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字中感知中国

发布时间:2024-04-28 15:11:32 来源: sp20240428

日前,“汉字嘉年华”展览在美国洛杉矶开展,图为展览现场。

“汉字嘉年华”展览在洛杉矶开展,图为展览现场。

“汉字嘉年华”展览在芝加哥开展,图为展览现场。

日前,由北京国际汉语研修学院等机构主办的2023“汉字嘉年华”海外巡展在美国芝加哥和洛杉矶相继开展,吸引了不少当地民众前来观展。

形式丰富

展现汉字之美

芝加哥是“汉字嘉年华”海外巡展的第一站,在该站展出的内容包括“你好·汉字”“遇见·北京”“感受·中国”三个部分。

在“你好·汉字”的“汉字之美”部分,展示了从甲骨文“家”字到宋体“家”字的演变。在展览策划者看来,“家”在中国文化中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其意义和文化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通过观看展览,参观者除了可以感受汉字字形之美,了解汉字字体演变历史,还能对中国的“家”文化有初步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遇见·北京”的“跳跃中轴线”部分颇受欢迎。据策展者介绍,“跳跃中轴线”以北京中轴线为设计背景,旨在通过跳房子的游戏形式,帮助观众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知识。“从现场反响看来,这个环节的展示特别成功。”

当展览从芝加哥来到洛杉矶,见证了北京历史的颐和园、故宫、烟袋斜街、南锣鼓巷等地方,展现北京“双奥之城”特色的“鸟巢”“水立方”“冰丝带”等场馆,代表北京传统美食的烤鸭、卤煮、炸酱面等通过展览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研究汉字文化体验的工作者眼中,每个汉字的构成都有其内在规律,都承载着中国人的精神价值。我们希望带大家走进汉字的奇妙世界,探索每一个汉字的内涵,感受汉字之美,领略汉字魅力。我们也希望通过展览,与当地的民众在语言文化方面开展交流。”北京国际汉语研修学院院长桂帆说。

展馆未开

观众已等在门口

当地时间11月5日早上,“汉字嘉年华”海外巡展在芝加哥的展出进入第二天,还未开馆,已有观众等在门口。等候的观众中,有些是在前一天已观展的朋友推荐下慕名而来。

在展览现场,有的参观者以肢体动作为笔画,探索米字格中的汉字趣味;有的参观者拿起毛笔感受书法之美;有的参观者体验雕版印刷;有的参观者拿起画笔绘制兔爷……

一位参观者表示,展览设置的体验汉字环节很有意思,让他觉得汉字没那么难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自己了解和学习汉字的兴趣。

当展览来到洛杉矶,“你好·汉字”部分同样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有的观看“汉字简史”视频,感受汉字字形之美;有的以游戏方式“挑战”古老的甲骨文,将甲骨文字块与图画中对应的部分配对,或将中文字块与图画中对应的甲骨文配对;有的还置身于甲骨文的神秘宇宙中,通过四季、十二生肖等甲骨文字了解其背后的故事。“独特的展览方式让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了汉字。我觉得汉字十分有趣,也非常希望将来能了解并学习汉字知识。”一位参观者这样说。

在“遇见·北京”部分,亲手制作沙燕风筝、绘制脸谱等,让参观者感受到了北京非遗文化的魅力,更有数位参观者制作了富有中国节日特色的灯笼。“看到这样的灯笼会让我想到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这些灯笼很可爱,兔子形状的灯笼代表兔年,龙形状的灯笼代表龙年。”他们说。

汉字为媒

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

汉字作为一种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方正之间充满美感。相关专家表示,古老汉字的构形,都是前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其构造既美在形式,也美在巧思。

正是汉字之美,吸引了不少海外学习者进入中文世界,开启中文学习之路。有当地民众因看过展览而对汉字有兴趣,进而希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就是例证。

“汉字嘉年华”海外巡展在芝加哥展出两天,共近千人前来观展和体验。正如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黄黎明在巡展开幕式上所说,汉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纽带。相信此次巡展能让芝加哥当地民众和青年学生更加深入感受汉字和中华文化的魅力。

展览策划者在展示汉字之美的同时,也注重展览元素与展出地华侨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当“汉字嘉年华”巡展到洛杉矶时,专门布置了一面“北京墙”。很多参观者在这面“北京胡同墙”前驻足良久,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我家在大栅栏”“我以前住在东四十条”“我原来的工作单位就在鼓楼大街”……这面“北京胡同墙”不仅勾起了洛杉矶华侨华人的思乡之情,还让他们想起了以前在北京生活的温馨回忆。

桂帆表示,作为展览策划方,不仅希望能用时尚、国际化的方式让汉字活起来,还希望以汉字为媒,搭建交流之桥,共促文明互鉴,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领略中华文化之美。

(本文配图均由北京国际汉语研修学院提供)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农业新设施、教育新模式、医疗新体系……科技之光照亮雪域高原 - 每天学习一首古诗词丨2024-2-28

农业新设施、教育新模式、医疗新体系……科技之光照亮雪域高原

发布时间:2024-04-28 15:11:33 来源: sp20240428

  ◎本报记者 杨宇航

  3月22日,6名来自山东淄博的援藏教师走进日喀则市昂仁县的中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了多门精品课程,涵盖地理读图能力、法律意识培养、名著欣赏和化学知识应用等领域,受到了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随着教育信息化在西藏深入发展,电子白板、远程授课系统、在线教育平台等“互联网+教育”应用正逐步改变高原地区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给孩子们带来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65年来,科技成为推动西藏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这片广袤的雪域高原上,科技之光正逐步照亮每一个角落。从农业到医疗,再到教育,科技为西藏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高原农业焕发生机

  眼下,春播生产已在西藏低海拔河谷农区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克松社区,记者见到了科技为春耕带来的新变化。智能监测系统和数字农情监测设备的结合,实现了耕地矢量化管理、农机可视化作业和种植全程化追溯等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不断引领农业科技创新。

  作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的克松社区再次焕发生机。65年前,443位农奴获得解放,分到土地。如今,科技让这片土地再次繁荣。村民边巴说:“我们村1500多亩的耕地,通过机械化作业,只需十几天即可完成种植,且农作物产量高销路广,不愁卖不出去。”

  近年来,克松社区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智能灌溉系统不仅解决了高原水资源短缺问题,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无人机技术使农田管理更高效,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更精准。农业物联网则让农民实时掌握农田数据,实现科学决策和精准种植。

  根据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23年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超出年度目标,达到67.4万亩,复耕撂荒地2.39万亩;青稞良种繁育基地扩大至15.3万亩,良种覆盖率高达93%;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教育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

  “我们除了给昂仁县中学的学生们上课,还与老师们分享教学经验,交流课堂授课、课后辅导、预习复习等方面的做法。”一名来自淄博的援藏教师说,他们期望能够帮助该校提升教学质量,为西藏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在桑桑镇小学,援藏教师们为百余名师生带来了关于牧区生活和藏族传统文化的公开课,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坚持教育先行的发展理念,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模式。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步。3月19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援藏专家台娜医师的指导下,堆龙德庆区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了首例经可视软镜下气管插管术。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为藏区患者管理困难气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此次手术不仅检验了医院麻醉科的技术水平,更是西藏医疗水平提升的有力证明。”台娜说,她期望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能推动藏区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西藏地域辽阔,群众居住分散,过去,看病就医一直是当地群众的一个难题。随着西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今已有400多种较大疾病能在当地得到治疗。截至目前,西藏已建成1821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400多种较大疾病不出藏就能治疗的目标。今年,西藏将继续加大投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并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拓展至重点县,以加快建设健康西藏。(科技日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