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举行 首个非遗学主题学术网站开通

发布时间:2024-04-27 13:35:35 来源: sp20240427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刘微)日前,“新时代·新学科·新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在天津开幕。开幕式上,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运营的公益性学术资讯网站“非遗学网”正式开通,致力于为从事非遗保护与研究的团体、个人搭建学科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推动非遗学科体系建设,进而为非遗的长效保护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撑。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以非遗学为主题的学术网站。

据悉,早在本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刚刚确立时,我国学界就开始了非遗理论研究,并最早出现非遗学的学科构想。作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非遗学的建设需要海内外学界的密切交流和共同努力。因此,成立一个非遗学专门的资讯发布、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平台,对于凝聚全球非遗学者共建非遗学科有着深远意义。

在非遗学网上,“关于非遗学”版块全方位地梳理、呈现非遗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厘清非遗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使命;“机构团体”版块介绍对非遗学建设与非遗保护具有突出贡献的学者、机构与团体,加强非遗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学术资讯”版块实时更新国内外非遗学科建设工作的最新进展,以及非遗主题相关的学术会议与讲座资讯;“学术成果”版块全面系统地展示国内外非遗领域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学理性的学术成果与重要课题,帮助非遗学者聚焦学术前沿;“学术资源”版块展示非遗相关政策法规和学术期刊;“非遗教育”版块整合本、硕、博招生院校及专业设置情况,方便考生能够直观、全面地了解非遗相关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及就业前景。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发言。主办方供图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发言。主办方供图

“非遗是从民间文化选取出来的精华,是为未来选取的历史经典,是被各个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确认为自己必须永远传续的遗产。‘遗产’的属性使它拥有了深刻的意义和珍贵的价值。”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在论坛上表示,非遗需要我们去认知、甄别、整理、保护、传承与发展,就需要我们拿出思想、标准、理论和方法。从应用理论、专业理论、系统理论到本体论和元理论,于是非遗学应运而生。

在冯骥才看来,一次论坛是远远不够的,这次只是开始。要把一个个非遗学至关重要的问题放在接下去的论坛里研讨,还要把刚刚开启的非遗学网作为常设的线上论坛,作为大家包括国际间相互联系和交流的平台,以推动非遗学的建设,做好学术服务。

“我们每一个国家在非遗工作上的努力,都将有益于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我们对攀登非遗学这个高峰充满信心。愿大家共同努力!”冯骥才说。

(责编:杨曦、高雷)
25个国家和地区近600人齐聚珠江源 切磋中华传统体育 - 哈尔滨市:冰雪季楼市租售两旺 新建商品房外地客成交量占比超半数

25个国家和地区近600人齐聚珠江源 切磋中华传统体育

发布时间:2024-04-27 13:35:37 来源: sp20240427

   中新社 曲靖12月8日电 (记者 韩帅南) 2023年传统体育国际交流大赛8日在位于珠江源头的云南省曲靖市开幕。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嘉宾,在武术、健身气功、围棋、象棋四个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比赛中展开竞技和交流。

12月8日,2023年传统体育国际交流大赛在云南省曲靖市开幕。图为开幕式现场。 中新社 记者韩帅南 摄

  2023年传统体育国际交流大赛是面向世界华侨华人群体的综合性赛事,此次为首次举办。大赛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曲靖市人民政府承办。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主任魏代顺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目前,海外华侨华人已达6000多万,分布在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健身气功、围棋、象棋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全球华侨华人中广泛开展。此次大赛是一项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载体,以全球华侨华人为参与群体,以人文交流为主线的国际性友好交流活动。

12月8日,2023年传统体育国际交流大赛在云南省曲靖市开幕。图为选手参与武术项目比赛。 中新社 记者 韩帅南 摄

  本次大赛中,武术项目共有19支参赛队,境外6支、境内13支,共166人;健身气功项目共吸引36支队伍参赛,境外29支、境内7支,参赛总人数达203人,是四个项目之最;围棋项目有33支队伍62人参赛,包括8支境外队和25支境内队;象棋项目有13支队伍41人参赛,境外5支、境内8支。

  本次大赛将持续至10日,除开幕式、闭幕式外,还将组织传统文化及健康讲座、篝火晚会、歌舞表演、参观珠江源头等一系列活动,让来宾在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体育文化魅力的同时,沉浸式体验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身临其境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