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地黄》ISO国际标准“面世” 将提供源头保障

发布时间:2024-04-29 19:10:24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上海2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中医药大学27日披露,该校中药学院研究团队主导制定与发布的大宗中药材ISO国际标准——《中医药—地黄》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

  据悉,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历版《中国药典》所收载,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作为传统的大宗药材,其在中药处方中使用频率处于前十位,其国际贸易量居中药材及饮片前十位。其应用价值在亚洲、北美、欧洲及大洋洲市场也颇受关注,在医疗、保健、经济产业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地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方面告诉记者,地黄为临床常用大宗药材,2014年到2018年的5年间,中国地黄药材累计出口约42359吨,累计出口金额约15550万美元。《中国药典》(2020年)共收录处方1607张,其中含地黄处方177张。地黄收载于《中国药典》《中国香港中药材标准》《欧盟药典》《日本药典》《韩国药典》《美国草药典》六部国家/地区药典中。

  为适应地黄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地黄药材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张彤教授领衔,沈云辉副教授、丁越研究员、杨轶舜高级实验师和科技人文研究院宋欣阳研究员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相关企业及河南中医药大学组成地黄等中药ISO国际标准联合研究团队。

  作为标准提案人,沈云辉副教授于2021年2月向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递交了《中医药—地黄》标准提案,2021年11月通过投票正式立项,来自中国、加拿大、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韩国和荷兰八个国家的提名专家与项目团队共同制定标准。合作团队针对地黄标准制定在相关国家的具体情况,经过数轮答辩与讨论修改,对标准进行研究修订。

  上海中医药大学方面认为,地黄国际标准的制定将有力地促进地黄中药材的规范种植、采收、加工及贸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推行优质药材全过程追溯,为含地黄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源头保障,提高地黄药材及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及竞争力,助推国际贸易。(完) 【编辑:田博群】

山西陶寺北墓地出土大量青铜器 印证两千多年前文化交流 - 龙年龙味!年夜饭主打“龙元素”

山西陶寺北墓地出土大量青铜器 印证两千多年前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24-04-29 19:10:25 来源: sp20240429

原标题:山西陶寺北墓地出土大量青铜器 印证两千多年前文化交流

中新网太原3月13日电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3日对外发布山西陶寺北墓地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该墓地发现典型晋系青铜器,并发现楚、齐鲁等文化风格铜器,印证了两千多年前的文化交流。

陶寺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7.5公里处,该墓地位于陶寺村北,因盗墓发现,总面积24万平方米左右。自2014年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临汾市文物局、襄汾县文化局组成考古队在此进行抢救性发掘。2015年3月至11月,考古人员共发掘春秋中晚期墓葬5座。

其中,编号为2015M1的墓葬出土鼎、簠、敦、方壶、鉴、甗、盘、匜、甬钟等青铜器,通过与相近年代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分析,该墓葬的年代为春秋晚期。

2015M1与其东部的2016M2是一对夫妇并穴合葬墓,墓室底部周壁有一周鹅卵石和泥土堆积的二层台,是一对积石墓葬。陶寺北墓地中,只有高等级贵族墓中才有积石,是身份等级的标志之一。这两座墓葬都随葬5件附耳盖鼎,2015M1还有2件立耳鼎,各有编钟和配套的石磬。据《公羊传·桓公二年》记载:“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因此,2015M1墓主人是位大夫。

山西陶寺北墓地2015M1出土的簠。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据该考古发掘项目领队王京燕介绍,2015M1绝大多数青铜礼乐器是典型的晋式青铜器,蟠虺纹、变形蟠螭纹等和侯马铸铜遗址陶模、陶范上的纹饰完全吻合,是铸铜遗址的产品。从出土的铜簠分析,此类簠的集中分布区始终位于楚文化核心区,春秋中、晚期,其分布范围伴随楚国的对外扩张而向外拓展,因此其文化属性属于楚文化系统。此外,该墓葬出土的铜盘多见于山东地区,是具有齐鲁文化风格的青铜器。(记者 胡健)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