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镇雄山体滑坡已致20人遇难24人失联

发布时间:2024-04-28 12:26:21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昆明1月23日电 (陈静)记者23日从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处置指挥部获悉,截至当日14时50分,现场已搜救到20人,均无生命体征。搜救工作组与3名失联人员取得联系,其事发时外出未联系上,在原47名失联人员之列。目前,本次山体滑坡共造成20人死亡24人失联。

图为1月23日,救援力量正在现场搜救。 中新网 记者 刘冉阳 摄

  1月22日6时许,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坡,经专家组初步研判,此次灾害属坡顶陡崖区发生崩塌,崩塌体横宽约100米,高约60米,平均厚度约6米,崩塌体方量约5万立方米,崩积体崩落至中部斜坡区后,崩积物强大的冲击力运动至中下部陡坡区刮铲表层土体形成崩滑碎屑流冲击至坡脚,总方量约7万立方米。

  截至23日14时50分,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合兴、和平两个村民小组山体滑坡共组织救援力量1000余人开展现场救援,投入45只搜救犬配合救援;调集挖掘机、装载机、大型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共150余台(辆)投入人员搜救工作;组织16辆救护车113名医疗救护人员、调配3.7万毫升血液供现场救治;紧急调拨帐篷222顶、棉大衣1200件、棉被700床、折叠床200张、床垫200床、床上用品200套、博爱家庭箱300个、移动公厕10个、应急照明设备14套,各类救援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充足。

  目前共转移安置223户918人,其中48人转移到县城安置、90人转移到和平小学老校区临时安置点、778人投亲靠友、2人在县医院接受治疗。通往灾区交通通畅、电力通讯正常,失联群众搜救、地灾监测、善后处置等工作持续开展。(完)

【编辑:田博群】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 湖南芷江侗乡开出林下“致富花” - 多地酒店接待项目选手上海备战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 湖南芷江侗乡开出林下“致富花”

发布时间:2024-04-28 12:26:23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怀化4月18日电(黄建建 尹华)4月18日,在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桥边村杨化育的育兴家庭农场里,“全国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芷江县林业局专家杨世明正在向农场负责人杨化育讲授“大球盖菇”的培育知识和采摘注意事项。走近林下,只见一个个小土堆上长满了红棕色的“大球盖菇”。

育兴家庭农场采摘红棕色的“大球盖菇”。 芷江县委宣传部 供图

  “大球盖菇”又名赤松茸,2020年才从浙江引进到怀化芷江试种。试种过程中,芷江林业局技术人员结合本地实际,改良栽培技术和种植方法,使用无污染、没有药物残留的毛竹碎屑和玉米棒作为培育基料,同时采用“烟熏法”等物理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确保产出的赤松茸成为无污染绿色食品。

  探索林下经济发展赤松茸种植不仅能致富,还很环保。芷江作为粮食生产大县,玉米种植面积较为宽广,仅桥边村每年产出的玉米粒就有一百多万斤。秋后的玉米棒子直接堆积成山,若进行焚烧,势必对环境造成影响,种植户也不知如何处理。

探索林下经济发展赤松茸种植,让农业废弃物成为培养基料。 芷江县委宣传部 供图

  芷江县林业科研人员攻克难关,通过多次试验,发现玉米棒子发酵后,所含元素能对菌类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养分,这样既解决了玉米棒子消耗的难题,又解决了赤松茸所需的培养基料。

  杨世明说,他们仅用一年时间,从最初的200平方米小实验场所做到约5亩地的示范基地,同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积极打造林下绿色经济作物,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如今,基地赤松茸亩产达到8000斤左右,预计今年毛收入可超60万元,赤松茸现在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小土堆上长满了红棕色的“大球盖菇”。 芷江县委宣传部 供图

  2022年,杨化育的家庭农场被选定为湖南省级林业推广项目——林下赤松茸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示范基地,这让他鼓足了干劲,增强了信心。他说,在林业科技人员的带领下,今年试种就纯赚利润30余万元,明年还将扩大规模继续种植。

  赤松茸的栽培,还给当地留守中老年和妇女带来了增收新路子,目前有40多名妇女和中老年人在农场务工。“这些都是轻体力活,需要细心和耐心,特别适合妇女们从事这项工作,我现在一个月能拿到近4000块钱的收入。”今年42岁的留守妇女杨子艳说。

  “我们不仅要产量还要质量,当前正在马尾松林、阔叶林、雷竹林、毛竹林、核桃林下做试点,下一步还将根据数据采集、实验分析等结果,考虑搭配试种黄精、天麻等中药材,多样化利用好每一寸林下土地。”芷江县林业部门负责人吴金华说。

  近年来,芷江县积极采用科技手段加大新引进林业经济作物推广应用,目前主导实施的碧根果、雷竹笋种植栽培技术均已获得成功并逐步向全县推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