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引擎有多“燃”?

发布时间:2024-04-28 22:19:49 来源: sp20240428

  “新质生产力”,一个中国经济界、产业界广为关注的新“热词”,正被越来越多人熟知。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牵引,中国经济正拉满创新“弓弦”,力求发展的“内涵”和“气质”实现新跃升。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从概念上看,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从实践上看,这些年,新质生产力其实已在中国不少地方加快发展——

  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的深圳,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如今,深圳的通信基站产量占全球一半,生命信息与支持医疗器械产量占全球两成,消费级无人机产量占全球七成,全球每7台智能手机中就有1台是深圳制造。

  安徽省会合肥,创新实力也令人刮目相看。这里有一条远近闻名的“量子大道”,诞生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近三四年,合肥又高效布局了另一条新赛道——空天信息产业。

  北京全面发力脑机接口产业,上海着力突破元宇宙关键技术、成都初步形成全球最前沿核聚变研究设施……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持续,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广大企业的自觉行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第十二位,其中6个指标位居世界第一。

  吹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角,展现了中国经济进一步点燃创新引擎的决心,也体现了中国对当今时代机遇挑战的综合判断。

  回望历史,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具有颠覆性的科技革新,都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深刻改变人类历史发展轨迹。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结构正在重塑,全球创新版图正在重构。

  与过去的科技产业变革不同,这场“正在进行时”的创新“竞速跑”,为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后发赶超的宝贵机遇。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形成的新赛道上,谁能抢先一步、身位靠前,就能把握更大的主动权、话语权。

  在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当下,一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这些年,随着创新动能积蓄发力、经济结构不断升级,中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有供需两端的独特优势。从供给能力看,中国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强。从需求潜力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容、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发展,孕育着广阔的创新空间。供需两端的独特优势,为“创新的扩散”提供了肥沃土壤——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由此形成“正向循环”,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持续增强新动能。

  中国有愈发强大的要素禀赋。经过多年积累,如今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特别要看到,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的劳动对象,数据要素积蓄着巨大的生产力效能。拥有世界第二大“数据富矿”、海量应用场景的中国,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中国有与日俱增的创新能力。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国产ECMO完成注册取证……2023年的大国重器成绩单,彰显了中国创造的“硬核”实力。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第一……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向“新”而行的中国正展现出澎湃的创新活力。

  “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正在成为前沿技术落地的‘创新场’。”这是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的体验。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刊文认为,“中国正从‘世界装配车间’朝‘全球高科技零部件组装厂’转型”。

  新时代中国,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每天都有令人欣喜的创新捷报——就在这两天,南京大学一个课题组刷新了全钙钛矿叠层组件世界纪录效率,清华大学一支团队利用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帮助高位截瘫患者实现用脑电活动控制电脑光标移动……进入中国农历甲辰龙年,14亿多炎黄子孙正振奋龙马精神、迈开创新脚步,让新质生产力在这片土地上“龙腾虎跃”。

【编辑:曹子健】
“上海论坛2023”年会回归线下 倡导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对话 - 山西公布新一批挂牌督办的10条重大事故隐患

“上海论坛2023”年会回归线下 倡导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对话

发布时间:2024-04-28 22:19:50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上海10月27日电(记者 陈静)近500名来自全球各地智库、高校、政府、企业等的嘉宾代表27日起汇聚“上海论坛2023”年会,共同聚焦“包容性全球化:亚洲的新责任”主题。“上海论坛2023”年会全面回归线下,为探索亚洲推动、引领、实现全球包容性发展道路共商建言。

  本届论坛为期三天,将围绕“国际经济、气候变化与低碳转型、全球发展与治理、地缘政治、数字安全与开放”五大板块,设置开幕式、5场分论坛大会、18场子论坛和6场高端圆桌,产出20余份主题报告。

  “气候变化与低碳转型”“全球发展与治理”“数字安全与开放”等是首次设立的分论坛,打破了以往子论坛间的相对独立性,嘉宾代表将展开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对话,以此发现学术新问题、构建理论新思路、探索研究新范式。

  据悉,20多家国际组织、高校、智库、企业等参与办会,论坛多维度、多领域的国际合作网络得以深化扩展。上海论坛是由复旦大学和崔钟贤学术院主办、复旦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大型国际学术论坛。论坛立足于上海,依托复旦大学的学科优势,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8届年会,出席论坛的国内外嘉宾10000余人次。论坛以“关注亚洲、聚焦热点、荟萃精英、推进互动、增强合作、谋求共识”为宗旨,旨在搭建中外政商学界人士共同交流沟通的平台,在全球治理、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生态治理、科技创新、文化文明等领域,围绕重大战略性议题和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以求更好地为人类进步、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服务。

  本届论坛在办会细节中体现承担“亚洲新责任”的理念,纪念帆布包、手拎袋和志愿者T恤都是由消费后的PET塑料瓶制成。据了解,与常规聚酯纤维相比,上述产品在制作过程中能减少70%的能源消耗、75%的二氧化碳排放,86%的水用量;通过区块链技术,其生产过程得以在产品的二维码上呈现出来。在礼品图案设计上,论坛组委会专门邀请唐氏综合征儿童参与,用画笔展现对世界的期待,充分彰显了论坛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