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建交35载 中国乌拉圭关系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4-04-29 19:09:43 来源: sp20240429

新华社北京/蒙得维的亚11月23日电 特稿:建交35载 中国乌拉圭关系再上新台阶

新华社记者赵凯 王钟毅 张远

初冬时节,天安门广场鸣放21响礼炮,礼兵列队致敬,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11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乌拉圭总统拉卡列举行会谈。

两国元首宣布,将中乌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站在这一新起点、新坐标上,两国合作领域必将愈加丰富,人文交流愈加多彩,为中拉合作与中南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双边关系高水平发展

2023年是中乌建交35周年。两国虽远隔重洋,国情相殊,但双边关系始终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年来,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乌关系取得丰硕成果。2016年,中乌共同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在同拉卡列总统会谈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关键:“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寄望未来,习近平主席指出,将中乌关系打造成为不同体量、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更好服务各自国家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拉卡列总统表示,不断深化乌中关系是乌拉圭各界和全体人民的强烈共识。乌中关系已经超越经贸领域,呈现出多维度、高水平发展的良好态势。

22日的会谈后,中乌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贸易投资、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农业、卫生、教育、文化、科技创新和海关检验检疫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乌拉圭外长奥马尔·帕加尼尼告诉新华社记者,自己前不久首次到访中国,中国的发展让他印象深刻。他认为,乌拉圭“应全方位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希望两国关系能够提升至更高水平,相信两国在农牧业、可再生能源、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潜力大。

近年来,两国在联合国、中拉论坛等多边框架内保持良好协作,乌拉圭还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共同促进南南合作、助力全球发展。

乌拉圭天主教大学国际商务研究所所长巴尔泰萨吉认为,乌中两国在投融资、公共卫生、文化交流、应对全球挑战等方面都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

“通向世界和谐共处的道路”

在22日的会谈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双方要密切立法机构、政党、地方友好交流合作,以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为契机,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培育服务贸易、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新动能,推动中乌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18年,乌拉圭成为首个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5年来,两国合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走深走实。

在乌拉圭的派桑杜省,一座座银色的高压电铁塔在广阔的草原上次第而立。中国和乌拉圭工人共同搭建着新的铁塔。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由中国中设集团总承包的乌拉圭500千伏输变电环网闭合项目跨越了乌拉圭北部5个省份。

派桑杜省吉琼市市长马丁·阿尔瓦雷斯告诉记者,这一项目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他期待乌中合作进一步加深,为乌拉圭带来更多这样的好项目。

帕加尼尼说,中国不仅助力乌拉圭打造“韧性更强”的全国输电网络,也助力乌拉圭更好地联通阿根廷、巴西等邻国,“通过推动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谋福祉,是一条通向世界各国和谐共处的道路,这对所有国家的发展都是好事”。

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拉卡列总统此次带领重要内阁成员和庞大的经贸代表团访华。不少企业都希望拥抱中国市场,共享发展机遇。

习近平主席在同拉卡列总统会谈时指出,欢迎更多乌拉圭优质农牧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鼓励中国企业赴乌投资兴业,希望乌方继续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闪亮的紫水晶、浓郁的牛奶酱、馥郁的丹娜葡萄酒、柔软的羊毛围巾……在今年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馆内,乌拉圭展区的丰富商品吸引不少人驻足。

乌拉圭连续参加六届进博会。在国家品牌促进机构“乌拉圭二十一”经理巴勃罗·佩雷拉看来,参加进博会的“全勤”记录是乌拉圭加强对华经贸合作的缩影,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为乌拉圭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

中国和乌拉圭建交之初,羊毛在两国贸易中占据重要份额。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乌拉圭的牛肉、红酒、乳制品等优质产品出现在中国百姓的餐桌上,中国的汽车、家电、日用品等产品也丰富着乌拉圭民众的生活。中国连续11年保持乌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地位,2022年两国贸易额达到74.4亿美元,是建交时的60倍。

“乌拉圭是中国可靠的合作伙伴。”乌拉圭畜牧业、农业和渔业部长费尔南多·马托斯对新华社记者说,当今世界,频发的地区冲突、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全球供应链造成负面影响,而中国的倡议和行动为全球供应链注入了稳定性。

帕加尼尼说,2016年乌中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后,双边贸易出现强劲增长。2022年,中国从乌拉圭进口额创新高,这对乌拉圭来说意义重大。

“有朋自远方来”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乌双方要促进文化、体育等人文交流,为两国人员往来创造更多便利条件,中方愿向乌方提供更多奖学金名额。

在同习近平主席会谈时,拉卡列总统表示,支持在乌设立更多孔子学院,促进两国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他此访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也提到人文交往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跨越国界、跨越文化,通过相互沟通来增进相互理解”。

近年来,乌拉圭的中文学习热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乌拉圭学校等机构有意招收更多中文老师教授中文课。

拉美社科院乌拉圭分部研究员卡拉·罗索今年开设了“理解中国——亚洲巨人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生课程。这位曾在华留学3年的学者告诉记者,不少学生因为对中国武术、美食、电影的喜爱而选择学习中国文化,还有一些人出于工作需要,希望通过学习中国文化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她告诉记者,她的学生、圣何塞市议员哈维尔·古铁雷斯就是在访问重庆后迷上了中国文化,回国后选修了这门课程。

罗索说,人文交流是国与国交流的根基,是不同国家人民相互理解的关键。

乌拉圭一家木材出口公司的职员露西娅·法哈多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后在厦门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目前负责公司的对华业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法哈多引用《论语》名言说,乌拉圭民众希望乌中关系越来越好,人民之间越走越亲近。

乌拉圭共和国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郭梅告诉记者,孔子学院每年培养学生350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乌拉圭人相信中文是对职业发展很重要的语言,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

乌拉圭体操运动员维克托·罗斯塔尼奥曾三次前往中国长沙,和中国运动员一起训练,其中有的运动员还拿过世界冠军。“我们在中国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帮助下,竞技水平提高了很多。”罗斯塔尼奥说,期待乌中体育交流能进一步深入,通过体育增加双方民众的了解。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中乌正架起跨越山海的友谊之桥。展望未来,两国将继续携手前进,深化务实合作,为中拉合作与中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参与记者:王朝、陈瑶、王林园、李亚光、缪培源)

(责编:苏缨翔、刘洁妍)
话说生命之宫:一位妇产科男医生的科普心路 - 数智时代来了,高校如何应对?

话说生命之宫:一位妇产科男医生的科普心路

发布时间:2024-04-29 19:09:44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北京12月14日电(张钰惠 邵萌 臧赫)见到谭先杰的时候,他刚从手术台上下来,穿着一身白大褂,在协和医院东单院区西门门口微笑着招手。他带着我们穿过医院走廊,来到以协和创办年份命名的“1921”咖啡馆,坐定之后,这位妇产科男医生将他的科普之路娓娓道来。

《话说生命之宫》(上下卷)入选“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受访者供图   《话说生命之宫》(上下卷)入选“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受访者供图

  就在13日,谭先杰所著的女性健康科普图书《话说生命之宫》(上下卷)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这并非他的科普作品首次获奖,此前,《子宫情事》被评为科技部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10天,让你避开宫颈癌》获“第六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图书类金奖。

  坚持做科普的这些年,有感动,但也不乏质疑的声音,面对这些,谭先杰已经与自己和解。“100个医生里,总要有1个留下来做科普。”他说。

谭先杰。受访者供图   谭先杰。受访者供图

  成为妇产科医生的初衷

  母亲去世前那个春天的一个周日,大哥把正在睡觉的谭先杰拍醒,说母亲生病了,要到县城做手术。谭先杰在县城上中学,平时要住校,不能常常回家。听到这个消息,他觉得放学后能时不时去医院见妈妈也挺好的,毕竟“医生总能治好病”。

  做完手术后的一天,母亲突然问他:“要是妈妈走了怎么办?”对于这样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谭先杰觉得很奇怪,他对母亲说:“你别吓我,医生说不是什么大问题。”母亲说:“妈妈就是吓吓你,我还得看着你娶媳妇呢。”

  一转眼到了放寒假的时候,谭先杰在离家六七百米的地方被叔叔堵住了,非要让他去家里吃中饭。谭先杰说想回家看母亲,叔叔却说母亲去赶集了,让他等一会再回家。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烤火取暖,气氛越来越沉重,叔叔告诉他,母亲已经去世了。

  那时,谭先杰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晕了过去。醒来后,他一直觉得给母亲治病的医院太小了,应该去大医院。因为十岁那年,母亲指着长江对面,说那里有一个大医院,什么病都能治好。“就相当于现在人们说协和没有治不好的病一样。”谭先杰说。

  从那时,谭先杰就下定了从医的决心。“我当时想的不是要当医生,而是要当大医院的医生,像妈妈说的‘什么病都能治好’的医生。”说到这里,他有些哽咽,回想起母亲的去世,他还是难以平复心绪。

  后来,谭先杰一路考到华西医科大学,又到协和工作。小时候,他只知道母亲是因病去世,后来得知母亲因患妇科肿瘤去世,因此选择进入妇产科。从1993年到2012年,谭先杰从医的头20年,是他在兑现对母亲的承诺。

谭先杰为病人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谭先杰为病人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先杰已经在协和渡过了30个春秋。协和滋养了他,他在协和的平台上潜心精进医术,成为了理想中的“大医院的医生”。

  “100个医生里总要有1个留下来做科普”

  从医后,谭先杰总想尽可能多地看病人、做科研,但有两个契机影响他走上了科普之路。

  2012年8月,谭先杰作为协和的访问学者赴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进修,他发现每位医生与患者交流时用语都很浅显易懂,绝不会出现晦涩的专业词汇。结束后,他们还会给病人一张卡片,上面印着可以查询相关科普文章的网址,这让他感触很深。

  另一个契机则是母亲。母亲的去世让谭先杰难以释怀,他一直无意识地逃避分析母亲究竟患的是哪种疾病。但进修期间,他第一次用妇科肿瘤专家的视角对母亲的病情进行了回顾分析——应该是子宫内膜癌。

  “这种疾病是有警示信号的,只要及时就诊,是可以治愈的。”谭先杰不禁回想,假如家人有一些医学常识,母亲能够早些就诊,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早离开?他意识到,如果能让女性对妇科疾病多些了解,尽早诊疗,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回国后,他坚定地走上了科普之路。

  从发表科普短文到参加科普节目,再到涉足微博、公众号、短视频,他想尽可能地尝试多种途径和风格,让更多人愿意去了解。如今,谭先杰在微博上积累了130多万粉丝,抖音上也有超48万粉丝。

  谭先杰很喜欢文字,在写科普短文之外,他还和前辈一起主编了科普图书《协和名医谈妇科肿瘤》,很快成为该领域的畅销书。但在他看来,这本书偏于传统,普通读者或许不太“感冒”。他逐渐萌生出了用轻松的形式,写一本适合健康女性或只有轻微不适的女性阅读的科普书的想法,希望女性在没有得病时就关注妇科健康。2016年,谭先杰围绕子宫健康创作的女性健康科普书籍《子宫情事》出版了。今年,《子宫情事》经全新修订,更名为《话说生命之宫》出版。

谭先杰所著《话说生命之宫》。受访者供图   谭先杰所著《话说生命之宫》。受访者供图

  作为临床医生,谭先杰努力地挤时间,在两台手术之间的时间、门诊结束后的十多分钟,他都会想一想有哪些可能需要科普的东西。然而,科研和科普很难并重,不过谭先杰想得很开。“在现实的医学工作中,我希望100个科学家当中有99个去做科技创新、前沿研究,但请留1个人去做科普,普及基本的医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知识水平和健康素养,这样创新才更有动力和爆发力。”

  总要有一部分人做科普,谭先杰愿意做留下的人,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医学与文学的结合

  尽管谭先杰尝试通过各种方式科普妇科知识,但并不都尽如所愿。

  2013年之后,谭先杰开始在新媒体平台发布科普知识。当时,微博博文仅限140个字,他深感以这样短的篇幅做科普很困难。有了长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之后,他开始发布长文科普。然而,“短视频平台出现后,我又做不太好了”。

  短短140字的文案或一分钟的短视频,很难说明白深奥的医学问题。又因字数和时长限制,有些重要观点难以表达,容易引发歧义。

  虽然粉丝越来越多,但谭先杰不会一味迁就。他认为,医学问题比较复杂,敷衍了事不可能学到正确、完整的知识,与自身健康相关的东西一定要付出时间成本。最初,他很抗拒用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讲科普,“医学问题在这一分钟内还没铺垫开来,就要开始收尾了,是讲不好的”。他认为,三到五分钟的视频才能够讲清楚一个问题。

  相比于互联网上碎片化的知识快餐,谭先杰更喜欢纸质文字的温度和永久性,文学也是他一直以来的爱好。“医生的生活多半是严肃枯燥的,但我希望通过写作,通过讲述,让人们感受到医生温暖有趣的一面。”他曾在著作《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前言中这样写道。

谭先杰为新书签名   谭先杰为新书签名

  小时候在家乡渝东土家族,谭先杰常常体验当地庆典活动中的民间文学习俗,练就了快速编顺口溜的本领,还对章回体小说欲罢不能。在《话说生命之宫》这本书中,他把自己的文学积累化用进来,每章结尾都作一首七言四句的顺口溜精炼概括本章内容,再用“请听下回分解”达成起承转合,颇具《红楼梦》式的古典小说文学性。

  医学是谭先杰毕生追求的事业,文学则是贯穿他一生的爱好,这两者在《话说生命之宫》中得以完美地结合。

  “只说该说的话”

  《子宫情事》(现名为《话说生命之宫》)出版后,为了配合出版社,谭先杰在全国做了近200场女性健康科普公益讲座,参与录制了10余期科普节目。

  质疑的声音随之而来,有人认为他是为了炒作自己,有人批评他“作为医生不务正业”。为此,他一度回避任何相关话题,甚至准备放弃已有思路的下卷。

  停笔两年,他又重启了下卷的写作。两年来,总有读者来找他签名,询问他下卷什么时候出。最为触动他的是,一位患者专门拿着书向他请教,书里几乎每一页都有密密麻麻的批注。患者说,作为受益者,她把这本书介绍给了很多人。这件事之后,谭先杰对质疑他的声音释怀了。

患者在书中做的笔记。受访者供图   患者在书中的批注。受访者供图

  有一次经历让谭先杰再次深刻感受到科普的重要性。他收到过一面特别的锦旗,当患者笑容满面地走进诊室给他送锦旗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印象。后来才知道,这位患者虽然没有找他看过病,但看了他的科普节目,按照他的建议去医院检查,发现是早期宫颈癌,手术后彻底治愈,很是感激和感慨。

  谭先杰认为,做科普不是不务正业。他提到恩师郎景和院士说的一句话:“医生做科普是医生的正业,是职业良知和社会责任。”

谭先杰(右)和恩师郎景和院士(左)。受访者供图   谭先杰(右)和恩师郎景和院士(左)。受访者供图

  针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医学科普”,谭先杰认为,医学科普不应过分娱乐化。医生的职业很特殊,要有自我约束的意识。有些仅仅为了满足公众猎奇或引起公众恐慌的医学知识,医生们不宜过多渲染。一旦科普中泄露了患者隐私,改正和说明都来不及。

  “科普是公益性的事。”谭先杰说,在科普自媒体井喷的今天,最怕的是伪科普,把科普当生意,科普就会变了味。作为妇产科权威,谭先杰也曾多次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业邀约,希望他写软文、做推广,但他都坚决拒绝。“作为医生,只说该说的话。”

  采访结束后,谭先杰重新穿上了白大褂,向门诊楼走去,那里还有很多患者在等他。(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