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上海市“中华杯”教师职业技能竞赛闭幕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9:55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上海1月7日电(记者 范宇斌)6日,2023年第11届上海市“中华杯”教师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暨颁奖大会在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本届竞赛活动历时1个多月,在上海全市设置14个赛点,共设立26个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包含元宇宙——虚拟展厅搭建、RPA+AI数字化、互联网综合选品运营等聚焦数字经济领域的新项目,以及增材制造、平面设计技术、烘焙等世赛热门项目,覆盖了餐饮服务、健康护理、现代加工、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领域,共吸引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625名中高等职业院校、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及社会培训机构相关专业教师和培训师参赛。

颁奖仪式现场。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供图

  面向社会、面向青年、面向技能的“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至今已举办11届,共举办了165场赛事,吸引4264名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职业院校师生和社会从业人员参加。竞赛活动旨在秉承和发扬职教社“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创社宗旨和“劳工神圣”“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市虹口区产教联合体——创新研究基地”启动仪式。这将成为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加强区域联动,促进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同频共振的又一重要基地。

“上海市虹口区产教联合体-创新研究基地”启动仪式。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供图

  活动外场设有“职技匠心·沪创未来”职业技能成果展,包括蜡染、剪纸、传统香道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智能新能源汽车5G+XR虚拟仿真等新兴技术,展示了职业技能和中华技艺的博大精深。活动以图片直播方式,展示职业教育的创新成果,表彰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宣传技能成才的成功经历,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据悉,本届竞赛由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举办,并得到江苏、浙江、安徽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支持参与。(完)

【编辑:付子豪】
研究生招生“第一学历”歧视如何才能破除? - 浙江:九三学社为海洋生物医药发展“赋能添智”

研究生招生“第一学历”歧视如何才能破除?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9:56 来源: sp20240429

  ■ 两会观察

  高质量教育体系绝不是高学历教育体系。

  全国两会,又恰逢研究生招生,相关话题引人关注。

  据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在此次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切实破除研究生招生就业过程中唯学校“出身论”的建议。潘复生院士指出,近年来,在研究生招生和就业过程中又出现了唯学校“出身论”的现象,强调必须是985、211、双一流或者大学排名多少位,甚至只认“第一学历”出身。这种现象危害很大,亟待破除。

  这是事实。不少来自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考研初试上岸后,对即将进行的复试都很忐忑,担心自己的“第一学历”影响面试评分。而在研究生招生中,一些导师也确实更青睐来自985、211、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其中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一些高校把新招学生来自985、211、双一流高校有多少比例,作为评价招生政绩的指标;另一方面,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近年来也存在强化考研的办学导向,甚至有学校就围绕考研科目组织教学。这导致来自这些学校的考研生,存在考研初试分数很高,综合素质却欠缺的问题。

  因此,破除“第一学历”歧视,需要完善研究生招生复试,建立科学的基于能力的学术评价体系。同时,要明确要求所有招生单位,不得宣传、炒作录取了多少985、211、双一流高校学生,要清理学科专业建设评价中,所有相关的招生政绩指标。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则要扭转以学历为导向的办学定位,重视学生完整的本科教育。如果只追求考研率,不仅会助长研究生招生中的“第一学历”歧视,也会让就业中的“第一学历”歧视愈演愈烈。

  按“第一学历”进行评价、选才的理由是,学校出身决定了学生的整体能力与素质,可能个别学生会因此受到不公对待,但整体进行这样的评价问题不大,且可提高评价效率。

  但毫无疑问,强化“第一学历”的招生招聘,除了刺激学历内卷、导致学历高消费外,并不利于人才培养,需要高度重视。

  教育公平和就业平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

  这要求高校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己任,但高质量教育体系绝不是高学历教育体系。尤其是,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60.2%,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是时候推进全社会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了。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