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文明交流互鉴 谋中非共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29 18:29:22 来源: sp20240429

  由中国非洲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4月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主题为“传承、共享、发展:迈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来自中非双方的专家学者、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及非洲国家驻华使节等共聚一堂,为携手推动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共同发展建言献策。

  2019年4月9日,习近平主席向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致贺信,希望中国非洲研究院汇聚中非学术智库资源,增进中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非和中非同其他各方的合作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5年来,中国非洲研究院充分发挥学术平台作用,积极促进中非开展人文交流、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推动中非文明交流互鉴。

  “本届大会主题体现了非洲和中国共同的期待和愿景。面对今天复杂的世界形势,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更加重要。通过交流对话,可以增进互相了解。”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处常驻代表奥斯曼强调,非洲和中国都是重要的文明发祥地,非中人文交流历久弥新,这是实现更高水平非中合作的重要力量源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表示,作为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非之间通过交流来聚合璀璨文化的精髓,依托互鉴来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创新性,为历久弥坚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持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非洲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参考。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幕僚长萨克塞纳认为,中国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和精神支撑。非洲国家也在努力发掘自己的文化资源。她表示,中国科技快速进步,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非中开展各领域交流合作,能够帮助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中非领导人的引领下,中非团结发展之路越来越宽广,双方人民心更近,情更深。”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豫锡表示,中企承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投入使用,中企承建圣佩德罗体育场助力科特迪瓦成功举办2024年非洲杯足球赛,埃塞俄比亚咖啡、南非柑橘等越来越多的非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非合作成果实实在在,给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显著变化。

  “通过文明交流,人类可以实现共同进步。”南非哲理中非国际交流智库创始人谭哲理长期关注中国发展。他认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为解决诸多全球性问题贡献的智慧和方案,也是中国与世界共享文明成果的体现。

  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执行主任阿拉维·塞曼达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表明,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各国可以发展出符合自身文化特征的制度。非中关系的高水平发展建立在互利合作基础之上,中国是非洲发展之路上的好伙伴。”

  塞拉利昂议会技术与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易卜拉欣·巴利在谈到非中合作前景时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是非中合作发展的重要抓手,道路、桥梁、港口等项目建设有助于非洲大陆提升物流效率。同时,非洲也希望学习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技术和经验,这是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今年秋季,非中合作论坛新一届会议将在中国举办,相信论坛将提出一系列新倡议和举措,助力非洲可持续发展。”贝宁《外交标签》杂志主编阿德约维表示,随着非中合作蓬勃发展,非洲将获得更多发展动能。

  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新烽表示,该院支持中非学者以及智库联合开展研究和学术交流,出版了一系列中文和其他语言的出版物,中国非洲研究年鉴的相关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中非双方从传承友谊中汲取历史滋养,持续增进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将继续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携手同行。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1日 02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追梦火焰蓝 守护万家灯火| 这里没有火情就是最高的荣誉 - 广西首次批量完成水库登记发证

追梦火焰蓝 守护万家灯火| 这里没有火情就是最高的荣誉

发布时间:2024-04-29 18:29:24 来源: sp20240429

这里没有艰苦卓绝的灭火战斗,没有生死一线的救援时刻,也没有宽敞方便的营房;有的是每年近万公里的巡逻检查,有的是每年上百次的执勤安保任务,还有在故宫里年复一年的夏注水、冬凿冰、春除草、秋清叶。

自1970年成立起,一代又一代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故宫特勤站消防员传承着“驻故宫、爱故宫、护故宫”的精神理念,在实战检验中交出了一份辖区“零火灾”的不易答卷。

“在故宫,没有火情就是最高的荣誉。”自2014年进入故宫特勤站担任政治指导员那天起,蔡瑞用8年的守护回应了这句诺言。2022年8月,蔡瑞被提任为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多年来,为将防控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故宫特勤站的消防指战员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防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危险隐患。

守护故宫,除了传承“夏注水、冬凿冰,春除草、秋清叶”的传统防火方法,蔡瑞带领消防指战员走遍了故宫每一个角落,逐一检查保养168个消火栓以及3100多个灭火器,为每个宫殿量身制作了火灾扑救预案,并反复开展实战化灭火操法演练。像太和殿这种超高、超大体量建筑,特勤站5分钟内就可以用消防车完成立体化水幕整体全覆盖,为大殿扣上水做的“金钟罩”。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除了肩负故宫的消防安全职责,故宫特勤站还承担大量的执勤安保任务。扎根在天安门广场,必须做到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秒级响应”。蔡瑞坦言,巡查、安保工作的内容有时会略显单调,但越是这种情况,越凸显出个人的使命感与坚持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今年2月,90后的张肖接任故宫特勤站政治指导员,继续传承着故宫防火传统:春季,及时清除屋顶和院内的杂草,在防火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古建筑;夏季,向太平缸注水,用“第一桶水”解决水源不足的燃眉之急;秋季,天干物燥,清除院内数吨之多的落叶和可燃物品;冬季,护城河结冰后,救援队冒着严寒,每隔20米凿开一个一米见方的冰窟窿……四季更替,使命不息。

守护匠心,亦要开拓创新。张肖积极开拓工作思路,紧盯天安门广场实际情况,总结归纳消防安保勤务“5+4+2”工作法。在整体建筑定制灭火救援预案的基础上,针对馆藏文物逐一制定火灾情况下文物就地保护和疏散处置对策。此外,还联合故宫博物院研发故宫灭火救援数字化预案库。

日夜轮转,不负重托。一代代扎根于故宫的“火焰蓝”赓续传统,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在过去的几年里,故宫特勤站收到群众锦旗260多面、感谢信160多封,用忠诚和责任诠释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初心与使命。

据介绍,故宫特勤站所在的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下辖故宫、天安门、国家博物馆3个特勤站和1个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站,支队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灭火辖区3.74平方公里。改革转制后,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共完成重要活动勤务566场次,部署消防车1502车次、指战员10178人次,实现了重大消防安保工作“零失误、零差错”。(李楠楠、实习生 兰佳昕)

(责编:梁秋坪、邓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