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艰辛的”

发布时间:2024-05-01 14:33:30 来源: sp20240501

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正如习主席所说:“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

艰苦奋斗,是一种不畏艰难困苦、不懈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共产党人、革命军人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党我军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艰苦奋斗成就了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这种精神唱响在“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歌声里,定格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冲锋里,展现在“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冲天干劲里,印刻在“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的绵绵哀思里……回顾漫漫征程,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强敌,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重要的一条就是靠艰苦奋斗。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方面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我们决不能丢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占领北京后迅速溃败,还是横扫天下的清朝八旗军在甲午战争中不堪一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骄奢淫逸、耽于安乐,不思金戈铁马、常思声色犬马。

艰苦奋斗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动态的、发展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前进而不断丰富和充实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不能有。当然,今天艰苦奋斗之“艰苦”不再是缺衣少食、物质匮乏、基础薄弱,更多的是干事创业过程中的探索创新之艰、埋头实干之苦、过程漫长之累。我们应适应新时代艰苦奋斗的新要求,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

自古军旅多艰险,从来为武少安闲。我军从建军起,就在艰苦环境中历练成长,在顽强奋斗中勇往直前,磨砺了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意志,锻造了一支支作风过硬、敢打必胜的英雄部队。未来战场环境更加复杂、战斗更为残酷,我们要战胜对手、赢得胜利,更加需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要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模范,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模范,做知重负重、奋斗奋进的模范,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模范。把艰苦奋斗视为永葆本色的“除尘剂”和“保鲜液”,视为抵御“四风”的锐利武器,大兴崇俭戒奢的风气,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和敢打必胜的战斗姿态。

(作者单位:武警内蒙古总队)

(责编:唐宋、任一林)
北京将聚焦“数理化生”开展前瞻性研究 推动基础研究领先发展 - 9月消费市场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北京将聚焦“数理化生”开展前瞻性研究 推动基础研究领先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01 14:33:31 来源: sp20240501

   中新网 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 吕少威)今年,北京将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通过引领科学研究范式变革,探索前沿创新和制度创新,围绕基础研究布局、骨干网络、人才、改革、国际合作和科学精神等方面,推动基础研究发展,助力早日实现“突破关键卡点,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领先目标。

  这是记者日前从“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题采访活动中获悉的。

  北京将聚焦“数理化生”四大领域开展前瞻性研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目标导向型研究;鼓励打破学科边界和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北京将持续支持量子院、脑科学所、北生所等新型研发机构产出重大原创科研成果。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与重点实验室、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建立基础研究创新协作机制。

  同时,北京还将构建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进一步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优势,共同促进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融通,形成高效联动体系。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智能与交叉研究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及高效利用为重点,持续夯实科研物质技术基础保障。

  推动与中央单位共同支持怀柔科学城设施平台开放合作,依托大科学设施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持续推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建立健全数据产权制度、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数据要素治理制度。

  在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方面,北京将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完善国际化科研环境,拓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网络,构筑基础研究开放合作高地。启动中关村综合保税区运营,支持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保税研发业务。

  推动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建设,持续推动科研机构访问国际学术网站安全保障服务。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基础研究跨区域合作协同。支持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衔接国家政策、统筹全市资源,力争未来5年内培育3-5种学科排名前10%的重点期刊。(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