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闭幕

发布时间:2024-04-30 02:42:16 来源: sp20240430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27日电(记者王春燕、何磊静、刘艺淳)2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闭幕。

  本届冬运会首次以省区市为单位组团参赛,共有来自35个代表团的3000余名运动员参加竞技体育和群体项目的比赛。35个代表团中,有26个代表团获得金牌、30个代表团获得奖牌,“十四冬”参赛代表团数量、金牌奖牌覆盖面大幅提升,充分展现了北京冬奥会之后我国冬季运动发展的新格局、新面貌。

  冰雪相约,同心筑梦。27日20时许,“十四冬”闭幕式在呼伦贝尔大剧院开始。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各参赛代表团旗帜入场。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周进强宣读关于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参赛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和参赛纪念奖的决定。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向“十四冬”承办地内蒙古自治区赠送纪念品。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致辞。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组委会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致闭幕词并宣布闭幕。

  在“十四冬”会歌声中,全国冬运会会旗、“十四冬”会旗缓缓降下。熊熊燃烧了11天的“十四冬”主火炬出现在现场大屏幕上,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将在辽宁举办。在冬运会会旗交接环节,王莉霞将冬运会会旗交还给高志丹,高志丹将会旗交给辽宁省省长李乐成。

  题为《冬韵山海间》的文体展演宣告冬运会进入“辽宁时间”。在《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文体展演的歌声、舞蹈中,“十四冬”闭幕式进入尾声,依依惜别之情尽情流淌。

(责编:赵欣悦、袁勃)
一战结束105周年 华工历史终需记 - 亚锦赛中国队获三金 期待奥运会将优势化胜势

一战结束105周年 华工历史终需记

发布时间:2024-04-30 02:42:17 来源: sp20240430

   中新社 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徐文欣)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在105年前的这场战争中,有几十万华工从中国出发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在艰苦条件下从事繁重、危险的工作。当下,他们的事迹正逐渐被主流社会所知晓、正视。

  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国琦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渴望加入国际社会的北洋政府创造性提出“以工代兵”计划,加入英法协约国,一战华工就此诞生。按照最初约定,“以工代兵”的华工并不参战。但事实上,他们大多在前线阵地从事搬运武器、修筑工事等最艰苦繁重的后勤保障工作,最终有近2万名华工因炮火、辛劳失去生命,长眠欧洲。

  徐国琦说,一战结束后,仍有大量中国劳工留在法国,他们拆除未引爆的炸弹、清理战场、掩埋尸骨,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主席李明欢在其《欧洲华侨华人史》中指出,前往俄罗斯的华工有15万,前往法国的有14万,前往英国的有10万,如此算来一战华工有39万之多。

  据统计,战后留在法国的华工约有3000名,他们或在当地成家,或留在当地工厂工作,形成当地社会中一个比较显眼的华人群体。李明欢在书中写道,华工尽管在战争中出了力,但战后却被排挤出工厂,陷入绝境。为了加强华工自身的团结,捍卫华工的权益,改善华工的处境,“旅法华工总会”于1919年成立,但这一组织存在了不过短短三年。

  排斥之外,华工遭遇的还有无视。一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西方社会并未对华工的重大贡献给予足够认可。他们的付出和地位,被有意无意地掩盖。

  随着华人社会迅速发展壮大,褒奖一战华工之事才被提上议程。198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70周年之际,巴黎市政府在里昂火车站立了一块纪念铜牌,上面用中法两种文字写道:“公元1916年至1918年,14万华工曾在法国参与盟军抗战工作,有近万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80周年时,巴黎在华人聚居的第13区为参战华工再立一座纪念碑,碑上用中、法两种文字醒目镌刻着“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1914—1918”。同年,法国政府把代表军人最高荣誉的“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授予当时还在世的两位参加过一战的老华工。

  2017年,英国主流媒体首次制作纪录片回顾这段历史,肯定华工对一战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同年,比利时一城市竖立雕像,以纪念华工在一战中做出的贡献。

  当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5周年前夕,旅法侨界在法国巴黎凯旋门举行仪式,缅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牺牲的华工。这是旅法侨界首次独立在一战停战纪念日前,于凯旋门下纪念一战华工。一位参加活动的华侨表示,战争并未销声匿迹,缅怀一战华工,让人们更加明白珍惜和平、互相友爱的意义。(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