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太少太晚”!美国援助只为掩盖加沙政策失败?

发布时间:2024-04-30 08:44:53 来源: sp20240430

   中新网 3月12日电 近期,加沙地带炮火不断,人道主义危机加剧,美国政府的加沙政策也受到广泛批评。美国提出的建临时码头为加沙提供援助的措施,被批“太少太晚”,美国前官员进一步指出,所谓的援助,不过是为了“掩盖拜登政府(加沙)政策的大规模失败”。

当地时间12月2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hamad居民区的民众逃离家园。

当地时间12月1日,加沙卫生部门表示,当天早上巴以为期7天的临时停火结束后,以色列军队恢复了对加沙地带的进攻,已导致加沙178人死亡。本轮巴以冲突于10月7日开始。11月24日,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的临时停火协议生效,为期4天。此后,该协议两度延长,至12月1日失效。冲突重启后,以色列和哈马斯互相指责对方违反了临时停火协议。 资料图: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Hamad居民区的民众逃离家园。 

  “太少了,太晚了”

  据巴勒斯坦媒体报道,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日前在声明中称,饥饿在加沙无处不在,“尽管一再呼吁,陆路援助却被拒绝”。

  不久前,美国开始向加沙空投援助物资,数量却远远不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美国的空投好像“一滴水落入海洋”,美国空军一次投放的数千份餐食,远不足以养活加沙地区的200多万人。

  国际危机组织联合国项目主任理查德·高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空投是很好的拍照机会,但却是最糟糕的援助方式。”

  除了空投,美国总统拜登日前还宣布,美国军方将在加沙地中海沿岸建造一个临时码头,以提供海上人道主义援助。但是海上码头至少需要一个月或长达两个月,才能建成并全面投入使用。

  英国《卫报》报道称,慈善机构“行动援助”(ActionAid)负责人表示,“海上路线要好几个星期才能建起来,我们谈论的是正在挨饿的人们,孩子们正在死于饥饿。”

  华盛顿中东研究所巴勒斯坦项目主任哈立德·朱迪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写道:“60天内,将有数千人死于饥饿和疾病。”

  《纽约时报》也援引援助专家的话表示,即使建成后,海上码头也“不足以减轻该地区居民的痛苦”。

  《卫报》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建造码头提供援助)对于面临饥饿的巴勒斯坦人来说,太少了,太晚了。”

  无国界医生组织等援助机构呼吁美国将重点放在向以色列施压以打通公路运输上。无国界医生组织美国执行董事艾薇儿·贝努瓦表示,“这不是物流问题;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当地时间4月18日,白宫,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行政令,以支持美国家庭获得高质量的育儿和养老家庭照护服务。图为拜登在签字仪式上发表讲话。
中新社
记者 陈孟统 摄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 中新社 记者 陈孟统 摄

  送援助也送炸弹,“很荒谬”

  “五角大楼正在同时做这两件事。”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这样评价美国的行为。据该报报道,拜登政府高级官员表示,美国将继续向以色列提供在加沙开展军事行动所使用的弹药,同时又会努力向遭受轰炸的巴勒斯坦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拜登在9日的一次采访中称,以色列进攻加沙南部城市拉法,是他对内塔尼亚胡的“红线”,但随即又称“没有红线,我永远不会抛弃以色列”。

  一边是杯水车薪援助加沙,一边是向以色列送去战争机器。美国这一自相矛盾的行径备受外界质疑。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巴勒斯坦裔美国分析人士巴达尔称,拜登的人道主义港口计划“很荒谬”,“任何华而不实的举动”都无法掩盖美国政府继续支持和武装以色列的事实。

  据CNN报道,非政府组织巴勒斯坦人医疗援助组织(MAP)的高级项目经理马哈茂德·沙拉比称,空投包裹中的一些饭菜需要微波炉,而“我们现在甚至没有电”。

  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也在社交媒体平台贴文称,美国不应该在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同时,又向以色列政府“送去数千枚炸弹和数十亿美元”。

  援助很难到达人们手中,军火却实实在在夺走了更多人的生命。根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的最新统计,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3.1万巴勒斯坦人死亡。

  CNN援引美国前援助官员戴夫·哈登的话称,美国的空投是一场“危险”和“昂贵”的冒险,“主要是为了拜登政府的利益——(为了)掩盖(其加沙政策)的大规模失败”。(完)

【编辑:刘湃】
40条深圳经验全国推广 -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有的放矢)

40条深圳经验全国推广

发布时间:2024-04-30 08:44:54 来源: sp20240430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捷兴 关炜瀛

  1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司法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通知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22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此前,2022年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发文推广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18条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至此,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已累计有两批次共40条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深圳在过去为国家改革发展提供了大量宝贵经验,如今也持续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深圳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王起超表示,此次通知发文体现了对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相关措施良好效果的认可,也表明了对深圳在未来推出更多全新举措和经验的期待。

  首次以“七部委联合印发”形式全国推广

  记者了解到,此次对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首次以“七部委联合印发”形式向全国推广。

  相比第一批推广的18条经验做法主要涉及要素市场化、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治理等4个方面,此次推广的22条经验做法主要涉及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涉企服务、改善民生和提高治理效能等4个方面。

  在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包括科技成果转移全链条服务、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与征信担保信息互联互通、商业秘密规范保护等4条创新举措。在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包括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新模式、地上地表地下分层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产业用地提容增质等6条典型经验。在优化涉企服务方面,包括绿色金融监管服务机制、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新机制、点融合飞行程序提升机场容量等6条创新举措。在改善民生、提高治理效能方面,包括医疗服务跨境衔接便利、行政复议职责统一行使、完善国际法律服务和协作机制、“@深圳—民意速办”民生诉求综合服务等6条典型经验。

  “三个一批”聚焦制度建设成果

  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多来,持续发力在重要领域推出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

  以此次推广的22条经验做法为例,其中包括一批取得明显成效的创新举措。比如,在聚焦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深圳探索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新模式,创新单宗土地混合利用政策,优化可配建的用地功能类型及比例,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在提高治理效能方面,深圳完善国际仲裁合作机制,以合作方式引进多家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仲裁机构。

  一批地方标准乃至国际认证标准落地。比如,商业秘密规范保护方面,深圳率先制定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地方标准,发布《商业秘密刑事保护体系合规建设指引(试行)》;在医疗服务跨境衔接便利方面,推动医疗资源便捷流动,建立深港跨境转诊合作机制、紧急医疗救援联动机制,创新商业保险模式。

  一批制度性成果被国家法律、司法解释、部门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吸收借鉴。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以来,为多项科技成果颁发证书存证,推动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落地实施。

  “这些显著成果既有助于法治深圳的建设,也为国家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王起超说。

  “三个重点突出”强化试点经验及时总结推广

  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是创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更多改革自主权,通过深圳的改革实践,形成新经验、深化新认识、贡献新方案。

  记者了解到,此次推广借鉴的22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呈现“三个重点突出”特点,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重点突出应用场景和实施效果。本次推广借鉴的22条经验做法,均对应有典型应用场景和具体实施效果,在改革推进中及时总结经验,把基层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推动及时上升为制度创新成果,形成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常态化制度安排,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重点突出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根据通知发文,各地要立足自身实际,将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形成的有效举措、适宜场景及管用经验用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其中,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新机制、医疗服务跨境衔接便利、行政复议职责统一行使等举措拟在符合条件的特定范围内先行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拟在具备条件的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陕西、青岛、宁波七省(市)先行推广。

  重点突出分类施策和差别探索。根据通知发文,此次对涉及利益广、影响范围大的举措,可在符合条件和具备基础的范围先行推广、逐步推开;对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高的举措,要在符合本地实际、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按照相关部门指导有序借鉴推广;涉及突破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的,要按程序取得相关授权后实施,做到于法有据、依法合规。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