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所高校宣布推进校园开放举措

发布时间:2024-04-29 19:23:25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社 北京12月30日电 (高凯 曾玥)清华大学12月29日发布消息称,从元旦假期开始,将进一步有序推进校园开放,更大限度满足社会公众校园参观预约需求。

  多年来,高校校园是否应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如何开放的问题多次引发热议。近期,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关于自己“跨栏”入校的文章在网上引发关注,让该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之到来的,是多所高校相继发布对开放校园进行“有序推进”的通知。

  对于“大学校园开放”问题,此间专家认为,大学校园是公共空间,无论历史上还是从社会层面看,开放都是题中之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指出,高等学府的发展变迁始终与社会公众、与时代潮流紧密相连,中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而,大学本身的功能决定其需要向社会公众打开大门,促进交流。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直言,无论从大学本身的职能角度,还是从国家设立大学的初衷出发,再到大学本身的制度设置,大学都是一个公共空间。大学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的地方,也是探讨各领域前沿问题的重要场所,还是城市文化的集散地,一些大学已成为城市的著名地标。“大学有很强的公共性,开放是当然的。”

  长期以来,在针对大学校园开放的讨论中,反对者普遍的疑虑是,校外人员随意进出校园,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也可能带来安全问题。

  对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当大学开放变成一种习惯以后,会变成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操场、图书馆等是公共资源,在不影响本校学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利用的人越多,公共资源发挥的效率就越大,人民共享的程度也就越高,“在做好校园安全和规范管理的情况下,我认为过度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储朝晖认为,学校管理不应该只是围墙内部的管理,也应该包括开放的管理。从实践看,大学需要担当社会责任,自身和社会交流越多,开放的需求也会越高。从这个角度说,大学治理要进行改变,要面向社会,和社会有更多的交往,“需要想办法维护开放,在开放中让学校有序运转。”

  “事实上不只是大学,任何一个工作场所都有其规范要求。”吕德文建议,教学楼、科研实验楼等师生频繁出入的场所都可采用门禁系统,保障大学校园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不受影响。

  据报道,包括清华大学在内,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诸多高校均已发文,明确向社会开放校园,社会人员可通过预约、登记入校或直接刷身份证入校。值得注意的是,已有高校表示将更新一批便民设施,整合校内艺术、科学、体育等资源进一步与公众共享,让人们了解校园文化,感受校园魅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学校应提高现代治理能力,做好大学的开放以及开放后的动态管理、师生服务等工作。

  在储朝晖看来,除了物理层面的全面开放,后续大学校园开放可以推进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举办更多的社会公益活动,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更多渠道,比如举办公共讲座等,这样的开放交流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也大有益处。”(完) 【编辑:田博群】

产教融合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香港委员冼汉迪:天津面临着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产教融合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4-04-29 19:23:26 来源: sp20240429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的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从产教融合的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企业深入参与培养动力不足、产教育人协同机制不完善、学生接受工程教育的内驱力不强四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顶层设计,促进协调育人机制的完善;重视具体实践的落地,真正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交叉共享,激发全员参与积极性;推广主动学习战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等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深化产教融合道路、加速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在新时代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迫切需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地,将面临承担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重任,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培养新型“创新型”人才。

这些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应对复杂的高科技环境的知识与技能,不仅需要更熟练的复杂制造系统的管理能力,还将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创造性、战略性和协调性等能力。高等院校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系统地为学生打造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所需具备的包括跨学科思维、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化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对终身学习的承诺等素养提供支撑。

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目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985院校在深入探索产教融合下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方面做了一系列尝试: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夯实高等工程人才培养制度基础;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打造校企双师队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健全质量评价体系;重构人才培养平台,构建立体化高等工程人才培养场景等(林忠钦等,2022)。这些举措推进了产教融合的“全链条”育人体系的建设,构建了多形态产教联合培养平台,促进高层次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需求的对接联动,培养成效显著。

随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的推进,一些主要问题也凸显,如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企业深入参与培养动力不足、产教协同育人管理机制不完善、学生接受工程教育的内驱力不足等。

1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

高等教育机构是前沿的科技与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来源,通过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道德、责任意识,为社会提供有用之才,并解决社会面临的挑战,为建设更具弹性、可持续的世界做出贡献。但在培养目标与评价体系上,期刊出版物,高质量论文的产出是高校重要目标,尤其是985高校更是将在世界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主要目标,企业属于营利性机构,更关注的是与职业院校合作能否给企业带来整体的收益,技能型人才是否能为企业所用,这会造成高校和企业目标不一致,影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效果。

1.2 企业深入参与培养动力不足

产教融合中,企业深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主要是由于人才培养周期长且人才流动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将导致企业慎重考虑投入产出比,宁愿高薪聘请已成熟的人才,而不愿意投入精力与资本到前置培养环节中;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受经济影响导致部分企业人才需求量下降。同时,政府对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支持不多。因此,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出现“校热企冷”的现象,企校协同育人缺乏创新性的实践活动。

1.3 产教育人协同机制不完善

校企产教融涉及的人才培养类型多样,不仅包含研究型和设计型工程师,也包含生产型和服务型工程师,各类各层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不一样,因此产教融合要根据不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全方面、多领域的规划,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实训场所与教学场合合作。当前,产教融合更多停留在传统的实习合作层面,产教融合的深度远远不够,一方面由于校企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高校与企业难以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企业与高校进行统筹规划时,难以评估产教融合效率,导致企业很难深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

1.4 学生接受工程教育的内驱力不强

高校对其工科本科生的培养即想要培养科学家又想要培养杰出工程师,然而在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中,既没有着力培养科学家也没有着力培养面向工程实践的工程师,高校工程教育的实施对象在基础教育阶段较少或几乎没有接触过工程教育训练,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普遍出现目标不清、内驱不足,对工程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效和人才供给质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策略建议

2.1 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顶层设计,促进协调育人机制的完善

我国高校的工程教育长期以来受“科学范式”影响程度最大,未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将以“新工科”建设为起点,启动与工程实践、与数字化改革、与产业链新发展、与商业模式新发展“四个结合”的范式变革,向“工程范式”回归。因此,在相应的产教融合实践中, 中国工程教育的重心也应进一步落实到加强政策规划、体制机制建设、专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通过国家层面制定出台法律法规及指导意见,从面向未来发展、满足产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立各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从政策层面构建产教融合政策保障机制,形成特色鲜明、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产教融合发展路线图,为产教融合发展提供坚强的政策保障。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积极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责任共同体”,使包括高校、企业、政府、工科学生在内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和校内不同学科组织的优势,构建卓越人才培养的大联合体。

2.2 重视具体实践的落地,真正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加强对校企需求差异方面的关注,真正将企业需求转化为具体教学内容及考核内容,打通产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因此,可借鉴德国“学习工厂”的经验,将技术环境与“学习情景”融合,以最大程度仿真工程实践环境为目标,将工程教育的产教融合更好落实于具体实践中,除了物理空间环境的便格外,更重要的是在培养计划、方案、教学活动、学习环境上不断满足企业需要,把工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标准纳入产教融合的学习体系中,推动业内专家与高校专家的深度合作,吸纳双方的真知灼见,革新工程教育内容体系,变革工程教育内容。

2.3 交叉共享,激发全员参与积极性

政府应推动高校、企业协同育人,集聚社会多元主体的优势资源,构建以高校为主导的高校—政府—行业-企业协调育人联合体,实现科学研究、学科教学、应用转化和工程人才培养共赢。校内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让不同学院都参与到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从而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工程人才培养做好准备;校外可以学习MIT的短期项目导向,即鼓励高校师生接受政府、行业资助,通过项目合作建立联合研发,MIT师生与700多家领头企业共同研发产品,通过师生参与真正面向企业,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同时借鉴MIT的长期导向的产业服务,利用高校的学术优势,由高校牵头主办企业论坛、创新中心、孵化研究院,形成集聚优势,面向社会招收、培养卓越领导型工程人才,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2.4 推广主动学习战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学习战略(Active learning,简称AL)由欧盟委员会推广,是作为培养受过教育且终身学习者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特定能力的发展,如协作,自主,逻辑,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战略在美国落实stem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在欧洲也行之有效。如拥有30多年的工程师培养经验的奥尔堡大学(Aalborg University),从最早开始就建立了物理空间,至今拥有1200个能够实施AL策略的办公室,目的是让学生一起工作。还有配有AL的实验室可供学生使用,以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在这些物理空间能够分析和解决跨学科问题,分组工作并编写技术报告。学生几乎一半的时间都花在团队开发项目上,另一半则用于讲座学习。他们还阅读相关文献,进行小组研究,学习教程,进行实地研究和实验,参加讲习班和研讨会,以个人和小组形式进行评分,考核重点是确定他们是否获得了预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是奥尔堡大学应用的主要AL策略,培养团队合作、责任心、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时间和项目管理及书面和口头交流等能力。最终AL还帮助学生获得真正的工作经验。

通过主动学习战略,将高校与企业的技术、物理空间与项目活动更好融合,能够使学生适应全球变化,提高其未来竞争力。

3 结语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对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型意义重大。产教融合是激发我国工程人才自主培养向“卓越化”迈进的重要方式,是新时代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实践。产教融合协调育人的实践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应当正视这些困难,从顶层设计方面入手,重视实践环节、激发企业参与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产教融合在整体上具有可持续性,推动产教融合长效机制良性运行,在产学研结合上走出一条高层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责编:孙竞、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