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为世界增添确定性

发布时间:2024-04-27 18:57:57 来源: sp20240427

  在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举办之际,论坛官方网站发文称,人类面临着一系列共同挑战,中国是全球事务的关键参与者,在全球众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道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有能力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乏力,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我国为世界经济带来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更显难能可贵。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速达5.2%,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2%,持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着眼于我国经济的稳定表现和巨大潜力,多个国际组织近期纷纷调高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为世界经济未来发展增添了信心。

  放眼未来,我国经济依然具备长期向好的基础。我国产业基础雄厚,资源禀赋丰富,创新能力突出,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技术产业投资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发展新动能持续形成与壮大。

  我国经济的稳健基础与澎湃活力,将有效促进优化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全球生产能力,推动世界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更快复苏、更好发展。

  还应看到,对立加剧、信任缺失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障碍。国际社会需要更多信任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危机和挑战。作为世界大国,我国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推动国际社会重建信任、增进团结、加强合作。

  近年来,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通过“一带一路”、进博会等平台推动国际社会开放合作,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坚定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国际社会加强信任与团结注入了信心和动力。正如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布伦德所说:“中国不仅在经济、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的中国代表团规模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连日来,中方代表同与会各方一道,加强交流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向国际社会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在关系人类未来的重大议题上,中国的参与不可或缺,也不会缺席,将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共同应对挑战作出更大贡献。

  金观平 经济日报 【编辑:姜雨薇】

高职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挑战 - 黑龙江强化水域封冻期安全防范

高职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挑战

发布时间:2024-04-27 18:57:58 来源: sp20240427

  “人工智能”是2023年年度热词之一。随着ChatGPT、文心一言、WPS智能写作、商汤SenseNova等人工智能工具的推广和应用,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已成为共识。

  事实上,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生活方式和各类产业业态,改变着许多社会职业的性质、内容、工作方式、职业技能素质要求等,会催生一批新的工作岗位,同时会使一些工作岗位减少甚至消失,而改变最明显的是技术技能型岗位,重复性、机械性的甚至是可预设动作的技术技能岗位逐步被“机器”取代,工厂车间再不是从前的模样,无人车间越来越多。

  显然,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受到的冲击和挑战最大。高职院校如何应对,是一个紧迫又重要的大问题。

  早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提出要“建立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鼓励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或课程”,超前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高职教育工作者要敏锐地感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充分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技术、接纳新技术、应用新技术。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在人才培养方面适应社会职业变化带来的劳动力结构的新需求,同时也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引进应用新技术,提高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责任单元,专业建设面临调整、改造和升级的紧迫任务。

  设置什么专业、每个专业招收多少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定、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和实施等,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问题。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高职院校首先要考虑的是根据产业、职业、岗位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停办面向的岗位群需求人员减少的专业。同时,对经过论证保留设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审视,根据未来产业需要进行调整。

  为了满足各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引导学生将人工智能技术内化为通识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宣讲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态势和趋势,国家有关法律规范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道德准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个人发展进步,免受其负面影响。还要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学习人工智能基础概念、应用案例、前沿技术、伦理风险和社会责任、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及技术应用等内容,系统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让人工智能思维融合到不同的专业问题处理中,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从自身视角了解人工智能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等,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挑战和伦理困境,启发学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培养职业通用能力,提升面对未来职场挑战的能力。

  人工智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催生职业院校治理现代化的新范式,激发职业院校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动力,重塑职业院校治理体系,从而带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也可以帮助职业学校更好地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是国家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受资源限制,人人皆学技能、处处能学技能、时时可学技能一直受到掣肘,职业学校并没有成为区域或行业人人可去、处处可学的技术学习中心。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海量学习资源、虚拟实训场景通过平台提供给各地各类学习者,并可以通过动态追踪监测记录不同学习群体的学习过程轨迹,采集、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生成专属的个性化“数字画像”,从而为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最适合的优质职业教育。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职业学校成为校园无限开放、服务对象和功能更加多元、便捷高效的技术学习中心,是职业学校未来应然态势。

  (作者系湖北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

  李洪渠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