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媒体融合创新研讨会在广东云浮举行

发布时间:2024-04-29 18:52:01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1月13日电 由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中共云浮市委宣传部主办,云浮融媒(集团)承办的地市级媒体融合创新研讨会12日在广东云浮举行。研讨会主题为“培育新优势,塑造新格局”。来自十余个省区市的地市级融媒体中心代表及高校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交流融合发展之道。

  2022年4月,中宣部、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下发《推进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国遴选60家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先行先试探索改革之路,地市级媒体融合迈入发展关键期。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实践,各地市级媒体在推进融合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与会嘉宾围绕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点难点、破局关键等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地市级媒体推动融媒改革需要在促进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引领、持续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加速经营理念转型、打造融合新业态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断提升生产能力、传播能力、“自我造血”能力。

  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在致辞中对云浮融媒改革试点取得的成效表示祝贺。他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融媒改革需将高位势能转化为持续前行的强大动能,媒体要转变话语体系,将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语形态、呈现形式表达出来,进一步加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中共云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荣春对云浮在融媒改革中的探索作出三点总结:突出高位推动,探索统筹资源力量实施集成式改革;突出融合发展,探索打造有影响力的云浮宣传平台;突出高质量发展,探索统筹推进融媒重塑十大主业,奋力壮大党媒力量。他表示,接下来,云浮将深化运用好这次研讨会成果,种好广东全面深化媒体融合改革的“试验田”,纵深实施云浮全域融媒提升计划;当好媒体事业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探路人”,推动云浮智媒、数字产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做好融媒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者”,大力推动市级融媒体资源下沉基层。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在发言中表示,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是当下阶段性的重点工作。突破制约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诸多因素,重点在于平台和体制。地市级媒体需打造以移动客户端为龙头,频率、频道、报纸为基础,账号“森林”为支点,移动化、社交化为特色的新传播模式,推进新资源配置、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运营,跨区域跨层级整合聚合发展。

  珠海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锡炯分享了珠海传媒集团作为国内首家全媒体国有文化传媒企业集团推进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

  云浮融媒(集团)临时党委书记、主任文长辉畅谈云浮加快深融改革的体会,从把握、处理好媒体改革、创新、融合三个方面的九对关系出发,分享了云浮“小块头也有大作为”的经验方法。

  安徽省芜湖传媒中心总编辑韩万春提出,针对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管理体制“散而不顺”、传播体系“全而不精”、融合生产“貌合神离”、新技术运用“望尘莫及”等痛点,要跳出媒体融合来看媒体融合。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曹轲认为,媒体融合生态系统的大循环要重组传媒生产资源、重构传媒内外循环、重塑传媒服务能力。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全中围绕中西部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痛点和关键展开了探讨。他认为,地市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营核心在于强运营、深服务、快迭代,以用户为中心提升市场化能力。

  在主题为“以融促建,加强现代传播能力建设”的圆桌论坛上,来自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柳州日报社、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龙岩市融媒体中心、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的几位负责人围绕地市级媒体如何参与城市形象传播、助力社会治理、服务城市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主题为“以‘新闻+’赋能融合创新”的圆桌论坛上,来自佛山市融媒体中心、绍兴传媒集团、荆州市传媒集团、长沙数智融媒科技有限公司、腾讯云传媒业务中心的几位负责人就如何通过创新增强地市级融媒体中心的盈利能力等展开探讨。(完) 【编辑:叶攀】

小行星:体量虽小 价值却大 - 两个人工智能系统说起“悄悄话”

小行星:体量虽小 价值却大

发布时间:2024-04-29 18:52:02 来源: sp20240429

原标题:小行星:体量虽小 价值却大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介绍,美国“露西”号探测器11月1日飞越小行星“丁基内什”,这是其任务期将飞越的10颗小行星中的第一颗。此次飞越旨在测试“露西”号的追踪系统,为其未来探索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群做准备。

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的小型天体,它们绝大多数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绕太阳运行。尽管许多小行星的体积相对较小,但对人类来说,其科研价值非同寻常,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目光。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针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一极小概率、极大危害事件,中国将对一颗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实施采样探测。无独有偶,NASA“灵神星”号探测器日前从约翰·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启探索金属小行星——灵神星的旅程。据报道,未来6年时间内,这一无人航天器将飞行32亿公里;同时,这也是美国首个研究富含金属的小行星探索任务。

小行星是怎样的一类天体?人类如何主动探测小行星、认识小行星,甚至科学利用小行星?

发现的小行星数量已超120万

在太阳系中,小行星与水星、金星、地球等“大朋友”一样,环绕着太阳运动,但其体积和质量却比八大行星小得多。它们绝大部分分布在内太阳系,特别是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小行星也是目前发现数量最多的太阳系天体。传统观点认为,它们是由太阳系形成时期的微行星演变而来的。虽然数量庞大,但只有极少数的小行星直径大于100千米。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发现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但随后在远离太阳的柯伊伯带内,人们又发现了一些直径比谷神星要大的小行星。如2002年发现的创神星直径为1280千米;2004年发现的亡神星,直径甚至可能达到1800千米。

自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谷神星,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登记在册并被编号的小行星只有8000余颗。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的小行星数量每天都在持续增长,有时甚至每个月都能发现多达数千颗新的小行星。根据小行星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3月,人们已经发现超过120万颗小行星,而这很可能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

对研究太阳系乃至宇宙意义重大

自皮亚齐发现谷神星之后,小行星就成为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人类真正近距离探测小行星,则要到20世纪后期。人类通过一次次探测发现,小行星保存着太阳系形成、演化的原始信息,是研究太阳系起源的“活化石”,对揭示太阳系起源和演化历史、寻找地球生命起源以及未来的太空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从科学价值角度来说,小行星是科学家研究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样本。通过研究小行星的成分和结构,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早期状态及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此外,它们还可以提供有关地球和其他行星演化的重要信息。

从拓展资源角度来说,一些小行星可能富含水和贵金属等资源,这对于未来的太空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探索了数百个小行星,并在一些小行星上发现了包括碳、硅、铁等元素以及水冰等在内的多种物质。

从规避潜在风险角度来说,虽然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非常低,但科学家仍需要跟踪并了解这些天体的运行轨道。如果一颗近地小行星有可能撞击地球,科学家就需要提前预警并评估潜在风险。

此外,小行星或许还可作为未来深空探测的中转站。

据了解,NASA此次探测的灵神星富含金属。基于已取得的观测结果,科学家认为,这颗直径约为220千米的小行星,30%至60%的成分是金属。据信,它是一颗存在于太阳系形成初期的远古行星体残留的核心,其构成可能与地球内核相似。

预计2029年到达指定位置后,“灵神星”号探测器将环绕这颗小行星开展为期26个月的科学考察,拍摄照片、绘制表面地图并收集数据以确定其成分。

“灵神星”任务首席研究员、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琳迪·埃尔金斯—坦顿表示,此次探测活动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行星的形成过程,特别是人类居住的地球。

我国小行星探测任务正稳步推进

在小行星探测领域,中国也在发力。吴伟仁表示,中国将实施天问二号小行星采样探测任务,实现对特定目标小行星的采样返回,并对一颗主带彗星进行绕飞探测。

天问二号任务是我国首个小行星探测任务。2023年4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问二号已经基本完成初样研制阶段的工作。“2025年5月前后,我们要实施天问二号的发射。”张荣桥说。

探测小行星的难点与探测火星不同。小行星上没有重力,这意味着航天器无法环绕小行星飞行,只能在茫茫宇宙中“追”上它,与其一起飞行,并在伴飞的过程中进行附着,择机取样。据悉,天问二号任务的探测对象——近地小行星2016HO3,是国际公认的特殊天体,它距离地球超过4000万公里,且个头很小。

张荣桥表示,近地小行星2016HO3的直径只有40米左右。在采样时,它距离地球大约4300万—4500万公里。

完成这一主任务后,天问二号还将去探测一颗新近发现的主带彗星,实现“一‘器’探两星”的壮举。

链接

近地小行星“振荡天星”

可能来自月球

新华社讯 (记者郭爽)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项研究称,数值模拟显示,已陪伴地球“共舞”近一个世纪的地球准卫星——近地小行星“振荡天星”可能来自月球。

这颗小行星2016年被位于夏威夷的一台小行星观测望远镜发现。大约一半时间,它比地球更靠近太阳,另一半时间则距离太阳较远。它的轨道有一点倾斜,每年在地球轨道平面上下摆动一次。科学家用夏威夷语给它起名为“振荡天星”(Kamo'oalewa)。

此前有研究分析这颗小行星的反射光谱与月球硅酸盐的相似性及其类地轨道,猜测它可能来自月球。此次,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员对从月球表面不同位置以一定喷射速度发射的粒子动态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分析这颗小行星可能来自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形成碎片的假设。

结果显示,当这些喷射物逃离地月环境时,一小部分发射条件会产生与“振荡天星”相同的轨道结果。其中,最适合的条件是喷射速度略高于从月球后随半球逃脱的逃逸速度。这一研究为“振荡天星”来自月球添加了新证据。

“振荡天星”是少数已知的地球准卫星之一。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曾这样形容:近一个世纪以来,这颗小行星一直与地球“共舞”。未来几个世纪,它将作为地球“伙伴”延续这种运动模式。

(责编:罗知之、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