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与电网互动提速

发布时间:2024-05-03 01:48:25 来源: sp20240503

原标题:新能源车与电网互动提速

  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联系日益紧密。2月26日,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与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选择合适场所共同建设换电站,并将充换电站、储能站、可调负荷等聚合资源接入虚拟电厂平台,推动换电站作为分布式储能在虚拟电厂项目上的应用。双方还将在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和效益。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保有量持续增加。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将给能源转型带来深远影响。

  一方面,大量充换电设施建设给配电网接入能力带来了较大挑战,不仅占用了配电的可用容量,还使居民用电负荷增加,导致电网局部过载。另一方面,每一辆电动汽车其实都是一个大型“充电宝”,对电网来说又是重要的可控负荷和灵活性调节资源。

  如果能通过充换电设施将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合理引导电动汽车在用电低谷充电,在用电高峰放电,并进一步与新能源发电特性匹配,便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我国在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制定推广、车网互动资源聚合参与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试点验证,以及双向充放电技术可行性验证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吴冰透露,“面对下一阶段大规模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需求还存在诸多制约。比如,车网互动技术体系和应用方案尚不成熟,关键技术标准尚不完善,充电峰谷分时电价覆盖不全,充换电设施互动水平不高,等等”。

  2024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培育车网融合互动新型产业生态,到2030年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的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车网互动规模化破局,亟待找到主力应用场景。

  车网互动主要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可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场景。相比零散分布的电动汽车,单体电能量大、分布固定的换电设施更利于电网集中调度,成为推广车网互动的突破口。蔚来高级副总裁沈斐介绍,蔚来换电站作为国内首个智能微电网型分布式换电设施,可通过换电订单预测、实时评估充电负荷可调节范围,高效参与电网调节。此前,蔚来已通过多个试点落地项目,联动各地电网公司、能源发电企业,实现虚拟电厂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应用。

  记者了解到,蔚来换电站具备的调峰调频能力已在国内多个地区得到验证。截至2024年2月底,蔚来已组织换电站587座、充电桩超过2.7万根,参与14个省市的需求侧响应以及调峰辅助服务,总调峰容量约30万千瓦。

  据悉,通过“量子加密”、5G专用切片等技术,蔚来换电站还具备秒级响应虚拟电厂调控指令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蔚来能源与南网储能牵手,可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等灵活性资源的可调节能力,通过虚拟电厂更高效地参与电力市场。未来,双方还将继续探索车网互动标准,让更多新能源汽车接入电网获取收益,共同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此次合作也推动换电模式进入虚拟电厂这一广阔市场。对于车网互动的市场空间,沈斐认为,电动汽车在虚拟电厂方面具备非常可观的潜在应用价值。据华安证券预测,我国虚拟电厂潜在容量市场空间将在2025年达到784亿元,在2030年达到1729亿元。

  在南网储能科技公司总经理董超看来,本次合作将推动换电站作为分布式储能参与虚拟电厂业务,为电网提供灵活、智能的调峰调频、需求侧响应服务,更好推动新能源汽车和电网融合互动。

(责编:方经纶、陈键)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被取代?专家指香港优势不可替代 - 美国医疗系统因网络攻击陷入混乱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被取代?专家指香港优势不可替代

发布时间:2024-05-03 01:48:26 来源: sp20240503

   中新社 香港1月5日电 (记者 戴小橦)日前,权威机构发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显示,新加坡超越香港成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的总排名降为全球第四位,引发外界对于香港地位是否会被新加坡取代的讨论。多位专家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金融优势明显,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发挥着颇为重要的作用。

  “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指标。”香港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表示,排名只是在投资决策中纳入考量的因素之一,投资者更注重的是市场潜力、金融基础设施、人才和专业服务以及税务监管环境等更加多元的因素,以寻找最适合其投资目标和策略的金融中心。

  麦萃才承认,香港对跨国公司和全球人才的吸引力在近期受到影响,“主要是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他表示,一些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和贸易争端导致外商投资者对香港作为投资目的地的谨慎态度,他们选择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区以降低风险。同时,诸如新加坡、上海等地在金融发展和创新能力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吸引了一些投资者的目光。

  “这不代表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整体失去信心。”麦萃才表示,香港有包括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成熟的法律体系和丰富的人才储备等多项优势。更重要的是,香港拥有更强大的资本市场,香港在股市和债券首次发行、银行及保险、资管业务等传统优势金融领域都颇具竞争力。

  复星财富旗下复星国际证券研究部副总裁李晓翀表示,尽管在2023年,香港与新加坡的IPO市场表现都差强人意,但香港依然好过新加坡。例如,在2023年,香港有70家IPO新上市公司,但同年,新加坡仅有9家IPO新上市公司,首发募资规模亦缩水57%,创下近5年新加坡股IPO募资金额新低。他指出,香港上市公司数量及股市每日成交额均较新加坡股市高,香港市场在吸引投资者方面相较新加坡更具吸引力。

  麦萃才分析指出,这主要是因为新加坡重点面向东南亚市场,而香港作为连接中国内地和国际市场的桥梁,吸引着来自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

  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亦提到,国际金融中心其本质上代表国际层面资金融通汇聚的地方,如若不考虑国际资金融通,就背离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本义。他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最大功能是内地与海外的资金融通。香港与内地有很多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安排,包括沪港通、深港通、理财通、债券通等,发挥好资金融通的功能,是香港的最大潜力和优势所在。

  面对激烈的竞争,香港和新加坡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香港加强了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同时推动创新和科技发展。新加坡则继续鼓励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期望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麦萃才表示,新加坡通过积极的金融科技政策和支持措施,吸引了大量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和投资。而香港也一直在竞争中发展与成长,对于外界的质疑,香港不用回避,只需要实事求是,制定相应对策,持续提升香港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