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绿色佳话”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5:24 来源: sp20240429

原标题:大山深处的“绿色佳话”

   “多亏了南林大的专家,我家的竹笋产量增长了3倍,年收入能有30多万元嘞!”前不久,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高山村村民金孝方的一番话道出了当地农户的心声。多年来,南林大专家扎根黔北山区,下“竹”功夫,做“竹”文章,让当地百姓在绿山包里“鼓腰包”。

   今年4月,南京林业大学林下经济研究院落户桐梓县。这是该校以科技助力黔北山区竹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一大举措。

   实际上,南京林业大学与贵州结缘已久。早在2005年,南林大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施点就布局在贵州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赤水市。此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项目相继落户黔北国家级贫困县正安县和桐梓县。

   来到黔北山区,南林大专家开出一张张精准“药方”,《赤水市竹产业发展规划》《桐梓县100万亩方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方竹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等相继出炉,助力当地竹产业快速发展。

   2017年,南林大分别与正安、桐梓两县签订了方竹开发利用研发项目协议,实行“公司+贫困户+科技”模式,在方竹新品种、竹林培育、竹产品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人才培养与实践等方面,校地携手共同推进,分别建立50万亩、100万亩方竹新品种及良种繁育基地,打造现代育竹科技示范园,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优美,竹产业链“优质、高产、高效”美好愿景。

   “每年南林大的教授都会教我怎么育苗、怎么留笋、怎么砍竹子,这让我有底气承包了400亩林地。”金孝方说。

   仅在桐梓县,像金孝方这样得到专家手把手指导的种植大户就有180余家。据了解,南林大竹类研究所教授丁雨龙带领团队组成“农技拜年专家团”,每年要往返桐梓、正安等方竹资源丰富的县10多次。

   如何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专家团在各个乡都建起了示范林。农户们亲眼看到专家种的竹子不仅产笋期缩短了,产量也有大幅提升。“原来种竹子这么来钱!”山里的农户们竖起大拇指,纷纷种下了致富林。

   竹笋产量上去了,还要增加附加值,打造竹笋产业链是关键。南林大专家团给当地支招: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鼓励农民以土地资源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竹林,龙头企业投资造林并统购统销全县方竹笋,企业赚钱了,再投资基础建设。

   不仅百姓要富起来,乡村也要美起来。黔北地处高原,南林大专家团结合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创新构建“上阔下竹复合系统”,治理石漠化地貌,指导当地百姓在石漠化或潜在石漠化山林上新造竹林。桐梓县2016年至2020年新造方竹林58万亩(含潜在石漠化面积16万亩),现有方竹林每年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年固碳量可达84.88万吨,潜在的碳汇估值能达到每年4500万元,极大降低了水土流失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南林大鼓励专家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与绿色产业发展精准对接,探索出一条‘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科技帮扶模式,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上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南林大党委书记赵茂程说。

   (记者 苏雁 通讯员 谌红桃 农春仕)

(责编:李昉、郝孟佳)
志愿服务 情暖赛场内外(聚焦学青会) - 韩国医生罢工迎来结束希望?韩政府做出首次让步!

志愿服务 情暖赛场内外(聚焦学青会)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5:26 来源: sp20240429

  11月7日,第一届学青会大学男子组毽球三人赛,广西队以2∶0战胜广东队。图为双方队员在比赛中。   本报记者 陶相安摄

  核心阅读

  1.65万名“小青芒”以热情、专业的志愿服务彰显广西青年的风采,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学青会贡献着青春力量。

  

  第一届学青会上,无论在比赛现场、保障车上还是运动员村,很多人都会对“小青芒”竖起大拇指。

  “‘小青芒’是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广西赛区志愿者的昵称,取自广西特色水果‘小青芒’,寓意志愿者默默为学青会忙碌付出。从他们身上,人们能够感受到志愿者的蓬勃朝气、无私奉献和奋进姿态。”第一届学青会执委会综合协调部副部长、共青团广西区委副书记谢建伟说。今年7月,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比赛在广西北海等地陆续展开以来,已累计有1.65万名来自广西32所高校的志愿者上岗服务。

  服务赛事默默付出

  起跳、翻腾、入水……广西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内,参赛运动员动作一气呵成,现场观众加油助威声不断。水池旁,跳水比赛兴奋剂检测站的志愿者随时关注比赛。比赛一结束,他们就迅速找到对应的运动员,引导他们到兴奋剂检测站接受检测。

  来自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大三学生董乐,就是这个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每天早上从学校统一乘坐大巴出发,8点左右到达场馆,开始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晚上所有比赛结束后,再乘坐大巴返回学校。”董乐细数一天的时间安排。

  虽然志愿服务工作很辛苦,但董乐非常珍惜这个参与学青会的机会。两米的身高,面带灿烂的笑容,董乐在志愿者团队中十分显眼,他笑称自己是一名“大青芒”。能在幕后默默为第一届学青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这让董乐倍感自豪,他说:“想到精彩的跳水比赛背后也有我和伙伴们的努力,再忙再累都没关系。”

  与董乐只是负责场馆专项志愿服务不同,比他小一届的黄饶霄承担起组织管理者的重任。作为广西民族大学志愿者管理服务中心的一员,年纪轻轻的黄饶霄已积累了一定的志愿者管理服务经验。在志愿者选拔中,她通过层层筛选,被确定为本届学青会跳水比赛志愿者团队负责人。

  从测试赛到正式赛,黄饶霄的工作繁杂,既需要与相关部门对接,又需要向志愿者传达信息。88名志愿者分配在兴奋剂检测站、检录处、计分组、礼仪组、混合采访区等点位的多个小组,一旦哪个小组临时缺人,黄饶霄还要及时顶上。

  热情周到注重细节

  10月25日,位于广西南宁的第一届学青会运动员村,山东省代表团羽毛球队(校园组)领队吕祥恩与教练带着一面印着“有你们的付出  我们感受温暖”字样的锦旗,来到“志愿者之家”感谢志愿者。

  “我们来到这里,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吕祥恩表示,他们从南宁机场一落地,就受到志愿者的热情接待。

  热情周到、青春洋溢的志愿者是大型运动会的一道风景。在广西,“小青芒”的贴心服务体现在很多细节上。

  整齐摆放“二十四节气”中草药贴画、清点制作中药香囊的物料、复盘前一天的工作……一大早,在本届学青会运动员村的广西非遗活动体验区文化展厅,志愿者韦国选和伙伴们就已经忙活开了。

  每天,有许多运动员、教练员在比赛间隙来到这里,感受当地中医药文化。在“小青芒”的帮助下,他们兴致勃勃地制作中药香囊,带走一份特别的学青会礼物。今年大二的韦国选就读于中药学专业。在他看来,成为“小青芒”也是一次学以致用的实践。“我们结合运动员的需求精心调配了这几款香囊,有安神助眠的,有清热祛湿的,也有提神醒脑的,希望能帮助他们休息好,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去比赛。”韦国选说。

  “‘小青芒’,谢谢你!”“比赛加油,志愿者好可爱!”“香包好酷,我很喜欢!”在展厅的留言簿上,写满了运动员、教练员的留言。

  漫步运动员村,“欢迎回家”的标语随处可见。除了齐全的配套设施,让人感到更加温暖的,还有志愿者贴心的服务。15岁的山东网球运动员张瑞恩说:“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的笑容很暖,服务更暖。我和教练不管到哪儿,都能得到他们热情耐心的帮助,我们感觉就像在家门口比赛一样,备赛状态也更好!”

  自10月18日开村以来,本届学青会运动员村已收到430余封运动员手写的感谢信,诚挚的情感洋溢其间。

  精心选拔严格培训

  11月2日起,本届学青会(公开组)足球男子17—18岁组比赛在广西贺州市展开。“新学期一开学,我们就开始学青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响应,报名人数远远超过了招募人数。”贺州学院团委工作人员李任秋说。

  据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志愿者指导中心主任周岚介绍,本届学青会志愿者招募按照“馆校对接”模式和身体适合、专业切合、时间吻合等“六合”原则,选拔能够充分展现广西青年奋发向上、蓬勃进取的朝气和风采的志愿者。广西构建了志愿者调度运行、系统培训和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为“小青芒”落实各项保障,为志愿者配发服务装备,同时,还积极协调各用人单位落实志愿者保险、餐饮、交通等保障措施。

  逐梦新时代,青春更精彩。经过严格培训,如今,1.65万名“小青芒”以热情、专业的志愿服务彰显广西青年的风采,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学青会贡献着青春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8日 1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