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涉外考古项目,洛阳铲露脸

发布时间:2024-04-28 17:22:56 来源: sp20240428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茜】作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是东西文明交汇融通的重要节点。其境内著名的明铁佩遗址位于安集延州马哈马特,是乌兹别克斯坦距中国最近的古城遗址,被誉为“丝绸之路的活化石。”今年8月,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的中方队员再次走进费尔干纳盆地,在明铁佩古城遗址开展考古工作,与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家共同探索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这是他们在明铁佩遗址进行中外合作考古工作的第11个年头。

  “明铁佩遗址联合考古项目是中国考古在世界舞台上的成功典范,这样的国际联合考古项目更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乌联合考古队中方执行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家刘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前,在乌境内有10多个国家的30余支国际考古队在开展工作,其中中乌学者在明铁佩遗址的合作发掘是仅有的在盆地内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也是该遗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同时,明铁佩遗址考古合作也是我国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涉外考古发掘项目。

  刘涛表示,本次双方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考古工作,主要基于对明铁佩古城过去10年考古资料的整理。据透露,在8至10月,联合考古队对明铁佩遗址开展了大规模发掘。为更全面了解盆地内城市化文明发展的状况、探究大宛国都的更多历史细节,联合考古队还对盆地另一处具有长方形双重城垣的古城遗址—— 艾拉坦古城进行了试掘。此次考古工作了解到了该古城内城城墙的结构、城址内外文化层的保存状况,为接下来的大规模发掘奠定了基础。

  明铁佩古城遗址被选为两国共同研究的对象并非偶然,其与中国的文化渊源跨越千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中国汉唐皇帝喜欢的“天马”就出自乌兹别克斯坦。在历史上,天马被称为“汗血宝马”。《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了天马的故乡,那里被称为“大宛”:“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一般认为,大宛就在今天的费尔干纳盆地一带。

  刘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大宛的汗血宝马、苜蓿、葡萄等西域名产传入中国,汉武帝为此赋《西极天马歌》以示庆贺。我国的丝绸、纸张,以及先进的凿井、冶铁、养蚕技术等也经由大宛等中亚各国逐渐传至欧洲,对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明铁佩究竟是不是《史记》与《汉书》中汉武帝为寻访汗血宝马派兵征伐的大宛国“贰师城”?它在古丝绸之路上与中国又有哪些联系?历史的联系和谜团促成了这十多年来两国的联合考古。

  自2012年起,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家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对明铁佩古城遗址进行了8次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

  刘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该遗址外城的发现。明铁佩古城内城圈面积仅约0.5平方公里,而新发现的外城由四面城墙合围而成,东西最大宽度达1300米,南北最大宽度有2100米,总面积达2.8平方公里。内城和外城形成两重城圈,共存使用。

  此外,考古队还在该遗址发现了由城墙、城门、街道、手工业作坊遗迹和墓葬组成的大型建筑群。“这些发现显示明铁佩是大宛国内一处具有都邑性质的古城。”刘涛说。同时,这些发现不仅重新确定了明铁佩古城的具体规模,也确认其为同时期盆地内面积最大的古城,相当于重新定位了明铁佩古城在费尔干纳盆地及古代中亚历史上的地位。

  刘涛表示,发掘工作是由双方采取联合组队、分工负责的方式进行的,期间双方不断充分交流彼此的看法。中国考古队使用的考古方法和技术赢得了乌方考古学者的惊叹与称赞。

  比如,现在联合考古队中的乌方队员也学会了使用洛阳铲。据刘涛介绍,在国内开展的发掘工作中,洛阳铲钻探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技术方法。此前中亚地区的考古发掘方法,一般只针对地面可见的遗迹,而通过洛阳铲钻探,能够发现很多地面以下看不见的遗迹。刚开始开展钻探工作的时候,乌方学者对洛阳铲的使用还存有疑虑。但在对一号台基西南角的发掘中,中方队员通过勘探,准确了解到地面上看不见的位置,仅用一个2米见方的探沟,就把相关遗迹准确地发掘了出来。由此,乌方学者不仅打消了对洛阳铲的疑虑,“钻探”也成为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中的一个新词汇。

  中方考古团队还在当地培养出一支由乌兹别克斯坦人组成的钻探队,经过培训,他们逐渐掌握了洛阳铲的操作技术。洛阳铲和中国考古队一起,正在更多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编辑:周驰】

立于光影 看浙江丽水摄影20年蝶变 - 中央批准:李路明任清华大学校长

立于光影 看浙江丽水摄影20年蝶变

发布时间:2024-04-28 17:22:58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丽水11月10日电(邵燕飞 周健)用镜头捕捉绿色发展,用影像赋能城市更新。

  自2004年以来,浙江丽水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丽水摄影节。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丽水摄影奠定了其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地位,丽水摄影节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都极具影响力的摄影节之一,并成为促进摄影文化交流、展示丽水城市形象、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动摄影产业全链发展的重要载体。

  斗转星移间,丽水是如何续写光影故事?摄影、城市、产业之间,催生出怎样的“化学反应”?

开幕式现场。     丽水市委宣传部 供图

  再次瞩目:丽水摄影走向世界摄影舞台中央

  摄影与丽水,交融辉映,折射的既是丽水对世界的融入,也是世界对丽水的瞩目。刚刚落幕的2023丽水摄影节,亮点频频涌现、成就次次突破,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座浙西南城市。

  记者了解到,2023丽水摄影节共收到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182家组织机构、124所高校、10391名摄影师和策展人报名参展,报名展览数量5117个、作品数量45865幅,最终推出917个展览,参展机构和专业高校报名数量创新高,成为历年来国际参与度最高、报名作品数量最多的一届摄影节。

  其中,“国际范”愈发浓厚。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大型展览、第一次举办如此大规模且囊括他个人一生成就的摄影作品展……世界级摄影大师斯蒂芬·肖尔的到来成为本届摄影节最受瞩目的焦点。围绕这位摄影史上的艺术大师,丽水摄影节组委会提前进行梳理、研究,并通过展览、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尽可能完整呈现他的艺术成就,给了全球摄影人一个不得不来丽水的理由。

摄影爱好者参观斯蒂芬·肖尔的摄影作品。     周健 摄

  “出圈”“破圈”更是不断。2023丽水摄影节首度设立AI影像艺术奖项,组织举办国内首个AI影像艺术征集、评选、展览,并围绕AI在影像艺术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AI技术与艺术创造的结合等话题举办第五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艺术家结合摄影作品、摄影经历,展开热烈的学术探讨,为世界摄影理论化发展积累学术成果。

  20年来,丽水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充分发挥摄影优势,坚持国际性、学术性、群众性、品牌性的办节理念,持续举办丽水摄影节,有力发展摄影文化,延伸拓展摄影产业链条。如今,通过摄影讲述的丽水故事、中国故事被广为传播,越来越多的人透过摄影节的视窗发现丽水、走近丽水、认识丽水。

  再续新篇:丽水摄影迈进文旅产业全链发展

  1999年,丽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摄影之乡”,开启了丽水摄影新纪元;2004年,丽水举办首届摄影节,此后两年一届,丽水摄影文化的标签也越来越被熟知。

  从浙西南山城到“中国摄影之乡”,从“中国摄影之乡”到“讲述中国故事的世界舞台”……丽水用源源不断的影像佳作,向世界展示着丽水的城市风光、特色文化和动人故事,打造了“城市形象传播共同体”。在此基础上,丽水深入挖掘转化摄影价值,构建以“摄影+”产业融合为重点的摄影产业链。

  摄影文化与文旅融合,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在活力。随着摄影节的连续举办,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旅游者因为丽水摄影而感受到了当地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继而形成传播和口碑,对丽水的摄影采风旅游带来了极大的拉动效应。

  比如,俄罗斯摄影师普罗辛·弗拉基米尔创作于古堰画乡景区的作品《河流之上》夺得首届锡耶纳国际摄影奖金奖。作品中呈现的梦幻帆影,让景区又火了一把。在松阳四都乡,摄影人用一张张照片传播了这里的别样风景,也让四都乡成为民宿的聚集地,有效带动旅游业发展。近年来,前来四都乡旅游、创作的游客、摄影爱好者每年累计超过60万人次。

  摄影文化与产业“联姻”,充盈着行稳致远的澎湃动力。丽水本土的摄影服务产业,如摄影器材销售、拍摄、展览以及影像输出等也因摄影节的带动而发展壮大。数据显示,目前丽水已建成国家级、浙江省级、丽水市级摄影创作基地37处,摄影相关企业达1000余家,摄影从业人员上万人,具有摄影基础的爱好者更是达到数万人。

2023丽水影像产品博览会现场。     丽水市委宣传部 供图

  摄影与城市“双向奔赴”,成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重要驱动力。2021年,丽水编制出台《丽水国际摄影名城发展规划(2021—2030年)》,启动丽水摄影园区项目,建设丽水摄影文化中心,上线“影像力”综合应用平台,大力培育摄影旅拍等新兴业态,打造本土与国际交相辉映、艺术与产业完美融合、要素与机制保障有力的国际摄影名城。

  用镜头定格精彩瞬间,传播丽水城市形象;用美图美影传递美好,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用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助力文化强市建设……回首过去,丽水摄影的20年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历程。

  未来,丽水将锚定“摄影文化引领世界,摄影产业领跑全国”的目标追求,以跨界融合、全链发展为理念,推进摄影产业化、数字化、国际化,打造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国际生态摄影创作、摄影产业创新发展、摄影优质要素集聚“四大高地”,续写丽水摄影发展新篇章。(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