用、滥用。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克·莱昂纳德指出,在联合国大会就一项要求加沙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进行投票时,欧盟成员国投了三种不同的票。西班牙“世界秩序”网站的评论文章用“分化”“犹豫不决”和“步履蹒跚”来形容当前的欧盟,认为欧盟内部和各成员国国内的分歧削弱了欧盟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的影响力。欧洲新闻电视台网站文章指出,如果这一轮加沙冲突持续升级,欧盟内部的分歧也会升级,这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欧盟作为外交政策参与者的影响力。

  极端事件风险增加

  随着欧洲国家内部撕裂加剧、对立情绪升级,发生极端事件的风险大幅增加,给社会稳定带来威胁。

  欧盟打击反穆斯林仇恨协调员玛丽昂·拉利斯指出,近期针对穆斯林群体的仇恨言论和反犹主义言论均有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比利时作家优素福·科博说,比利时居住着许多犹太人和穆斯林,此轮加沙冲突给社会带来的撕裂比过去更加严重。如今,比利时的反犹主义和仇视穆斯林情绪已“冲破屋顶”。

  法国拥有欧洲最大的犹太人群体和最多的穆斯林人口。据欧洲媒体报道,从10月7日加沙新一轮冲突爆发到10月底,法国已记录了584起“反犹行为”。法国埃拉贝民意调查公司日前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79%的法国人担心加沙冲突导致法国局势紧张。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如果情况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加沙冲突可能成为法国“分裂的因素”。

  欧洲其他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仇恨言行增多的迹象。在英国伦敦,警方10月20日表示,此前两周多时间里,“反犹”仇恨犯罪数量同比激增1353%,针对穆斯林的仇恨犯罪同比增加140%。在德国柏林,有人向一座清真寺投掷两枚自制燃烧弹,另有多处房屋入口处出现“大卫之星”涂鸦。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和北部城市米兰街头,也出现了不少纳粹标志和仇恨言论的涂鸦。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中心高级研究员斯特凡·莱纳分析说,如果中东的动荡持续并蔓延,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对立将加剧,恐怖主义和其他形式的暴力威胁将上升。(参与记者:柳丝)

(责编:苏缨翔、刘洁妍)
王毅同新西兰副总理兼外长彼得斯会谈 - 寒潮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中东部地区将有明显雨雪天气

王毅同新西兰副总理兼外长彼得斯会谈

发布时间:2024-04-28 00:06:01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北京3月18日电 当地时间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惠灵顿同新西兰副总理兼外长彼得斯举行会谈。

  王毅表示,中新建交以来,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幻,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健康发展势头,成为这个世界的稳定因素。相互尊重、彼此包容、聚焦合作、造福人民是中新关系发展的有益经验,值得双方进一步总结和弘扬。今年是习近平主席对新西兰进行国事访问和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方愿同新方一道,秉持“争先”精神,创造更多的“第一”,使中新关系继续走在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前列,迎来更加强劲发展的新的10年。

  王毅说,中新既没有历史恩怨,也没有现实纠纷,双方拥有很多重要共识和广泛共同利益,互利合作始终是中新关系的主基调。双方要继续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方愿同新方一道,发挥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落实好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尽早开展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打造基础设施、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应对气候变化等新的增长引擎。双方要继续为两国人员往来创造更好条件,围绕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深化教育、旅游、青年、地方等人文交流,培育更多新时代的“路易·艾黎”。希望新方切实保障在新中国留学生和游客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中方愿同新方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学习借鉴彼此长处,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王毅表示,中新都是现行国际体系、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在践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自由贸易方面具有广泛共识。中方愿同新方加强多边框架下的沟通协调,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王毅阐述了中方在台湾、涉港、涉藏、南海、人权等问题上的立场。

  彼得斯表示,中国是新西兰的重要合作伙伴。新中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新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期待双方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加强经贸、教育、文化、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深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协调,推动新中关系在下个10年乃至50年实现更大发展。新方欢迎中国留学生和企业家来新留学兴业。

  双方同意进一步开展高层交往,举行外交政策、贸易、领事、南太、气候变化、人权等领域政府间对话,采取进一步措施便利人员往来,并就中国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保持积极沟通。

  双方还就乌克兰、巴以冲突、朝鲜半岛、南太平洋地区形势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