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码头变身“绿色智慧”港口

发布时间:2024-04-29 18:23:51 来源: sp20240429

  煤炭码头变身“绿色智慧”港口

  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进入冲刺阶段

  本报讯(记者 裘颖琼)机械轰鸣、车辆穿梭,码头临江侧一台台红色巨型桥吊被慢慢拖曳到岸上……作为国内首个系统化旧码头改造项目,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底正式交付并投入试运营。

  上海港罗泾港区煤炭码头于1997年建成投产,曾是上海港煤炭运输服务的主要作业区。随着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和长江大保护要求的进一步提升,煤炭码头在2017年正式停产,之后决定通过改变货种和工艺流程,将污染较为严重的码头改造为清洁环保的专业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码头改造工程时间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主体工程更是要求在9个月内完工,工期十分紧张。同时,新建码头长400米、宽115米,是典型的‘宽短’码头形态,让水域狭小、船机众多的施工高峰作业环境变得十分恶劣。”中交三航局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项目经理葛锋告诉记者,要在一年内完成码头改造,远比新建一个码头更耗时耗力。

  按照原有计划,项目团队先拆除废旧码头,再开展新建码头部分的施工。然而,要想超前完成工程节点,拆除和新建的工作就需要同时进行。葛锋说,为此,项目团队铺排出了一套合理的施工计划:将码头老引桥作为施工通道,同时在老引桥旁同步开展新引桥的施工;上游10万吨级码头处先进行老码头拆除工作,同时进行1万吨级码头新建工作等。如此“多点开花”式作业是保证项目节点超前的关键。

  为了发展“绿色经济”,项目团队采用全部拆除原位重建、部分利用予以改造和全部利用三种改造方案,令原港区结构利用比例达到70%。30%必须拆除的旧码头方桩、防撞钢管桩、老引桥上部结构等老旧材料,其混凝土方量达到6万多立方米。为了寻求废旧资源的重复利用,项目团队经过试验论证优化设计,在保证质量可靠的前提下,将码头引桥和陆域堆场区域拆除下来的混凝土梁、板、桩、块集中破碎后,作为新建引堤的道路路床和路基结构层,经填筑、碾压、密实后再开展后续施工,做到建筑垃圾“零外运”。

  升级焕新后,罗泾自动化码头以自动控制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为依托,集成应用5G、车路协同、高精度融合定位等技术,全面实现码头设备的智能化运转。此外,结合智能化的闸口、计划、调度、理货等全域协同子系统,实现自动化码头全港域、全流程、全时空的互联互通与智能协同,实现码头高效智能化运营。

  据悉,项目将建成两个7万—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预计可容纳超2万个集装箱箱位,设计年通过能力为260万标准箱,助力上海港能级进一步提升。(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叶攀】

“一带一路”国家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及沙尘暴防治高级官员研修班在京举办 - 中俄界江乌苏里江饶河段“文开江”

“一带一路”国家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及沙尘暴防治高级官员研修班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4-04-29 18:23:52 来源: sp20240429

图为研修班学员合影。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供图

图为研修班学员合影。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供图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戴楷然)由商务部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及沙尘暴防治高级官员研修班25日在北京举办,来自伊朗、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5个国家的30余名学员参加此次研修班。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积极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成功探索出一套科学的治理模式,荒漠化、沙化、石漠化面积持续缩减,实现了“绿进沙退”和“绿富同兴”。此次研修班旨在搭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履约及荒漠化防治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贡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履约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在做好国内荒漠化防治的同时,积极开展荒漠化国际合作,分享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和经验。近年来,中方为“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成立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等,推动多双边防治荒漠化合作;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义务,支持东北亚防治荒漠化、土地退化与干旱网络等区域机制工作;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合作建立“防治荒漠化国际培训中心”“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积极为相关国家培训荒漠化防治人才。

斯里兰卡林业局高级官员钱迪马·帕拉马库布拉(Chandima Palamakumbura)表示,感谢中方举办此次研修班,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提供交流机会。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斯里兰卡与中国在相关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中国在荒漠化防治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希望学习借鉴中国技术与经验。

埃塞俄比亚林业发展局丹尼尔·吾库(Daniel Worku)表示,在气候变化影响下,非洲面临干旱、粮食安全等多重挑战。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方积极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为相关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在荒漠化防治、森林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促进非洲绿色发展。

据悉,此次研修班为期21天,将举办课堂授课、文化参观、交流座谈等活动,赴宁夏银川、吴忠、中卫等地考察,了解中国荒漠化防治及履约故事,与各国学员分享中国在荒漠化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完)

(责编:曹欣悦、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