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声丨技术合同成交增长28.6%,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下书架上货架”

发布时间:2024-04-29 18:38:58 来源: sp20240429

  安徽科技大市场迎来“开门红”,今年1月实现技术合同签约总额约17.98亿元,科技大集、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等在这里蓬勃兴起。

  开年以来,广东东莞技术交易蓬勃活跃,截至2月底,技术合同登记达156份,合同成交总额约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68%。

  技术合同,是衡量科技产出情况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23年我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共签订技术合同9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1476亿元。这意味着去年平均每天签订了超过168亿元的技术合同,折射出创新中国持续提升的内驱动力。

  从数据上看,1984年我国开始登记技术合同时,年成交额只有7亿元。到2016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2019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再到如今一年成交额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37年增长了8700多倍,体现出我国科技成果量质齐升,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特征更加凸显。

  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一项绘制“大脑地图”的专利包以1000万元成功挂牌转让,创造了当时国内“标底最大、个人及团队的分配比例最高”两项纪录。10年后的2023年10月,一份基于“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相关专利的技术转让合同在上海技术交易所成交,总金额高达6亿元。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技术合同交易额快速攀升,上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大单”频频出现。

  技术合同成交额快速增长,得益于我国科技创新不断走向深入,很多技术成果研发阶段就面向经济主战场,有效解决产业关键需求,“成色”足、价值高、潜力大,自然在市场上“叫得响”。

  比如,在近年来成交的技术合同中,来自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硬科技”领域占比较大,新能源等领域增长较快。此外,很多技术合同又涉及大量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属于“知识产权密集型”,这些都是技术合同自身“含金量”提升的表现。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技术市场已成为调整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不妨看几个例子——

  中山大学研发的创新药物红珠胶囊落地广东化州,让遍野的橘红树焕发新活力,传统中药材成长为现代化产业;东华大学王华平团队研发的“高品质熔体直纺PBT聚酯纤维成套技术”,在无锡落地为万吨级产能的面料生产线;青岛科技大学与济宁亿联化工有限公司“牵手”,“间苯二酚、对甲基苯酚、对甲苯磺酸”三项生产工艺包投产运营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424吨……这些技术成果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断涌现,成为点燃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火花”。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技术的需求强烈,推动科技进步,必须实现技术要素顺畅流通和高效转化,让创新链与产业链“相望、相融又相见”。

  释放技术市场的潜能,我国着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从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到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一系列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改革措施,解了企业技术上的“渴”,也让科研人员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创新的红利,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下书架上货架”。

  还要看到,我国技术市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特别是高校院所仍有大量“沉睡”的科研成果,而很多企业缺乏可用的新技术,这其中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关键是要进一步通过畅通供需对接、完善配套服务等措施,来优化技术要素市场,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如果说,长期稳中向好的经济是技术交易攀升的基石,不断优化的创新环境则是外在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孙福全说。促进产学研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健全了,机制顺畅了,体系完善了,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就会更高。(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张子怡】
前五届进博会,那些数据能概括和不能概括的…… - 【理响中国】延安精神

前五届进博会,那些数据能概括和不能概括的……

发布时间:2024-04-29 18:39:00 来源: sp20240429

  进入10月,秘鲁安第斯山脉的妇女们更忙碌了,她们正在制作的羊驼毛制品即将运往中国;在山西高平,海诺科技的负责人已经准备好11月初再赴上海,寻找最前沿的技术方向;在上海,许多小商户最近装上了外卡POS机,方便境外来宾刷卡消费。

  把这些相隔万里的人们联系起来的,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从2018年起,进博会已在上海连续举办五届,第六届将于11月5日开幕。

  前五届进博会的成果数据最近已经公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2000多项产品(技术、服务)首发、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不过,进博会的效应无法用数据完全概括,小到南美洲山村里的一个牧民,大到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前五届进博会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一开始,进博会就是不平凡的:在一个不平凡的时刻,创办的一个不平凡的展会。

  为世界:开放型经济的灯塔

  2018年,首届进博会召开之际,经济全球化正经历本世纪以来的第二波冲击,第一波是2007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第二波则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争端。当时人们还无法预见,第三波冲击——新冠肺炎疫情也在逼近。

  经济全球化曾在上世纪90年代起的数十年中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福祉,如今面临着严峻挑战,从西方政客到部分失业工人,把一切经济问题都归罪于经济全球化,以至于一些自由经济的倡导者不得不自嘲说:“如今谈全球化,好像是件幼稚不过的事情。”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博会出现了。它生来就带着与众不同的特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参展的展商、展品都来自境外。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实际行动。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时代,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发出坚定的声音: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贡献者。通过举办进博会,中国把发展的红利带给全世界。例如,远在秘鲁的牧民就因进博会而受益。羊驼毛品牌BBFAT在秘鲁开设的工厂固定用工300人,旺季可达500人,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人民生计。借由进博会,中国市场的订单不断涌入秘鲁。联合国网站动情地说:“当地牧民旋转手中的羊驼毛纺线,同时也旋转着未来与希望。”

  进博会为各国打开了中国大市场的一扇窗。有来自几内亚比绍的展商表示,小小18平方米展位帮助他拓宽了中国市场,他每天都会接待十几个采购团和有采购意向的客户,连仅供展示的样品都被消费者抢购一空。

  《人民日报》评论道:“五年来,进博会始终传递着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画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大同心圆。”

  为中国:新发展格局的窗口

  在山西高平,海诺科技的副总经理赵慧龙早已期待着新一届进博会来临。进博会是他和海诺科技的福地。早在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海外展商就曾帮助公司解决了困扰许久的技术瓶颈。

  海诺科技是一家生产粉体材料的“小巨人”企业,当年在中试阶段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如果问题不解决,规模化生产就无从谈起。进博会上,全球领军技术装备企业云集,这给海诺科技带来了希望。

  展会上,一家德国设备厂商告诉赵慧龙,他们公司虽不生产海诺科技需要的设备,但大致知晓这种设备的设计思路。进博会后,赵慧龙和同事顺着德国专家提供的思路深入研究,最终突破了规模化成套生产设备的制造瓶颈。2021年,海诺科技量产项目投产。

  赵慧龙笑说:“企业转型升级的秘籍原来就藏在‘四叶草’里啊!”他所说的“四叶草”就是进博会主会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昵称。

  进博会里的转型秘籍不仅惠及企业,也惠及了承载企业的城市。海诺科技所在的高平市连续几年组织当地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进博会,就是希望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解放思想、扩大“朋友圈”、共建“合作群”,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动力。

  进博会因此被誉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进口博览会链接国际国内,是双循环的天然连接点。另一方面,进博会也畅通了国内大循环。在进博会上,国外企业引入先进技术装备、高端零部件等,有力地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改善了供给端能力。

  从消费端看,进博会给国内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选择,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五届进博会,爆款展品迭出。本届进博会,厄瓜多尔的麒麟果、贝宁的菠萝等产品也将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为上海:海派精神的实践

  上海是进博会的举办地,过去五届展会共迎接320多万人次进场。每一次接待,都是一次展示上海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的机会。进博会期间,已连续四年举办上海城市推介大会,今年上海还将与商务部共同举办投资中国年高峰会议暨上海城市推介。

  数据显示,进博会推动了上海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了外商在沪投资。从2018年到2022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达1013亿美元,较上个五年增长20.5%。今年1—9月,上海实际使用外资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正增长,实到外资超过186亿美元,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又分别新增了49家和20家。

  前五届进博会还促进了上海与世界的人文交流。结合进博会举办,上海城市形象持续传播,197个中华文化项目“走出去”。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已成为进博会亮点,也推动了上海国际文化艺术产业集聚,全球三大拍行落户上海自贸区,30多家艺术机构集聚浦东。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于宏源认为:“以进博会为新平台、新空间,上海对外开放交流不断发展,对内可校准城市建设的坐标和基点,对外可提高自身的全球城市影响能级。”

  在首届进博会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

  借助进博会,海派开放精神在生动的实践中愈加丰满起来。(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宰飞 吴卫群 王力)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