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拓展多国联合飞行训练

发布时间:2024-05-01 22:29:40 来源: sp20240501

近期,12个北约成员国同意通过北约“欧洲飞行训练计划”,扩大北约军事航空培训。这12个国家已确认今年将首次派出50名飞行员在4个培训基地接受训练。据报道,目前,参与国正在新建9个培训基地,并计划组建1个行业咨询委员会。

2020年6月,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希腊、匈牙利、黑山、北马其顿、葡萄牙、西班牙、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共11个北约成员国发起“欧洲飞行训练计划”。随后,比利时于2021年2月加入该计划。

上述计划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整合相关国家现有飞行训练资源,并在必要时扩大或新建设施,组建飞行员培训网络,重塑欧洲飞行员培训格局,减少分散性、降低培训成本、提高互操作性,满足战斗机、直升机、运输机飞行员以及无人机操控人员等不同类型飞行员的培训需求。

北约成员国启动“欧洲飞行训练计划”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目前军机飞行员的培训成本越来越昂贵,在技术上也更具挑战。尤其是F-35战斗机等机型对飞行员的技能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推高了培训成本。

二是大部分欧洲国家空军每年所需的军机飞行员数量并不多,为此专门设立或继续维持飞行训练中心的性价比不高。“欧洲飞行训练计划”旨在将这些国家零散的军机飞行员培训需求进行整合,满足各国需求。

三是“欧洲飞行训练计划”旨在使北约欧洲成员国有能力训练自己的机组人员,在飞行员培训方面实现自给自足,改变以往飞行员只能远赴美国参加培训的局面。

近年来,北约欧洲成员国不断拓展“欧洲飞行训练计划”相关内容。

一方面,拓展培训基地。2021年12月,“欧洲飞行训练计划”参与国将捷克国营航空培训中心和意大利国际飞行训练学校,指定为官方培训基地。其中,意大利国际飞行训练学校最初的校区在加拉蒂纳空军基地,2023年5月正式启用位于撒丁岛的德西莫曼努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每年飞行时数可达8000小时,每年可培训80名新飞行员。2023年1月,参与国决定在希腊、匈牙利和北马其顿增加3个培训基地。今年3月, 北约副秘书长米尔恰·杰瓦纳宣布,“欧洲飞行训练计划”的培训基地将增至14个,分布在7个欧洲北约国家。

另一方面,拓展受训国家。除上述12国外,今年3月加入北约的瑞典,近期也尝试加入“欧洲飞行训练计划”。瑞典国防部近期发表声明称,瑞典空军与意大利空军签署了军事飞行训练服务协议。未来10年,瑞典空军将派出100名学员和4名教员前往意大利接受飞行训练。据悉,基础阶段训练将在意大利加拉蒂纳空军基地进行,高级阶段训练将在撒丁岛的德西莫曼努空军基地进行。

此外,英国空军近期也与意大利空军签署“委培”协议,意大利国际飞行训练学校将为英国飞行学员、教员提供高级阶段培训。未来3年,将有12名英国空军飞行员在意大利国际飞行训练学校接受战斗机飞行训练。

杰瓦纳说,北约通过系统的共同培训和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来促进团结。“‘欧洲飞行训练计划’这一重要的多国努力,将帮助我们打破国家孤岛,以共同的方法培训下一代空勤人员。”北约在一份官方声明中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将有更多盟国加入上述计划。(吴刚)

(责编:陈羽、唐宋)
我国血液供需“紧平衡”背后 献血标准能放宽吗?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8.7万列

我国血液供需“紧平衡”背后 献血标准能放宽吗?

发布时间:2024-05-01 22:29:41 来源: sp20240501

  一边血液库存频繁告急 一边献血条件不符被拒

  我国血液供需“紧平衡”背后 献血标准能放宽吗?

  近日,山东一献血13次男子称妻子省内异地用血遇阻引关注。据悉,有的地方血液只供当地,一般不跨省市调配。

  近年来,我国无偿献血量逐年增加,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提高到了2022年的1603.5万,增长了48倍,每千人口的献血率从1998年的4.8‰,提升到了2022年的11.5‰。但另一方面,“血液库存告急”仍时常见诸报端,血液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这种“紧平衡”背后,有声音认为是不少献血者因健康条件不符被拒。据称,仅高血压一项就排除了一大群人。

  不过,受访专家称,现有标准是从国民健康状况出发,严格要求是有必要的。深圳市血液中心社会事务部部长蓝欲晓指出,标准严格不是经常闹“血荒”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需求大,而献血意愿还不够。

  而就立法实践来说,我国对献血年龄和间隔的放宽,一直在摸索。

  A 原理

  《献血法》提倡18~55周岁献血

  是基于我国公民体质状况和各地做法

  我国《献血法》于1998年施行,明确“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献血法〉释义》中解释,55岁的年龄是考虑到我国公民的体质状况和各地的做法。相关资料显示,国际上献全血年龄高限是65岁以上。2021年发表于《临床输血与检验》的综述论文《无偿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国内外比较》表示,年龄是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多个研究发现,年长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献全血最短间隔时间,一些国家和地区为2个月~4个月,而我国《献血法》规定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献血法〉释义》提到,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因此两次献血间隔期在三个月以上就是可以的,但规定6个月是从保护献血公民健康和保证血液质量考虑。

  《献血法》施行多年来,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修改《献血法》,放宽年龄上限和间隔。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开的2018年数份对代表委员建议提案的回复称,我国献血年龄、间隔等部分标准与国际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国内地方的有效做法,完善法制制度。

  B 变化

  新要求将献血者年龄延至60岁

  海南则延长至65岁

  不过,2012年施行的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国标提出,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并缩短了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和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

  原卫生部发布的对新国标的答问表示,该修订充分考虑了我国人群的生理状况,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参考了相关国家、地区规定。《献血法》的年龄上限规定并非强制性条款。新版延长献血者年龄,既出于献血者身体健康的考虑,又是为了满足部分长期、固定献血者的献血愿望。

  该问答同时指出,年轻人是我国献血人群的主力军,50岁以上的献血人群仅占很小一部分,因此年龄延长其实不会显著增加我国无偿献血者人次数。

  对于献血间隔期,该答问表示,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等相比,我国的献血间隔期设置相对偏长,因此部分调整了间隔期,例如缩短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而两次全血捐献间隔仍沿用《献血法》规定。

  同时,新版国标落地仍需要各地对献血条例的修法。记者查阅发现,2022年2月起施行的《北京市献血条例》、2023年10月起施行的《河北省献血条例》、2023年11月起施行的《福建省献血条例》都按新国标正式放宽了年龄上限至60岁。

  不过,深圳1995年就在国内率先对无偿献血立法,当时将献全血最短间隔期规定为不得少于3个月,此后修订时仍保留该规定。深圳市法制办公布的2013年条例修订听证时的简要导引表示,深圳18年来未发现一例因执行该献血间隔期而影响献血者身体健康的案例。条例修订时甚至一度拟取消献血年龄上限,后调整为与国标一致的60岁。

  海南则在1996年立法时就将两次献血间隔时间规定为不得少于4个月,将年龄上限定为60岁,2019年延长至65岁。

  但深圳市血液中心社会事务部部长蓝欲晓表示,深圳放宽年龄限制后献血人群变化不大。

  C 比对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对献血者的健康要求严吗?

  据了解,我国献血者在填写健康征询单时,需要一项项排除各种状况。《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疾病的排除,包括呼吸、消化、泌尿、免疫、神经等系统的疾病,也包括慢性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不过仅作为推荐性的条款。

  上述综述论文指出,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实施是保护献血者和受血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但过于严苛的标准可能影响血液供应的可及性。该文综述了中外规定和科学研究,检视了中外对于献血年龄、献血量、血红蛋白含量、献血间隔、血压、脉搏、心血管疾病、癌症、用药状况的要求是否过高。文中指出,目前各国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缺乏充分、系统的研究证据支撑,因此献血不良事件监测和研究也十分重要。

  对于血压,我国要求献血者收缩压小于140mmHg,即不能有高血压。有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大陆45岁~54岁高血压发病率为29.6%。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目前可接受的献血者收缩压高至180mmHg,欧盟和日本则基本不作要求。该文指出,目前尚无实施献血者血压标准可提升献血者安全的相关证据,而且英国不测量血压的多年实践证明设定血压标准必要性有待商榷。

  至于服用降压药的人,该文指出,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多数血站接受其献血;英国、中国则延迟服用高血压药物个体的献血。其实,有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服用降压药个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增加。

  此外,多国对非血液病或血液传播的传染病病史有不同程度的限制。该文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禁止有心肌梗死史的个体参与献血,但研究表明,择期心脏手术患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高于无心脏病史的献血者。

  实际上,对于非血液传播的新冠感染,我国曾紧急放宽相关标准。2022年12月,全国多地血库告急,国家卫健委发布《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综合国际做法和我国情况,对于感染新冠病毒(重型和危重型除外),从治愈出院后6个月后放宽到最后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阳性结果7天后可以献血。

  业 /内 /说 /法

  制定严格标准,是对献血者的保护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医疗院长李定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标准是根据中国人自己情况来定的,转氨酶、高血压这些检查都是必要的。“一个献血者必须是一个正常人,只要有一项不正常就不能采血。有一项指标不健康不正常,尽管这不表明他有什么大病,只是说他不适合献血。这也是对献血者的保护。”

  深圳市血液中心社会事务部部长蓝欲晓也表示,不同国家都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我国的献血法和各地条例制定时也是基于国民健康情况考虑的。在山东省某血站工作的卢女士也认为,这些标准有必要,适合中国人体质。“感冒、发烧、吃药、不舒服的不能献,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的不能献。吃了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是不能献血的。”她向记者介绍,平时工作中遇到初筛不合格的,男性多为转氨酶高,女性多是血红蛋白低。

  广东的王先生对记者表示,他就因为经常熬夜,转氨酶过高,曾被血站拒绝献血。但他有疑问,转氨酶不过50的规定是否过严格,现在已经另行检测肝炎,没有必要还查转氨酶。

  蓝欲晓解释,很多国家献血检测中没有转氨酶这一项,我国是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肝炎和其他一些传染病流行,检测转氨酶可以查出潜在风险,这项政策也持续到现在。但她认为转氨酶检查现在仍有必要,能查出过度疲劳、脂肪肝等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对献血者来说还是有意义的。

  卢女士承认,如果是第一次献血,因为初筛不合格淘汰了,献血者大概60%下次就不会来了。如果工作人员解释不到位,也许就更不会再来了。还有的人可能确实做不到把指标控制下来。但如果是经常献血的人就不会了,80%都会再次过来试试,有的为了献血戒烟戒酒、天天锻炼。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