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温暖的慢火车

发布时间:2024-04-30 00:33:40 来源: sp20240430

  新疆乌鲁木齐到北京,2800多公里,坐火车直达最快30小时12分钟就能到;而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到乌鲁木齐,1960公里,有一趟火车却要走32小时55分钟。

  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13年来,“和田玉龙号”列车每天会穿越这里,这是在新疆开行的一趟公益慢火车,被沿线群众亲切地称为“小慢”,同时也是沿线群众致富的“快车”。

  最低票价只要4元

  位于新疆南端的和田地区,以前受制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居民出行很不方便。2011年6月,首趟“和田玉龙号”旅客列车开行,结束了和田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

  “乘坐这趟车,从和田市到喀什市近500公里,硬座票价53元。从和田市到墨玉县票价最低,硬座才4元钱,是很多南疆老百姓出行的首选。”列车长坡拉提汗说。

  常年负责“小慢”的乘务工作,坡拉提汗每周有一半时间待在“和田玉龙号”上。这趟列车一共有64个停靠站点,“是一趟公交化的火车,沿线的一些小车站只有一两名乘客,但是这些‘一个人的车站’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坡拉提汗说。

  虽然是公益慢火车,服务却不减。南疆风沙大、夏季气温高,2019年,车体从绿皮车更换为空调车,票价保持不变。

  乘客阿布力孜·牙克甫的铺位床头,系着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坡拉提汗介绍,这是用来标识重点旅客的,老人、小孩、行动不便的旅客等,乘务员会重点关注他们,根据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

  “这次出来带着孩子,乘务员就给我这扎了个蝴蝶结,隔一阵就来看看我们需不需要帮助。”看着铺位上熟睡的孙女,阿布力孜脸上露出微笑。

  一项受欢迎的便民举措

  “小慢”是连接南北疆的“便民车”,也是沿线百姓的“致富车”。

  24岁的和田市小伙儿阿卜都萨拉木·买提斯地克要去乌鲁木齐看望奶奶,出发前将自家种的核桃装了两袋子,一袋送给奶奶,一袋在车厢里售卖。这趟车上,还有其他和阿卜都萨拉木一样售卖农产品的人。

  “以前按规定,列车上是不允许乘客卖东西的。”乘务员玛依然·赛买提回忆,2020年,她碰到一位老大爷拎着核桃、红枣在车上售卖。交流之后得知,老大爷家里条件不太好,想在火车上试试能不能卖点特产补贴家用。

  玛依然和同事利用休息时间到和田地区的农村走访调研,回来后向上级申请,希望可以允许当地群众在列车上售卖农产品和手工艺品。

  作为一项便民举措,新疆铁路部门研究后同意了她们的申请。消息传开,来卖东西的人可真不少。玛依然把有需求的群众拉进一个微信群,每次自己走车的时候就通知他们,“微信群里先后有三四百人,而‘常客’有46名。”

  阿卜都萨拉木还带着自家种的石榴、妈妈做的小花帽饰品,这些都是火车上的抢手货。“这些东西在我们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以前去巴扎卖,生意不怎么好。现在车上人多,尤其是外地人多,带上来的东西基本都能卖掉。”阿卜都萨拉木说。

  列车上办起流动巴扎

  家住莎车县的喀日·阿卜杜热西提前一天在“小慢”上卖了一路手工艺品,到和田市后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拎着剩下的木碗、木勺上了车——今天是列车上的“巴扎日”,前几天他就在微信群里接到了通知。

  “在客流旺季,我们会不定期组织流动巴扎,全体工作人员帮群众一起销售。”坡拉提汗说,乘务员们自发成立了文艺小分队,用演出吸引乘客关注,同时销售产品,效果非常好。

  这不,火车刚刚启动,音乐就响了起来,乘务员跳着欢快的舞蹈出发了,每到一节车厢,乘客们都争相拍照、摄像。来自和田市的麦提图尔荪·图尔荪尼亚孜提着一篮烤包子跟在后面,喀日则推着乘务员帮忙准备的小推车,现场售卖木碗等手工艺品。

  火车大清早出发,一些乘客没来得及吃早饭,麦提图尔荪的生意不错,一趟下来,带的烤包子已经不剩几个了。到莎车站下车时,他微信里收到600多元。

  喀日成果也不错,当天进账近400元,“来回车票花费51元,住宿花了40元,加上吃饭,成本100元出头,这两天赚到了1000多元!”

  看到火车上的巴扎这么受欢迎,玛依然又有了将巴扎拓展到线上的想法。2021年,相关微信小程序上线,玛依然手把手教6个农户开通了账号,上线了26种产品。“现在网上一个月能卖出几千元产品,不用出门就把生意做了。”阿卜都萨拉木说。

(责编:薄晨棣、梁秋坪)
福建消防“硬汉”李水养 用拼搏诠释“火热青春” - 京沪高速公路停止收费?官方辟谣:相关内容虚构事实

福建消防“硬汉”李水养 用拼搏诠释“火热青春”

发布时间:2024-04-30 00:33:41 来源: sp20240430

   中新网 福州10月11日电 (李袁辉 王治康)训练场上带头参加体能特训,比武场上摘金夺银的训练尖子,救援场上敢于啃硬骨头的“硬汉”……拥有诸多标签的李水养,是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龙岩支队快反分队中队长李水养,也是消防员们心中的“硬汉”。

比武场上,李水养(左)给消防员做好表率,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李袁辉摄

  2022年初,面对新职能、新使命和新挑战,龙岩市森林消防支队党委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能定位,决心将一支建制中队转换为“一专多能、专长兼备、快速反应”的快反分队,实现队伍由季节性单一任务向常态化综合任务拓展的转变。此前,该中队训练成绩垫底,且是支队唯一一个连续6年未取得先进的中队。为积极响应支队党委决策部署,挑起队伍建设大梁,在支队作训科任助理员的李水养毅然选择从机关走向基层,主动申请调任快反分队中队长。

  主动站排头

  初到中队时,李水养在了解到现实情况后,心中也不觉倒吸一口凉气。中队绝大多数消防员不仅专业技能薄弱,体能素质也普遍较差。对首次担任主官的他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通过一次训练考核李水养发现,5000米课目是目前中队最明显的弱项,如何快速有效提高中队整体的训练成绩,成了他的心头大事。

考核场上,李水养带领消防员奋勇争先,全力为中队争得荣誉。李袁辉摄

  为了验证自己的训练方式是否科学有效,李水养每天与消防员提前起床参加“特训”,要求消防员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且要求更严、标准更高。经过一段时间后,中队训练成效进步明显,在年终考核中,获得支队训练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实现由后进行列迈向先进行列的第一步。

  救援场上担起使命

  2022年10月17日,江西赣州市赣县区突发森林火灾,山火多点暴发,持续蔓延未扑灭。李水养奉命带领龙岩市森林消防支队快反分队50名指战员紧急跨区250余公里驰援火灾扑救,并主动认领面积最大、扑救最难、风险最高的章贡区火场。

  “迅速将火场情况向联指报告,大家背负机具,准备救援!”到达现场后,李水养发现,现场设防的三道人工防线已被猛烈的大火烧毁两道,距离最后一道人工隔离防线仅剩下100米,救灾形势岌岌可危。当所有人为此捏一把汗时,李水养主动请缨,带领队伍投入火场,并采取东西夹击的方式对火场实施扑打。

考核场上,李水养身先士卒,扛起背囊向终点冲去。李袁辉摄

  面对瞬息万变的火势,李水养沉着冷静、以智取胜,带领队伍辗转多地围歼大火,并因地制宜采取各种灵活手段抑制火情。据统计,李水养带领队伍扑灭火头135个,扑打火线10.5千米,保护了7处重点目标。因任务完成出色,龙岩市森林消防支队快反分队在2022年12月,被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授予“集体二等功”1次。

  比武场上的“拼命三郎”

  今年七月,在得知国家消防救机动队伍将要组织开展“火焰蓝”实战化比武竞赛的消息时,李水养知道,这个更大的平台可以为队伍增添更多光彩。想到面对的是全国各地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李水养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和参加比武的队员对照比武细则一点点钻、一遍遍练,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记录了5本实战经验、上万字的训练心得。

在山岳救援实战演练中,李水养(左二)对标实战,细致检验队员训练标准。李袁辉摄

  那段时间,快反分队成员钟佳俊体重足足瘦了11斤。赛场上,李水养带领比武队员在竞赛中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一举夺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

  快反分队的消防员们表示:“队长身上有股硬劲儿,他还将这股劲头传递给了中队每一个人,跟着这样的队长一起冲锋,我们有干劲!”(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