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福建:朱熹故里五夫古镇探幽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2:13 来源: sp20240429

  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镇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故里。朱熹14岁来到五夫,63岁移居建阳,在这里琴书五十载,为五夫镇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至今,五夫镇境内还完整保留着30多处理学文化遗迹,成为研究朱子理学的珍贵历史实物。兴贤古街是五夫历史遗迹最为集中的地方,有朱熹讲学立说的兴贤书院,有济灾救荒的朱子社仓,以及刘氏宗祠、连氏节孝坊等10余处古建筑。2010年,五夫镇列入国家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

紫阳楼位于屏山脚下,屋前是半亩方塘(右前) ,屋后是青翠竹林。传说,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就是朱熹在塘边苦读时信手写就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新网 记者 张丽君 摄 紫阳楼内部构筑风格庄重典雅,一楹两进,前进为朱熹书斋及寝室,朱熹为不忘父老,以父号取名,将寝室命名“韦斋”,将书房命名为“晦堂”。 中新网 记者 张丽君 摄 “立于青山绿水之中,展现思想源头活水”。朱熹雕像矗立于文公山下,面向开阔的乡村绿野。雕像面朝东南,雕像高71尺,寓意朱子在世71岁;基座1.4米,寓意朱子14岁到五夫。 中新网 记者 张丽君 摄 朱熹雕像前的田园保持原生态,成为雕像的自然延伸。 中新网 记者 张丽君 摄 兴贤古街是五夫镇历史遗迹最为集中的景点之一,全长1000余米。古街上半部街道,主要是乡贤、绅士、学者、官宦世家的宅第,故建有书院、家祠、牌坊杂在其间;下半部街道主要是商家、手工业者,故建筑多有商业店面、手工业作坊、茶馆酒肆等。 中新网 记者 张丽君 摄 兴贤古街一景——水渠里的锦鲤。当地从玉虹桥下的籍溪引一渠清流,沿古街呈不规则的“之”字形向下街延伸。水渠并不大,宽约0.5米,深浅不一,清澈见底。从各家门前流过,可用于日常淘米或洗菜等生活所需,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防火。 中新网 记者 张丽君 摄 兴贤书院位于五夫镇兴贤村,始建年代约在南宋孝宗时期(1127年—1194年)。书院为理学先贤籍溪先生胡宪建造。1181年朱熹在南康军任满归五夫里时,为纪念恩师胡宪,又扩建兴贤书院,亲书门匾“兴贤书院”,并在此讲学传道。 中新网 记者 张丽君 摄 刘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初建时祠址在府前村,清光绪六年(1880)移建现址。朱熹曾为刘宅写了两幅褒颂功德的对联“两汉帝王胄,三刘文献家”,“八闽上郡先贤地,千古忠良宰相家”。 中新网 记者 张丽君 摄 朱子社仓,原名五夫社仓,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为朱熹首创并命名的一个民办社仓。乾道四年(1168年)春夏之交,闽北建阳、崇安、浦城一带因灾情严重,饥民骚动。崇安知县诸葛廷瑞知朱熹之贤,诚邀他会同乡耆刘如愚共商乡里之救灾赈粜善举。朱熹力劝里中豪富,发家中存粟,以平价赈济灾民。同时,先后上书给继任建宁知府的王淮、沈度,请在五夫建仓。 中新网 记者 张丽君 摄 “三市街”与“过化处”门坊是兴贤古街上一个划分集市贸易区域与书院教化区域的区界。牌坊一侧的“三市街”,表明过此牌坊,即是茶市、盐市、米市等集市贸易区域。 中新网 记者 张丽君 摄 【编辑:杨彦宇】
2024:信心为楫,创新为翼 - 青海海北近3年80%以上财力用于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2024:信心为楫,创新为翼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2:15 来源: sp20240429

原标题:2024:信心为楫,创新为翼

【新年献词】

◎本报编辑部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波谲云诡。2023如此不平静,中国答卷却令人惊艳——

有机构和专家学者预测,今年我国仍是全球增长的最大引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3。

2024正迎面而来,前路虽有艰难险阻,但那些越过的激流险滩,也让我们更加自信从容。

我们相信,世界规模最大的市场,门类最全的工业体系,无限丰富的创新场景……无论外部变局几何,这些优势终将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驱动国家奔腾的车轮;我们相信,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的朋友将越来越多,道路将越走越宽;我们相信,从重点领域到关键环节,一项项改革举措相继出台,走过45年改革开放之路的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将越来越强劲。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国家的竞争,地区的兴衰,产业的更迭,无不仰仗科技这个最大变量。而那些高光的时刻,那些醒目的数据,已经为我们找到了坚实的依靠。

依靠科技创新燃薪举火。

C919国产大型客机完成商业首飞,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顺利出坞,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畅销全球……重点领域突破,产业结构优化,最大变量正悄然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当新质生产力燃动的火焰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逢,必将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依靠科学精神凝心聚力。

中国量子技术、人工智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自然指数年度榜单上,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位居榜首;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635.4万人年,排名世界第一……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水平的大幅跃升,背后是科技工作者的热爱和坚守。

钱七虎、孙家栋、林占熺……这些胸怀天下、功勋卓著的国之脊梁,他们以科技创新作为报国的方式,搏那一份民生富足安稳;他们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执着,换那一刻举国沸腾。

还有众多寂寂无名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奉献——工程中的挥汗如雨,实验室的通宵达旦,田野里的风餐露宿……他们是635.4万中的一个数字,也是所有关于科技创新的故事里不可跳跃的桥段、不可或缺的成员。

我们致敬脊梁,我们也尊重平凡,因为每一次滚石上山都有不凡的意义,每一点积累都在汇成一个静水流深的中国。

信心与创新,从来不是被动的,那是对时代最深入的洞察,是对世情最真诚的倾听,是对自身最积极的超越。

五千年文明史、百年奋斗史早已昭示,即将迎来75年华诞的新中国亦将见证,接近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坚定信心、勠力创新,将谱写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将激发多么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信心与创新,足以让我们在艰险处百折不挠,在危机时勇毅前行,让我们深爱的脚下的土地,生生不息,弦歌不绝。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亲爱的读者,《科技日报》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您面前——我们将深入更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场景,解析更多新质生产力成长的关键,关注更多教育、科技与人才的互动……我们将与您一起,为创新者歌,为攀登者呼,用文字、用镜头去记录、去发现那些永无止息的热爱,那些孜孜不倦的求索,那些跌宕起伏的过程,那些气壮山河的突破。为您,为这个国家增添更多相信的理由,增添更多前行的力量!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