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国当大使】“我们对深化洪中合作满怀期待”

发布时间:2024-04-29 19:41:52 来源: sp20240429

  作为洪都拉斯著名科学家和药理学家,荣誉等身的萨尔瓦多·蒙卡达如今有了一个令他自豪的新身份:洪都拉斯首任驻华大使。今年9月底,蒙卡达来华履新。“我带着期望而来,可以做的工作很多。我希望增进洪中两国人民友谊,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蒙卡达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每一天,我都要尽己所能做到最好。将来,我希望写一本讲述驻华经历的回忆录。”

  “我见证了中国巨变”

  蒙卡达与中国缘分不浅,因为科研工作,他与中国打了多年交道。“当年我在英国一所实验室工作时,那里就有中国学生。上世纪80年代,我第一次来中国,后来我也多次赴华参加学术会议。30多年来,我见证了中国巨变。每次来华,我都几乎认不出曾去过的老地方。”蒙卡达说。

  北京、上海、西安……这些都是蒙卡达印象深刻的中国城市。“我去过的每座中国城市我都很喜欢。多年前,我从香港、澳门一路来到广东,那是一段虽然短暂但有趣的旅程。桂林也是个美丽的地方,大家应该去看看。”蒙卡达说,“我还喜欢各种中国美食,中美洲人喜辣,我最爱吃川菜。”

  来中国次数越多,蒙卡达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观察就越深入。“中国人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人们享受着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成果。中国书写了成功故事,‘全球南方’没有其他国家取得这样的成就。”蒙卡达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让他印象尤为深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事关一国发展,更关乎全人类生存,中国正在努力推动绿色发展,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路。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对包括洪都拉斯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来说,解决发展不平衡是重要课题,社会必须实现包容性发展,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发展进程。只有这样,才会让大家都受益。“同为‘全球南方’国家,洪中在追求发展方面有很大共同利益。”蒙卡达说。

  加速释放建交“红利”

  今年3月26日,中洪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当时我生活在伦敦,得知有出任驻华大使的机会,我倍感荣幸,很高兴来到中国。”蒙卡达说。

  今年6月,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访华时,众多洪都拉斯网友在海外社交媒体点赞,表达对加强对华合作的支持。蒙卡达表示:“卡斯特罗总统在竞选期间就表态希望与中国建交,这个想法得到了民众普遍支持。洪都拉斯愿与所有国家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我们对深化洪中合作满怀期待。”

  中洪加速释放建交“红利”:9月,洪都拉斯咖啡已实现对华出口。洪都拉斯白虾、香蕉等特色产品也在建交后的极短时间内完成了相关手续,获准进入中国市场。11月,洪都拉斯成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宾国之一,加入进博会“朋友圈”。对两国推进经贸合作的进程,蒙卡达连称“超出预期”。他说,洪中自贸协定已完成前两轮谈判,进展比预期要快,希望早日签署协定。

  开辟更大合作空间

  中洪建交后不久,两国政府就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谈起“一带一路”,蒙卡达感触很深。他说,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与通信设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国经验表明,铁路修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发展。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一些非洲国家的铁路项目已产生积极效果。“一带一路”倡议将对“全球南方”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促进互联互通、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消除沟通障碍和困难。“‘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创造一个人们更好相互理解的世界。”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了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中洪合作开辟了更大空间。“洪都拉斯对‘一带一路’有很多期待。”蒙卡达表示,“我希望‘一带一路’倡议给洪都拉斯带来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发展,还有社会、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进步。这将提供基础支撑力量,推动洪都拉斯发展达到越来越高的水平。”

  在推动中洪合作的广阔天地中,蒙卡达找到了科学家身份与外交官角色的契合点。“我对医学很感兴趣,希望在洪都拉斯提升药物可及性,让大多数人用得上药,我们为此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蒙卡达说,中国在初级卫生保健方面有丰富经验,期待洪中在这方面加强合作。“我来华前与中国驻洪都拉斯大使讨论了洪中卫生健康合作等话题,洪都拉斯农村地区缺医少药,期望中国医疗队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帮助。”(海外网 毛 莉) 【编辑:房家梁】

非遗产业化 拓宽增收路 - 宋兆祥获奥运资格 中国跆拳道队六席出征巴黎

非遗产业化 拓宽增收路

发布时间:2024-04-29 19:41:54 来源: sp20240429

  “雁绣是省级非遗,是晋绣的重要分支,分为平绣和立体绣。这些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等作品用的都是平绣技法;虎头鞋、绣花荷包、龙凤挂件等用的都是立体绣法。”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代州古城非遗展览中心,70多岁的高凤兰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为参观者细细讲解作品。

  高凤兰是雁绣传承人,自幼喜欢刺绣。1999年退休后,面对当地刺绣艺术即将面临失传的状况,高凤兰和丈夫从县城回到村里,走家串户走访老艺人,向她们请教针法、绣法、配色配线法,并整理古老绣品和底样,渐渐地,她成了当地有名的绣娘。2009年,在代县民间艺术协会、妇联支持下,高凤兰开始举办刺绣培训班。之后,她又成立公司,培训下岗职工、农村妇女等学习雁绣技艺。2018年,为扶持非遗发展,代县建立了代州古城非遗展览中心,高凤兰成为首批入驻的传承人之一。

  让非遗技艺活起来、非遗产业旺起来、非遗产品火起来,高凤兰和她背后的绣娘们是个缩影。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长城要塞雁门关所在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当地非遗项目繁多,不仅有峨口挠阁、雁门民居营造技艺等国家级非遗,还有上阳花社火等100余项省级以下非遗。

  “近年来,我们大力扶持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文创’融合路径,支持非遗项目与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衔接,采取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通过政府推动、示范带动、市场驱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传承和保护非遗。”忻州市委常委、代县县委书记崔峥岭说。

  政府搭台、市场唱戏。代县把各类非遗集中起来。走进代州古城非遗展览中心,木雕、剪纸、古建、面塑等门类的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这里云集了全县九大类106项非遗项目。有16家企业化运作的县级非遗工坊入驻。围绕杨氏古建、雁绣坊刺绣、雁剪阁剪纸、华亭琉璃4家带动力突出的特色企业,代县着力培育木雕、刺绣、剪纸、琉璃四大品牌。

  随着长城文化游的火热,代县的非遗工匠们也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市场。“雁门关是家乡地标,到了旅游旺季,每天约有50名绣娘在雁门关景区内的雁绣非遗工坊展示技艺,游客最喜欢雁门关主题的双面绣,简直供不应求。” 高凤兰说。

  利用市场驱动,代县建立了“非遗+公司+个人”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近年来,全县累计组织开展木雕、砖雕、剪纸、刺绣等非遗技能培训80余期,培训学员6000余人。入驻代州古城非遗展览中心的16个非遗工坊,为1500名脱贫群众提供岗位,人均增收4000元。

  不仅如此,代县还实施非遗职业教育工程,全力推进非遗进校园。代县雁绣、面塑、剪纸、杨家将武术等8项非遗项目和高凤兰、白晓玲等8名代表性传承人,走进5所学校的课堂,培育600余名中小学生,全县“非遗小传承人”日渐增多。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4日 11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