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回收再利用须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04-29 06:25:22 来源: sp20240429

  稀土是战略性矿产资源,近年来引发各方关注。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有专家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稀土资源战略价值迅速提升,应加速建立完善新型的稀土保障体系,以保障稀土的安全、稳定与持续供给。

  除了原矿生产之外,回收再利用稀土材料正成为重要的稀土原料支撑。钕铁硼磁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与消费电子、电机马达等磁材废旧器件是稀土回收利用的重要来源。稀土废料回收利用具有众多的优越性,工序缩短、成本降低、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地保护了稀土资源。近年来,国家稀土资源开采总量得到保护性控制,下游稀土需求不断扩大,稀土废料回收产业大有可为。

  我国稀土废料回收利用行业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尚不完善,还未完全形成集中收集、科学回收的体系,行业规模也较小。从资源回收渠道来看,我国目前主要的稀土回收渠道局限于钕铁硼废料及荧光粉废料的回收分离,且只有钕铁硼废料真正进入了产业化回收利用阶段,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回收规模来看,我国从生产侧废料回收稀土占稀土氧化物生产总量的比重显著低于全球比例,表明我国稀土回收行业总体规模仍然较为有限,供给能力有待提升。从回收技术水平来看,我国稀土废料回收循环利用技术水平低下,资源回收利用效率低,导致稀土废料回收再生产品仍基本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稀土废料回收循环利用还存在秩序混乱、运行不规范的情况,如部分把控钕铁硼废料的中间商片面追求利益,在货源中掺杂低含量稀土渣、环保渣等副产品,加剧了回收利用企业生产的环保压力。

  当前,各国积极开发稀土循环利用,稀土再生技术已在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也应加强稀土末端循环回收的发展战略意识,完善稀土废料回收产业链布局。

  健全稀土废料回收利用相关制度和标准,完善回收体系。尽快建设完善含稀土报废器件或设备的回收机制,将二次矿产资源范围从现在的生产环节加工废料逐渐扩大到多种退役消费品,进一步建设完善稀土废料回收利用体系。

  着力加强稀土回收和再生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全面推动稀土废料回收利用技术短板的研发攻关。针对尚无法合理利用的稀土二次资源,积极开展研究工作。突破低品位复杂轻稀土、稀有金属矿、轻稀土尾矿和排土场固体废料中稀土及稀有元素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积极研发下一代稀土废料循环再利用技术及装备,实现稀土资源中有价元素的高效综合利用,为实现我国稀土废料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硬件支撑。

  加强和优化行业发展生态治理政策体系。从我国稀土资源供应、国际稀土资源需求和国内外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维度分析稀土商品市场,制定发展战略措施。加强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引导。通过提高稀土资源再生利用准入标准,实现稀土再生资源的集中、系统管理和高效回收,进一步推动稀土废料回收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

  稀土废料回收有利于增加稀土供应,提升经济效益,构建节约型、环保型社会。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趋势引领,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风力发电等新兴节能环保应用领域的蓬勃壮大,将助推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大幅增长,同时将衍生大量废旧钕铁硼永磁体拆解料,这必将为稀土废料回收利用行业提供更大的原料支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杜 芳

  (经济日报) 【编辑:付子豪】

第一观察 | 聆听新年贺词,感受中国步伐、信心与温度 - 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举办“国际中文日”活动

第一观察 | 聆听新年贺词,感受中国步伐、信心与温度

发布时间:2024-04-29 06:25:23 来源: sp20240429

  打开电视、收听广播、浏览网页……对于14亿多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年一赴的“约定”——辞旧迎新的时刻,于夜色斑斓、万家灯火中,以各种方式聆听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

  字里行间,不仅有经历的风雨、美丽的风景、沉甸甸的收获,更有来年的目标、未来的计划,令人回味无穷。

  今年的贺词中,记录着中国步伐——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贺词开篇,“步伐”两字鲜明醒目,刻画了中国奋进的姿态。

  从风雨中一路走来,中国靠的正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健前行,积跬步以至千里,始终保持积极发展之势。

  回首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用“走得很坚实”“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走得很显底气”总结了我们的国家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发展历程。

  步伐中,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强大韧性。

  “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粮食生产‘二十连丰’”……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在风高浪急中展现强劲韧性,交出稳中求进的精彩答卷。

  步伐中,我们看到区域发展崭新成效。

  “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今年以来16次国内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区域协调发展这盘大棋打通经络、指明方向、开创新局。

  步伐中,我们看到发展质量更高、成色更优。

  “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一项项亮眼的科技成果,传递出中国要实现的发展,绝不是追求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单纯数量扩张,而是着眼科技含量更高、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更强的发展。

  “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一幕幕崭新气象,描绘了中国的活力画卷。

  贺词中,洋溢着中国信心——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习近平总书记语气沉稳坚定,给了大家直面挑战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

  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

  “风雨”之后,必有“风景”:“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心从何而来:

  “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在贺词中,他点赞“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感动于“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

  信之弥坚,行则愈远。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年年过,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这样砥砺前行。

  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贺词中提到的文明印迹,让人不禁想起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个重要论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正是有这样的信心,今天,拥有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在追梦圆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行,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贺词中,传递着中国温度——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习近平总书记推心置腹、娓娓道来,让人心头涌起阵阵暖意。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从孩子的抚养教育,到年轻人的就业成才,再到老年人的就医养老……一件件民生小事,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牵挂的“国之大者”。“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

  从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到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再到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为之奋斗的美好生活图景,正是每个人都能“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好日子。

  人民,从来都是新年贺词的主角。

  在习近平总书记身后书架上,一张张同人民在一起的照片,更让人倍感温暖——广西的万亩甘蔗林中,同蔗农笑着走在一起;北京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广东的古老荔枝树下,同现场技术人员亲切交流……光影定格一个个瞬间,传递着始终如一的温度。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

  聆听贺词,凝聚力量。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满怀对未来的信心、秉持中国的温度,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朝着既定的目标一往无前!

  策划:霍小光

  监制:张晓松

  主笔:施雨岑、黄玥

  统筹:杨维汉、王绚、白洁

  视觉 | 编辑:王秋韵、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