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侨青夜游上海黄浦江:于璀璨繁华中“看见”未来

发布时间:2024-05-01 08:59:04 来源: sp20240501

   中新网 上海9月17日电(记者 范宇斌)“我回国已经12年了,还是第一次乘船夜游黄浦江,全身心感受上海的独特魅力。”法国华人、上海市侨联青年总会副会长、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霄16日晚接受 中新网 记者采访时说,相比于巴黎塞纳河,上海黄浦江更具风情,船行江上,“看得到历史,更看得见未来”。

上海黄浦江夜色。 范宇斌 摄

  黄浦江是上海最有标识度、最具美誉度的城市景观和文旅地标。当晚,雨过天晴,秋风送爽,第34届上海旅游节开幕活动首度“移师”黄浦江边,点亮世界会客厅。受上海市侨联之邀,几位华裔侨青欢聚上海,乘船夜游黄浦江,共同感受璀璨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每个人都从不同的国家回来,都有各自的丰富经历,亦有各自的许多故事。”卢霄说,大家欣赏夜色、畅谈人生,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你看,每艘船上都有非常漂亮的灯光,江水映衬着光影,江畔很多游人向我们招手。这一刻,我们是他们的风景,他们成了我们的风景。”

  加拿大华人、上海市侨联青年总会副秘书长、上海创豪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云昊是一名“90后”青年,看着黄浦江两岸亮起了灿烂绚丽的灯光,黄浦江上空无人机带来震撼的表演,他直呼:“很美,超炫!”

  赵云昊和华裔青年一起欣赏夜景,陶醉其间,也更相信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一定能够容纳更多来自全球五湖四海的人们。作为上海市侨联青年总会“‘90后’侨青群组”的一员,赵云昊和一群“90后”华裔侨青在平日里主动服务海外华裔新生代。他告诉记者,“华裔新生代回国首选地往往是上海,我们经常组织活动、提供服务,帮助初到上海的华裔新生代快速找到‘家’的感觉。”

  如今,来上海发展的美国华人徐翔在这里找到了“家”。他儿时在南京长大,23岁时去美国求学、工作。20年前,由于工作的关系,他被派至上海工作,从事全球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在上海,他的事业蒸蒸日上,4年前他和妻子投身创业,从事供应链业务。

游船行驶在黄浦江上。 范宇斌 摄

  “我的父母都是上海人,他们讲上海话,使我耳濡目染,跟这块土地特别有亲切感。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众多外资企业在沪发展,也为我的事业带来了很多机会,希望以后能够根植上海,以上海为起点,拓展全球供应链,并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中国。”徐翔说。

  回首20年成长经历,徐翔向记者袒露心声:“中国及上海的快速发展,让这里的机遇远远要比在海外更多,我有幸能够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顺势而为,我也深切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关系到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福祉。”

  无独有偶,德国华人、上海市侨联青年总会理事梦娜·雷樱叆回到中国也刚好20年光景。“很多华人回到中国都觉得很棒,我亦如此,回来后一直没有离开,这20年来,我的个人成长与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时间轴上互相吻合。”

  “我特别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跟妈妈和外公来到上海外滩,当时望向浦东,还没高楼大厦,东方明珠塔正在建造,一到晚上,浦东就一片漆黑。外公指着浦东说,上海下一步要开发浦东。如今,看到浦东高楼林立、灯光璀璨的景象,我特别为上海骄傲,我希望未来能够跟上海一起成长。”梦娜·雷樱叆说。

上海浦东陆家嘴夜景。 范宇斌 摄

  加拿大华人、上海梯恩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雄文出生在上海,如今他每年有一半时间在上海。“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新冠疫情以后,各方面都在努力恢复如常,让我觉得上海的未来发展潜力无穷。”

  “我超级喜欢黄浦江,乘船夜游不仅看到了迷人的夜景,也为上海乃至中国的快速发展感到骄傲。”金雄文期待有更多海外华侨华人回到中国,也乐见他们向更多人宣介中国。不久前,第12届上海世界华人龙舟邀请赛在上海青浦举办,金雄文出资赞助了来自蒙特利尔的加拿大龙的传人龙舟队。“上海与蒙特利尔在1985年就结为友好城市,这支队伍中有不少上海乡亲,他们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也希望能够出一份力。”

  对于金雄文来说,爱家乡的情结亦在不断传承。他的两个儿子在美国长大,会说英语,不会说普通话,却会说上海话。“每次我把上海的风景发给他们,他们都很兴奋,也很自豪。”金雄文说。

上海外滩夜景迷人。 范宇斌 摄

  加拿大华侨、上海维伦税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郭梦蝶有在国外创业的经历,如今选择扎根上海发展。“我去过很多地方后,发现上海有更多的机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一定会在这座城市取得成功。”

  “我是上海人,所以我发自内心地热爱上海,虽然我在上海的时间不到人生的三分之一,但每次看到上海的新发展变化,我都为之感到骄傲。上海充满了活力,既能成就事业,也能乐享生活。”在郭梦蝶看来,创业路上面临诸多挑战,要理性创业。而这一夜,她和华裔侨青互相交流,一起探讨创业经验,“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

  侨界舞蹈演员、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刘世宁来上海快20年了,他早就融入了上海,并且非常适应上海。“我曾经在长春、沈阳、北京、伦敦生活,上海是我生活最久的城市,这是一座多元化的城市,海纳百川蕴含了非常多的可能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这方‘舞台’上尽情施展才华,成就梦想。”

  这一夜,华裔侨青们欢聚有时,逐梦不止,如黄浦江上之舟,逐浪前行海天阔。(完)

【编辑:陈海峰】
天津大学理学院:“一人一策”激发人才创新潜力 - 大巴扎里年味浓 好吃好看又好玩!

天津大学理学院:“一人一策”激发人才创新潜力

发布时间:2024-05-01 08:59:05 来源: sp20240501

原标题:天津大学理学院:“一人一策”激发人才创新潜力

图为天津大学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工程师、天津大学沈志康奖教金获得者刘京津正在指导本科学生操作示波器。 刘延俊摄

近日,《科学》在线刊发了一篇名为《全氟羧酸的低温矿化》的论文。论文提出了一种处理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全新方法。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天津大学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李预立是一名标准的“00后”。

像李预立这样的理科基础研究人才在天津大学层出不穷。近年来,天津大学理学院持续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别是在科研实践、师资配备、国际交流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探索。

培养科研能力

回忆本科时光,天津大学毕业生卜一凡最难忘的是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参与了多个科研训练项目。“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坚定了我投身基础学科研究的信念。”卜一凡说。如今他以年级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保送至北京大学。

天津大学理学院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天津大学理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形成了低年级聚焦专业兴趣与认知培养、高年级聚焦科研实践与学术表达的科研能力培养大框架。

该学院以促进学生科研创新培养为目标,围绕科技竞赛、学科前沿、科学普及,通过开设讲座、课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院在本科生入学时期开展入学讲座,初步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兴趣;在大二时期开展学科前沿讲座,增强学生对学科认同感,拓宽学术视野;再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学生兴趣方向,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学习,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人才培养需要为学生自主探究留足空间。”天津大学理学院院长耿延侯介绍,“为解决以往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安排较满、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太少的问题,我们增强了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课程修读方案,为有学术志趣、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凝聚育人合力

累托石片层改性研究在工业印染废水处理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天津大学理学院教师马骁飞把在科研实验中开发出的两个科研成果编入了实验教材中,以此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深度和质量。

“马老师将他的科研成果用于我们本科生的教学实验或学生竞赛项目中。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很好地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第四届卓越杯新实验创新赛一等奖获得者李慧智说。

为了让有潜质的未来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天津大学理学院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专业教师间的沟通合作,通过构建多重育人队伍,实现协同育人。学院实施师友导师计划,成立导师队伍,创造各种方式促进师生交流,发挥师友导师育人作用。在学生培养方面,学院强调“点燃一把火”,而不是“灌一桶水”,注重因材施教,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成为主导。

2022年,天津大学理学院共有12名本科生在顶级及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赛事奖项。

“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天津大学常务副校长、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胡文平说。

加强合作交流

今年暑假期间,天津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刘昌龙等带领15名2022级天津大学本科生赴新加坡开展研学。

“这样高水平的交流学习,让我们在本科阶段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术思维,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和机会。”天津大学理学院物理强基班本科生李仲杰说。

高水平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需要置身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环境,在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天津大学理学院坚持“以本为本”,与国外著名大学开展交流合作,定期组织本科生赴海外知名高校参观学习,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增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天津大学理学院还不断加强与国内重点院所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加快卓越人才的培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签署了联合培养合作协议,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创办了“钱三强英才班”,并联合设立了侯德榜奖学金、严济慈奖学金以及纳米科学探索奖学金等,共同培养对化学、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感兴趣,且有志从事相关领域方向研究的本科生,为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相关研究领域及单位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

(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张 华)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