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在哪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6:19 来源: sp20240429

原标题: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在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同时,预算报告也对今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进行相应安排。这项部署既可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特别国债是针对特定政策目标、具有特定用途而发行的国债,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此前,我国于1998年、2007年及2020年发行过3次。

  “从前几次发行特别国债经验来看,对经济走稳向好产生了积极影响。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国债可以在不影响赤字率的情况下,改善财政状况、增加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起到稳定预期和促进发展的作用。”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吕林邦说。

  这次部署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具体有何考虑?“从出台背景看,这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说。

  “超长期”指的是发行期限,究竟有多长?从债券发行来讲,“超长期”一般指10年以上。此外,特别国债和普通国债的一个重要区别,还在于不计入赤字,而是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

  “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长,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资金安排与重大项目投资需求之间的额度匹配、期限匹配,体现了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与跨周期调节相结合,进一步凸显了加强财政管理和政策间协同的重要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表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今年的赤字率拟按3%安排,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同时,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都在今年使用。这一套“组合拳”,充分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府支出,能够带动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更好支持重点领域锻长板、补短板,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

  石英华认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丰富了财政政策工具,是体现财政政策加力的重要方面。用好财政政策空间,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保持适当支出规模,有利于改善预期,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这些资金将具体用在哪些方面?从主要投向看,按照问题导向、精准突破、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郑栅洁介绍,初步考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这些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现有资金渠道难以充分满足要求,亟需加大支持力度。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利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同时有利于扩大投资,在用好财政政策空间的同时,优化政府债务结构,防范财政风险。”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志勇说。

  吕林邦认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不仅将进一步助推各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也能有效弥补各地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为后期的宏观调控打开更大操作空间。

  国债资金如何充分发挥效益十分重要。今年的预算报告强调,加强2023年增发国债结转资金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使用管理,强化资金分配、下达、使用等情况监管,推动资金尽快落实到项目,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作为地方来说,我们将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及资源整合,积极谋划和储备好符合特别国债支持条件的项目,并在资金下达后严格管理,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和各项使用要求,在项目实施、资金下达、使用情况等方面强化监管,促进特别国债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切实发挥好资金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吕林邦说。

(责编:方经纶、陈键)
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基地)揭牌成立 -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如何参与?点此查看!

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基地)揭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6:21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上海4月16日电 (记者 许婧)记者16日从上海大学获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基地)揭牌成立,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担任中心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基地)揭牌成立。上海大学供图

  揭牌仪式上,成旦红说,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基地的揭牌成立,是上海大学中文学科发展里程碑式的时刻。近年来上海大学积极布局新文科发展,中文系作为上大文科的重要品牌,肩负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希望研究中心在中国作协的指导下,能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学理念,把握时代脉搏,深入挖掘和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学现象。

  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马文运表示,中国作家协会在上海大学挂牌成立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是上海努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对上海加强新时代文学评论工作、发展文学评论人才队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在中国作协的指导下,上海作协将与上海大学紧密合作,利用平台优势,整合高校资源,聚焦新时代的文学发展,特别是聚焦上海的文学发展,促进上海的文学创作。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要求中心要从四个方面推动新时代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加强中心的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导向建设;加强能力建设,强化研究的系统性和学术性;保持开放性,以全新的机制体制吸引全国力量;在深化全民阅读方面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厚植高校文化土壤。

  由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新时代文学论坛”系列活动近日在上海举行。针对“新时代文学”这一重要主题,本次活动展开了三场深入的文学研讨。

茅盾文学奖作家与批评家在活动现场展开了主题为“小说中的地域性强化与中国精神的表达”的圆桌会谈,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彦,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参与座谈。上海大学供图

  与会的茅盾文学奖作家与批评家展开了主题为“小说中的地域性强化与中国精神的表达”的圆桌会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彦,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参与座谈。座谈围绕孙甘露、陈彦、林白、魏微等作家的地方性创作展开,认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在强化地域性内涵后,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纪实性,保护了历史细节的精确度,塑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学审美目标,结合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接纳,也体现了作者对现代性的自觉呈现,增加了作品的张力和分析价值,构筑了立体的、多维的中国精神表达。

  在以“新时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及流变”为主题的新时代文学论坛中,与会专家围绕新时代文学的概念、内涵及特征,新时代文学与中国式现代化,媒介文化生态与新时代文学三个主要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曾军总结说,研究者应理解新时代文学深层动因和文化语境,新时代文学是面向未来的文学,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需要多方面、多平台、多媒介的共同参与。

  系列活动期间,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的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作品研讨会召开。吴义勤指出,《星空与半棵树》一书全景式书写了基层社会生态,广涉中国乡村山川地貌与事理人情,立足于丰厚的生活积累,能够深刻思考时代与社会,对新时代文学的创作给予了丰富的启示。陈彦说,长篇小说需要勾连宏大的世界,只有在宏观等层面上联通族群、自然、文化,小说才能真正给予读者精神的力量,也才能在文学层面上回答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的重要问题。

  校方表示,作为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的合作共建单位,将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共同把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基地建设好,使基地真正成为推动和深化新时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成为培养新时代文学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切实为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