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国际大牌融入中国元素 奢侈品掘金龙年新春

发布时间:2024-04-28 05:44:32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社 海口2月8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离岛免税店的国际时尚奢侈品,今年新春呈现浓浓的中国气息。龙年春节前夕,记者走访岛内多家免税店看到,凭借贴近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设计,“中国风”商品十分走俏。

  阿玛尼龙年主题服饰、轩尼诗新春白兰地、菲拉格慕龙年挎包、雅诗兰黛新春限量版精华露、植村秀龙年系列……在cdf海口国际免税城,诸多国际大牌推出龙年款式,引得消费者驻足。

2月7日,cdf海口国际免税城工作人员整理龙年主题服饰。  中新社 记者  骆云飞  摄

  6日,cdf海口国际免税城刚刚开门营业,湖北游客杜萍就来到雅诗兰黛专柜询问新春限定款精华露。当得知已经卖断货时,她有些遗憾,“非常漂亮,瓶子上盘着一条金龙,当做新春礼物送给朋友正合适。”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腾云驾雾的祥瑞,在中国人心中地位崇高。cdf海口国际免税城雅诗兰黛专柜销售符淑祺说,龙年新春款与普通款规格相同,但龙年款折扣力度小,价格要高100元(人民币,下同)。不过即便如此,消费者也乐于买账。

2月7日,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国际著名化妆品牌推出龙年新春限定款吸引消费者。 中新社 记者  骆云飞  摄

  “龙年款商品近50种,包括香化、酒水、箱包、服饰等品类,很多消费者奔着龙年款而来,一些商品脱销后紧急补货。”cdf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市场部经理卢家宇说,与过去少数品牌推出生肖款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牌搭配“中国风”,除生肖纪念款外,还加入丝绸、中国结、刺绣等元素。

  国际大牌展现亲和力,显然是看重中国消费者。要客研究院《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实现10420亿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比重约为38%。根据贝恩公司《202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展望2030年,中国内地市场占到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量的比例将由2023年的16%提升至24%—26%。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中国新年是制造营销话题的最好机会。”奢侈品专家、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说,中国消费者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的最重要力量,中国元素频频亮相,背后是国际品牌期望以中国文化叙事作为沟通切口,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2月7日,cdf海口国际免税城工作人员整理龙年主题箱包。 中新社 记者  骆云飞  摄

  2023年,奢侈品“卖不动”、品牌故事“讲不动”成为行业话题,根本变化源于消费者心态的转变,他们更愿意倾向于购买具有独特设计、品质良好的品牌,或是更注重个性的小众品牌。业内普遍认为,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魅力,在于能否理解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喜好、价值判断和生活方式。

  国药中服免税三亚店常务副总经理阴云先就注意到,随着中国“Z世代”乃至“00后”日益成为消费主力军,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越来越强。奢侈品通过生肖、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来贴近消费群体的营销也正在增多。

  20岁的山西姑娘王昕悦在免税店购买了金龙造型的吊坠、龙年特别款的香化品。她认为,中国年轻消费群体对传统文化更加认同,更加追求个性生活,为奢侈品领域带来新变化。国际品牌要改变与中国消费者简单的连接方式,满足年轻人的高品质使用需求、传统文化情感需求和个性化社交需求。

  近年来国际品牌也在通过建设研发中心、开拓线上渠道等方式深耕本土化运营。周婷认为,未来奢侈品不仅要结合“中国元素”,更要植根中国消费者,“在商业模式创新外,开发更多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产品与服务。”(完)

【编辑:刘阳禾】
安徽扩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范围 - 抢抓新春先机 华致酒行多款龙年生肖产品上线

安徽扩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范围

发布时间:2024-04-28 05:44:33 来源: sp20240428

原标题:安徽扩大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范围

记者1月21日从安徽省科技厅了解到,安徽省科技厅等10个省直部门于日前联合印发了《安徽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全省遴选了106家单位进行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至此,安徽将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范围由此前的5家扩容至106家。

“此次出台的《方案》按照应试尽试原则,结合安徽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新能力、科技成果产出情况,确定了106家单位参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赋权改革试点。”安徽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副处长刘沛沛告诉记者。

2022年6月,安徽省科技厅等7部门出台《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三年行动方案》,遴选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5家省属高校为首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单位。据悉,此次遴选出的106家参与改革试点单位包括安徽师范大学等28所高等学校、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58家科研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20家医疗机构,试点期限为3年。

“《方案》借鉴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将学校留存的所有权份额,以技术转让的方式让渡给成果完成人。”刘沛沛说。《方案》使学校与成果完成人成为一致行动人,科研人员获得全部所有权后,可自主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方案》还允许试点单位对过往利用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自主创办企业进行合规整改。这可以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是《方案》的一大亮点。《方案》规定,在明确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权益前提下,试点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实际,将单位所持有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部分赋予成果完成人(团队),试点单位与成果完成人(团队)成为共同所有权人。此外,试点单位可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在科研人员履行协议、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积极进展、收益情况良好的情况下,试点单位可进一步延长科研人员长期使用权期限。试点结束后,试点期内签署生效的长期使用权协议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继续履行。

刘沛沛告诉记者,《方案》还建立了安徽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尽职免责制度,并列出不予追责的情形。此举有利于消除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顾虑,激发试点单位的转化积极性和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创造性。

相比改革试点之前,《方案》将从五个方面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明确市场淘汰+择优增资+技术转让机制;二是审批周期更短,科技成果应用时效性更强;三是转化应用方式更加灵活,科研团队积极性高;四是进一步规范职务科技成果处置流程;五是进一步激活创新活力,支持学科评估。

(实习记者洪敬谱 记者吴长锋)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