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用好盐碱地资源(话说新农村)

发布时间:2024-04-28 00:10:39 来源: sp20240428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加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有利于拓展农业生产空间,进一步夯实耕地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保障作用

  

  收割、烘干、入仓,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兰赵村富硒水稻实验基地迎来丰收。“水稻亩产1400多斤,盐碱地变成丰产田。”兰赵村党支部书记周海彬说。

  在这片含盐量超1%的盐碱地上,一场实验已进行多年。先试种新品种,“华粳5号”耐旱耐盐碱、高产抗病虫;再创新农技农艺,土地翻整、育秧播种、插秧收割等实现全程机械作业。“一套组合拳下来,不仅水稻丰收,成本还降低两成。在盐碱地上种粮,大家伙儿心里有了底。”周海彬说。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盐碱地是指含盐量超过0.1%的土壤,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显示,2019年底我国盐碱地有1.15亿亩。当前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紧。同时,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资源十分珍贵。加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有利于拓展农业生产空间,进一步夯实耕地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保障作用。

  党中央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各地积极探索,开展技术攻关,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数据显示,农业农村部在8个省份开展盐碱化耕地治理试点项目,3年实施面积240万亩次,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11至0.51个等级。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盐碱地治理利用是一道全球性难题,有不少技术亟待突破,加之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一些地块盐碱化趋势加剧,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因地制宜,攻坚克难,才能探索出有效的综合治理技术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有力的土地资源支撑。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改造利用盐碱地,需要追根溯源,对症下药,治水、改土、改种、护林协调推进,工程、生物、农艺等举措多管齐下。一方面,可与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完善田间灌排设备,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改良土壤,遏制盐碱化。另一方面,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加强良种选育,推广耐盐碱的粮食牧草品种,为治理盐碱地拓展新路径。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要坚持政策激励和市场发力结合。各地瞄准工程设备、科技支撑等重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强化统筹,为治理工作提供要素保障。要充分发挥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治理盐碱地与发展特色产业、开展乡村建设相结合,撬动社会资本,构建多元参与格局,形成可持续治理模式。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内容。科学治理、久久为功,用好耕地后备资源,把更多盐碱地打造成新粮仓,我们定能端稳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0日 19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新春见闻)百年非遗江西城南龙灯迎“本命年” - 【光明论坛】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新春见闻)百年非遗江西城南龙灯迎“本命年”

发布时间:2024-04-28 00:10:40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社 南昌2月3日电 题:百年非遗江西城南龙灯迎“本命年”

   中新社 记者 李韵涵

  临近龙年春节,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南龙灯”传承人史克滨十分忙碌。在他的制作工坊门前,一辆辆装载着龙灯的车带着年味驶向五湖四海。

  舞龙灯是中国民间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城南村,龙灯制作最早可追溯至元朝,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每到春节,村里家家户户点花灯、敲锣鼓、舞龙出街,龙游处鞭炮齐鸣,声闻十里,蔚为壮观。

2月1日,史克滨使用棉纸绳扎龙头,该龙头所属龙灯全长约18米。 中新社 记者 刘力鑫 摄

  记者近日探访城南龙灯生产基地时看见,数百平方米的厂房内设置了龙头、龙身、龙衣、龙尾等制作区域,每个区域的工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工序。

  “传统龙灯的制作需要选取嫩度合适的竹子,用火烧竹使其柔软,便可以弯曲成型制作龙头。”从事“扎龙灯”已有30余年的史克滨告诉 中新社 记者,传统龙灯的制作需要百余道工序,火候的把握、扎竹的手法等都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

2月1日,工人在给龙头内部安装电线和彩灯。 中新社 记者 刘力鑫 摄

  史克滨说,手工制作一条长达十余米的龙灯需要一个多月时间,龙灯的结构需重心匀称,龙衣的绘制需鲜艳喜庆,龙尾的扎制需结实耐用,此外还要保证零件组装方便,因此各项工序都必须十分细致。

  “好几年前我们就接到了海外订单,对方表示想通过舞龙灯来慰藉乡愁、感受年味。”史克滨表示,上述订单由于体积较大,运费高达数千元人民币,且竹制骨架涉及海关检疫流程更繁琐。

  为了能让龙灯运输成本和损耗降低,且通关更快速,史克滨在传统城南龙灯的基础上做了创新升级。改进后的龙灯每个零件可以拆分组装,照明方式也从蜡烛变为LED灯,现在一个完整的龙灯寄送海外只需几百元人民币。

  此外,传统的龙灯舞起来需要十余人共同合作,舞龙队员必须密切配合。经过史克滨的改良,现在的“彩带龙灯”可以单人操作,手臂挥舞间,游龙便在空中起舞。

2月2日,史克滨手持创新改进的新型龙灯龙头(图左)和以稻草为原材料使用传统技艺制作的龙灯龙头(图右)进行对比展示。 中新社 记者 刘力鑫 摄

  “自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后,海内外订单量激增,许多华侨华人客户加运费、走空运向我们定制龙灯。”史克滨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近期订单,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的,其中还有客户发来了“买家秀”。

  “还有很多台湾同胞长期向我们订购,他们总说大家都是‘龙的传人’。”史克滨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张台湾客户发来的照片:十余位舞龙队员穿着传统服饰,十几米长的龙灯在夜空中活灵活现,龙头上还悬挂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祈福字样。

  “能不能帮我制作一批能从龙嘴喷出烟花的龙?电子烟花也可以。”记者采访间隙,史克滨又迎来了一位慕名前来的湖北客户。史克滨表示,非遗不能只守着传统,也需与时俱进,自己的很多创新便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改进的。

  “许多海外华侨华人客户反馈,城南龙灯很受当地青少年欢迎,他们会在龙灯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表喜爱。”史克滨表示,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如有可能将建立海外仓,这样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