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达1.27万亿元

发布时间:2024-05-02 23:16:21 来源: sp20240502

  核心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医学装备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市场规模达1.27万亿元。国产品牌迈上高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已形成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国产医学装备在医疗卫生机构占比大幅提高,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拥有5个机械手臂的腔镜手术机器人,让微创手术更精准;搭载人工智能系统的CT,可以快速完成影像检测……日前,在重庆举办的2024中国医学装备展览会上,各类国产医学装备让人目不暇接。

  这是近年来我国医学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达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国产医学装备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占比大幅提高,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说。

  国产品牌迈上高端

  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2024中国医学装备展览会上,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展出uCT 968,搭载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融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低剂量高清成像全面优化。此外还展出了自主研发的CT一体化直线加速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等高端产品。迈瑞医疗、东软医疗、新华医疗等企业也展出了多款高端医学装备。

  近年来,我国高端医学装备生产发展加快。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36675家,其中,可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2670家,同比增长15.48%。从产品首次注册数量来看,2023年,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首次注册数量达到2079件,同比增长12.74%;从高端医学装备领域招投标情况看,2023年国产品牌中标总金额占比为34.7%,比上年增加2.7个百分点。

  我国对医疗器械有着严格分类,其中第三类医疗器械是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CT、医用直线加速器等。“高端产品不断涌现,反映了我国医学装备产业正朝着更高端、专业、创新、规范的方向发展。”侯岩说。

  我国医学装备产业投融资活跃,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23年全球医疗装备企业100强榜单中,我国有十余家医疗装备企业上榜,且排名有所上升。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已形成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高东升说,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高端产品不断出现,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有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

  自主创新显著增强

  优质产品走向世界

  2020年3月,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离子治疗系统在甘肃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投入临床应用。目前全国还有6台碳离子治疗系统正在建设中。

  2021年11月,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获批上市,现已有40多家医院开展了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2023年2月,航天新长征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研制的辉昇—Ⅰ型体外肺支持辅助设备(ECMO)在北京协和医院发布上市,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

  创新医疗器械成果加速涌现,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医学装备专利申请量达到13.8万多件,占全球的67%,位居首位。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250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不断填补相关领域空白。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63款医学装备人工智能产品和61款医用机器人获批上市。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赵自林表示,在政策支持和临床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医学装备人工智能产品和医用机器人快速发展,产业链不断优化,算法技术和算力水平持续提升,产品快速升级迭代。

  随着我国高端医学装备的发展,更多优质产品走出国门。在印度尼西亚,重庆海扶医疗原创的“海扶刀”为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选择;在巴西爱因斯坦医院,迈瑞医疗的医学装备帮助该院实现数字化转型;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软医疗的CT、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在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中,医疗设备类出口同比增长5.4%,相比2019年增长54.8%。“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端医疗装备进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国智造’得到更多认可。”东软医疗首席执行官武少杰说。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持续提升原创能力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

  近年来,我国医学装备产业发展取得突破,但目前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为突出,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

  为了促进医学装备创新,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表示,推动医学装备创新发展,需要医疗机构、学术机构、企业等多方主体合力推进,打通研发制造、成果转化、临床应用等各环节各领域;要深化医工协同,发挥各方面资源优势,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应用促生产、促研发、促创新。

  “要加快医学装备创新攻关,聚焦产业链短板环节,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高东升说,要支持一批高端医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实现技术突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持产学研检医联合建设一批医疗装备中试验证平台。

  “国家药监局将资源进一步向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倾斜。”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副司长杜惠琴介绍,对于国产创新医疗器械,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联审联动”的原则全力支持。国家药监局正在筹备组建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合作平台,专注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生物材料等重点医疗器械创新领域,推进产学研用管各方协同发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赵继宗认为,发展高端医学装备,需要加强各方面通力合作和人才培养,出台系统性政策,有效推动学科交叉、医工结合。

  人民日报记者 申少铁 【编辑:刘欢】

“枸杞国检中心”落户宁夏 - 先有真情 再舒展才情(艺海观澜)

“枸杞国检中心”落户宁夏

发布时间:2024-05-02 23:16:22 来源: sp20240502

   中新网 银川4月28日电 (记者 李佩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批准成立国家食品相关产品及绿色包装质量检测中心(北京)等22个国家质检中心的通知》,正式批准成立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标志着“枸杞国检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2021年8月,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由宁夏市场监管厅负责,依托宁夏药品检测研究院,“枸杞国检中心”正式开始筹建。两年多来,宁夏市场监管厅等部门在药品检测研究院原有实验室基础上,先后投入资金600万元,用于检验设备设施升级改造,并批准药品检测研究院设置专门机构,赋予枸杞产品检验检测职能。同时,与中国科学院、宁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课题、标准制修订、论文发表等方面密切协作,与枸杞产业发展中心及区内外枸杞生产加工企业密切联系,在人员培训、标准制修订方面积极合作。

  “枸杞国检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宁夏将深入研究枸杞种植、加工、储存、包装等领域相关标准,由单一的成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向生产加工全领域全过程检验检测服务转型,推动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同时,宁夏还将建设多方参与、产学研并重的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检验检测行业技术交流、技术比对及质量监管,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质量水平。

  今后,“枸杞国检中心”在开展宁夏枸杞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的同时,还将推动与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合作事项落地,实现检测结果互认,力争香港STC为宁夏枸杞授予“香港STC‘优质正印’认可标志”。(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