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与新媒体双向赋能(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发布时间:2024-04-28 20:37:17 来源: sp20240428

  图为直播平台与中央民族乐团发起的民乐演出计划海报,民族乐器与水墨山水交相融合。   卢 一供图

  核心阅读

  一部作品的火爆很难短时间内带动整个行业的新生,但传统艺术走向更广泛的人群往往需要类似契机。新媒体这趟快车激发的好奇与热情,让更多人愿意主动走进剧场、走进专业领域去了解传统艺术,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熏陶

  那些赢得较高流量的传统艺术类新媒体内容,通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较高的审美价值,具备精品化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新媒体创作生产的品质品位,让大流量更具正能量

  

  融合了影视化表达、传统武侠元素和沉浸互动式演出形式的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自2023年3月首演以来,获得较高的话题热度和社会关注。该剧线下一票难求,线上一场直播吸引千万人次观看,越剧坤生演员的相关演出片段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更是达到近10亿。搭乘直播、短视频等新型媒介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大步走向大众、走近年轻人,那些浸润着古典美学的艺术形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依然余音绕梁、深入人心。

  据第五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10.26亿人,占比95.2%。在互联网时代,各传统艺术门类通过门户网站、短视频平台等进行演绎和展示的体量日益增长,诗词、书画、音乐、戏曲、武术、舞蹈等领域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极大拓宽了传统艺术的受众群体,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在实践中愈加凸显。在这一过程中,传统艺术也为新媒体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内容素材,有助于提高新媒体内容的品质品位,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新媒体让传统艺术融入当代

  新媒体平台为传统艺术的大众传播提供具有时效性、互动性的新渠道,也赋予传统艺术新的接受方式和审美体验。短视频片段、云演播等新媒体传播方式能够快速提炼、集中展示传统艺术作品的精华,观众可以跟随镜头变化切换角度,欣赏到更多艺术细节。以戏曲为例,演员的服饰妆容细节、微妙的表情神态等在舞台演出中不易向观众近距离展示,但通过多机位镜头的推拉摇移,这些美学元素在屏幕上获得充分呈现,放大了艺术之美。此外,短视频借助蒙太奇手法对表演进行影视化剪辑,全息扫描、裸眼3D、虚拟场景等技术让线上观看更有在场感和参与感,新媒体的弹幕、评论等功能可以实现即时互动……这些都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欣赏需求与审美习惯,能够显著提升传统艺术的影响力。

  对传统艺术从业者而言,多机位镜头的视角、聚焦细节的观演习惯等,给艺术创作带来更大挑战。新媒体用视听语言逻辑,塑造、调整着传统艺术的创作思维和创作实践,让不少传统艺术从业者转变创作思路,打造针对新媒体平台的“定制款”演出,催生新的创意。例如,传统舞台艺术缓慢的叙事节奏、强烈的抒情特征与“读秒时代”的视频节奏存在差异,这对演员表演方式以及编剧、美术、音乐等创作环节提出针对性要求。为了适配新媒体平台,越来越多舞台艺术创作者尝试从当代审美需求出发,调整叙事节奏、人物形象、视觉设计,进一步拥抱年轻人。

  传播渠道固然重要,传统艺术唤醒年轻人文化热情的硬实力,更在于对精品的艺术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坚持“守正”,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足之本;力求“创新”,以兼容并包的胸襟打破边界,实现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互鉴是活力之源。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在发扬传统越剧技艺、风格的基础上,对影视、武侠、沉浸式戏剧的大胆吸收和有效融合,让传统戏曲在影视化加工、视频化传播的加持下收获更多知音,展示出传统艺术在当代实现新生的途径和潜力。

  在传统艺术向新媒体借力的背后,我们看到古典与时尚的相遇、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在这个意义上,新媒体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也是传统文化与当代人对话、中国文化与世界对话的窗口。也许仅凭直播、短视频片段等难以完全体现传统艺术的精妙之处,一部作品的火爆也很难短时间内带动整个行业的新生,但传统艺术走向更广泛的人群往往需要类似契机。新媒体这趟快车激发的好奇与热情,让更多人愿意主动走进剧场、走进专业领域去了解传统艺术,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熏陶。如此,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人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进文化自信自强。

  传统艺术促新媒体扩容提质

  传统艺术向新媒体借力,也为新媒体带来不少启发和滋养。传统艺术的优良资源和深厚底蕴为新媒体提供丰富素材,传统艺术各领域专业人才的入驻,也为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创作与传播注入灵感与活力。

  古典诗歌研究者在网络直播间里玩起“飞花令”,以诗会友,切磋诗艺;国家级文艺院团的民乐演奏者在直播平台手持琵琶、洞箫,与吉他、贝斯等同台竞技,展示民族乐器的艺术表现力;武术运动员在短视频作品里手持长枪大刀,以雪景、古建筑为背景亮出一招一式,带观众感受中华武术的英姿与风采;评书演员在线说评书《红楼梦》,声情并茂地讲述经典;恩施扬琴、岫岩皮影戏等非遗项目在短视频平台崭露头角……这些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丰富了新媒体视听内容类型,提升了新媒体平台知识传播、艺术传播的品质,聚拢了大量兴趣爱好者。

  传统艺术对新媒体平台的创作思路、文化品位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其更好承担起文化传播与价值引领的功能。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线上“定制版”舞段获得广泛传播,作品把民族舞蹈、宋代美学、山水画、文物保护、非遗技艺等话题带入大众视野,唤起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及对文化传承者的敬意。可以观察到,那些赢得较高流量的传统艺术类新媒体内容,通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较高的审美价值,具备精品化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新媒体创作生产的品质品位,让大流量更具正能量。

  此外,传统艺术也不断对新媒体的呈现形式和技术手段提出新要求,推动相关应用场景革新、表现手法突破。传统艺术的意象符号、风格特征、文化内蕴植根于古典美学,移步新媒体平台后,催生了一系列可以适配这种美学需求的技术手段,激发新媒体创作灵感。比如让古画“动起来”的交互技术持续迭代,已不限于在二维画面让部分细节动起来,还能带领观众在3D长卷里跟随画中人视角游赏;舞台艺术领域的全息投影技术也在不断升级,舞台美术布景、隔空再现演出实况的逼真程度越来越高,观众甚至可以和演员在线上实现“同台互动”。这些与传统艺术高度绑定的技术手法、应用场景已经成为当下艺术创新的亮点,闪耀着科技与艺术碰撞的火花,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社会的多元路径。

  传统艺术与新媒体的“双向奔赴”与互相成就启示我们,推动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需要积极融入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满足当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回应其关心关切、符合其审美习惯。随着媒体技术迅速革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创作者更要在时代浪潮中坚持守正创新,发扬工匠精神、不懈淬炼技艺,接纳新技术、善用新媒体,助力新媒体内容创作不断丰富品类、提升质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制图: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6日 2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创新谈) - 峰飞航空交付首架盛世龙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创新谈)

发布时间:2024-04-28 20:37:19 来源: sp20240428

  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共进。新质生产力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持续动力

  

  以秸秆为原料生产塑料等大宗化学品,生物制造在降低对化石资料依赖同时,带来物质生产方式的革新;物联网、大数据等赋能河流监测,助推水治理进入数字时代……近年来,我国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加速,越来越高的经济发展含“绿”量,有效提升了增长的含“金”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深刻理解生态环境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

  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的样态和质态,新质生产力是“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共进。新质生产力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持续动力。

  比如,在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像一个超级“充电宝”消纳电能,让“风光”资源得到稳定利用;在内蒙古,煤制烯烃开辟能源化工的新技术路径,助推当地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又比如,绿色出行需求推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交通、物流、建筑等领域融合;产业绿色转型的努力,为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3年,全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每立方米,超额完成年初目标。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50%,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不仅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治本之策,而且有助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科技不断取得新突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气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一方面,要重视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改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通过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还需营造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政策导向上,要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通过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措施,完善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社会层面上,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汇聚起共促绿色发展的合力。当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需求和绿色消费需求,将催生规模巨大的市场,进一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不久前发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以绿色为底色的现代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海南博鳌东屿岛,喷泉广场旁,两排“花朵风机”迎风转动,实现24小时持续发电……放眼神州,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正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生机勃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我们必将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绿色能量”。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8日 19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