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时间|博鳌举行开幕大会,多国政要呼吁共迎挑战共担责任

发布时间:2024-04-28 20:11:33 来源: sp20240428

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 中新社 记者 骆云飞 摄

  文/张文晖

  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举行开幕大会。当日,聚焦“中国经济展望”“知识产权促进可持续发展”“打造亚洲增长中心”等议题举办多场分论坛活动,诸多大咖观点交锋。

  国是直通车联合腾讯财经,在博鳌论坛期间每日推出《博鳌时间》,为您呈现当天博鳌最新资讯与精彩观点。

  开幕式发言

  [潘基文:我们面临共同的挑战,应当共同承担责任]

  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表示,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促使各国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历史性共识,但现实需要世界拿出更有效的行动来取得更多进展;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的不确定趋势令人担忧;全球供应、贸易和投资流动正在重组,而包容性的全球化正被牺牲。

  潘基文表示,全球危机迫使我们同舟共济。我们面临共同的挑战,也应当共同承担责任。他呼吁,在座的亚洲及全球的领导者挺身而出、言所当言、断而敢行,以言行创未来、不负民众厚望。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亚洲各国在合作发展上机遇良多]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表示,亚洲各国在合作发展上机遇良多,尤其在可持续发展、数字创新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一方面本地区需要加强合作,一方面各国也要抓住机遇,强化本地区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优势,挖掘潜力以塑造世界的未来。

  [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可持续发展仍是国际社会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强调,当今世界存在的巨大挑战和发展的不平衡,需要各国加强团结与合作,才能有效回应不同领域的危机。如今,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国际社会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巨大的不平等仍然存在、并在继续扩大,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甚至得到了加强,破坏性的代价由贫穷国家承担、气候变化威胁着发展中的小岛国。

  斯凯里特说,今天我们有机会迈向一个变革的时代,应当选择一条可持续的、包容性的、眼光长远的发展路径。

  [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中国水稻保障了斯里兰卡的粮食安全]

  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表示,斯里兰卡长期受困于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而中国生产的水稻保障了许多地区和人民的粮食安全,其中就包括斯里兰卡。

  古纳瓦德纳表示,为共同构建共同的未来,斯里兰卡希望在具体的领域与各国展开合作、制定的具体目标、采取切实的行动:一是各种形式的旅游业,二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三是保障印度洋贸易通道。

  [瑙鲁总统阿迪昂:瑙鲁支持“架桥”而不是“筑墙”]

  瑙鲁总统阿迪昂表示,为民生福祉,瑙鲁支持“架桥”而不是“筑墙”,希望建设一个更加一体化、联系更加紧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任何国家都能够充分参与全球的经济与金融体系,不会因为其国土面积、发展程度而“掉队”。中国提出的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全球化、创造新的增长等发展前景对瑙鲁而言至关重要。

  分论坛观点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世界经济需要中国的增长]

  在“中国经济展望”分论坛上,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表示,中国设定今年5%左右的增长率是很好的,要做到真正的强大,就必须要真正的开放。世界经济需要中国的增长,中国的创新对全球经济也别具重要性。

  [迟福林:未来东盟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打造亚洲增长中心”分论坛上表示,目前是亚洲发展的“黄金时代”,未来10年亚洲将保持较高增长,东盟更有可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如果中国对东盟全面开放,对亚洲来说会是一个巨大利好。”

  [韩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副部长:期待亚洲拿出一份自己的解决方案]

  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副部长杨炳乃在“打造亚洲增长中心”分论坛上表示,我们的合作必须要有方向性,要放眼大局。目前在很多的国际规定上亚洲还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如果亚洲能在包括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服务业等方面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亚洲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

  [美智库专家唐睿思:AI创新要保证不会使全球经济破产]

  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分论坛上,美国著名智库布鲁斯金学会高级研究员唐睿思对人工智能(AI)创新发展表示担忧。他认为,地缘政治、大国博弈以及资金和人才的缺乏会延缓AI创新的速度,同时,相较人脑,电脑是极其耗能的,AI创新如何保证不会使全球经济破产亦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编辑:胡寒笑】
勇立潮头,不断丰富和拓展中法中欧关系的新时代内涵 - 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社论)

勇立潮头,不断丰富和拓展中法中欧关系的新时代内涵

发布时间:2024-04-28 20:11:34 来源: sp20240428

  国际问题观察员 欧时平

  今年1月27日是中国和法国建立外交关系60周年纪念日。从1964年建交,到1997年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再到2004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法关系虽栉风沐雨,但始终走在中国与西方大国合作的前列,既带动了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为世界各国的交往提供了良好借鉴。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不断丰富和拓展中法以及中欧关系的新时代内涵正当其时。

  高层交往日益频密、亮点纷呈,为不断拓展中法和中欧关系新时代内涵发挥战略引领作用。60年来,中法元首、政府首脑保持密切互动,及时就双边关系发展与重大国际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两国之间建立了30多个双边磋商或对话机制。特别是进入2023年,中法高层交往更加热络与频繁,习近平主席同时隔3年多再度访华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共话友好合作,共商天下大计。李强总理就任后首次出访即选择访法并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中法成功举行战略、经济财金、人文三大机制性对话,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习近平主席还同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多国及欧盟机构领导人多次深入沟通,战略、经贸、绿色、数字领域高层对话取得丰硕成果。中法和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双方携起手来,阵营对抗就搞不起来,“新冷战”就打不起来。

  携手维护多边主义、展现大国责任担当,是不断拓展中法和中欧关系新时代内涵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国际关系和规则遭遇挑战,新老矛盾变乱交织,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单边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全球治理赤字和信任赤字有增无减。时代的难题呼唤中法和中欧共同填写答卷。中法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责任。2015年,两国携手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历史性的《巴黎协定》,在事关全人类福祉的关键时刻共同作出无愧于历史的抉择,为全球治理合作注入了正能量。面对巴以冲突再起、乌克兰危机延宕,叠加效应可能引发全球难民、能源、粮食安全等危机,中法更要进一步密切协调与合作,共同为推动局势降温、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维护全球多边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道路虽然不会一马平川,但前景依然光明。

  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是不断拓展中法和中欧关系新时代内涵的重要路径。中法、中欧在经济上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坚定不移地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也为拓展中法、中欧合作提供了全新机遇。数十年来,中法和中欧合作共赢的事例不胜枚举:从中法核能合作,到空客、阿尔斯通、大众等欧洲巨头扎根中国发展;从中欧贸易额在20年间增长6倍到众多欧洲企业选择用脚投票,不断增加在华投入,与中国企业“双向奔赴”、相互成就,事实雄辩地证明,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方是人间正道。值得一提的是,中欧班列已成为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在疫情期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年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万多列,行程超过7亿公里,运送货物超过790万标箱,货值超过3400亿美元,到达欧洲25个国家200多座城市,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畅通中欧产业链供应链作出重要贡献。近期,法国外长访华时表示,愿同中方一道,以法中建交60周年为契机,深化经贸、科技、农业、旅游、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开启两国关系更辉煌的下一个60年。从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到瑞士联邦主席阿姆赫德,多位欧洲国家政要相继表示对拓展对华合作充满信心。

  人文交流为拓展中法和中欧关系新时代内涵奠定了坚实基础。中法互办大型文化主题年,互设文化中心,两国外长近日共同发布2024年中法精品人文交流活动清单,为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徽标揭幕。欧洲在华开设了法语联盟、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等文教机构,中国高校在欧设立了190多家开展中文教学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近期,中国对法国等7个欧洲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简化来华签证手续,增加国际航班数量,为包括欧洲在内世界各国的游客提供更多便利。中法、中欧人文交流不断夯实双边关系的民意基础,也将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60年来,中法关系在大国关系中独树一帜,成为东西方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典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法双方将继续密切各层级交往,把握历史机遇,携手应对挑战,在友好交流合作中增进互信与理解,以中法关系的积极向好引领中欧关系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为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燕勐、刘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