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江初步形成细胞和基因全产业链 发展势头强劲

发布时间:2024-04-30 09:24:28 来源: sp20240430

   中新网 上海11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2022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全产业规模已经超过3300亿元,全中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创新医疗器械在浦东新区诞生。2023年至今,浦东新区已有4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李慧11日在此间表示,经过三十余年砥砺发展,浦东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上已形成创新主体、人才、资本、成果高度汇聚的优良创新生态,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域之一。

  如今,生命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领域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细胞与基因治疗是最热门、最具前景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各类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快速发展。

世界免疫治疗理事会会长Bernard A. Fox教授作主题报告。(峰会组委会供图)

  在11日开幕的“2023张江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国际峰会暨第四届合成免疫学前沿论坛”(下称:峰会)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位于浦东新区的张江,细胞和基因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上百家细胞与基因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汇聚,涵盖细胞存储、研发、智造、应用、装备多个领域。李慧指出,细胞和基因产业是浦东新区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方向,并认为,该区产业基底厚实,发展势头强劲。这位官员解释,浦东新区相关企业主体高度集聚:现有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领域的上下游企业120多家。同时,创新产品加快上市,除了已有2款细胞基因产品上市外,目前有3款产品处于上市审评阶段,预计明年还有2到3款将提交注册申请。在浦东新区,创新产品后继管线储备也很丰富:现有临床研发管线在国内占比近1/3,除了CAR-T外,在基因疗法、干细胞疗法、免疫细胞疗法等细分领域亦有广泛布局。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陈立表示,如今,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突破及产业化步入发展快速轨道,持续向外拓展应用领域。美国与欧洲地区国家将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视为引领未来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纷纷出台产业政策。在中国,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对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上海,以张江为代表,为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做出一系列引领性探索。

  当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田志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陈立、上海市病毒研究院院长管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免疫学研究所所长苏冰、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马剑鹏、世界免疫治疗理事会会长Bernard A. Fox,与多所高校、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共同聚焦探讨产业热点、行业痛点及未来发展。

  李慧表示,到今年,峰会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成为浦东新区推动细胞和基因产业交流对接的重要平台。本次峰会发布多项科研进展。

  据了解,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合作和交流,加快创新成果孵化和项目落地,本次峰会开展了“第三届张江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超20个项目参与评选,最终涉及免疫细胞、干细胞、基因疗法、核酸药物等领域的10个项目进入终选评比。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21年10月揭牌的“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正积极推进上海市病毒研究院、上海张江合成生物创新中心的落地建设。为加快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的建设,新的承载空间——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的张江基因岛今年正式开启运营,以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完)

【编辑:唐炜妮】
创新引领,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 课本里的春天丨与万茜一起感受《春》之美好

创新引领,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4-04-30 09:24:30 来源: sp20240430

  前不久,福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一款长时储能专用电池产品。这款产品单体电芯容量达1130安时,按照每天1充1放频率计算,使用寿命可达25年。

  储能是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有利于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近年来,随着储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行业对电池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大容量电池成为行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方向。海辰储能深耕储能关键技术和产品应用创新,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安全、高效、清洁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以1吉瓦时的储能电站为例,如果搭载280安时电池,其数量将超过100万颗。数量过多,会给电池管理、电池一致性、系统集成效率带来很大挑战。”企业产品管理部相关负责人李威明说,大容量电池是解决电池一致性和成本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

  李威明算了一笔账,与采用280安时系统产品相比,1130安时电池单瓦时成本降低,体积能量密度提升,能显著降低储能全生命周期成本。

  “容量太大也会带来安全风险,如导致电池自身散热性能变差,可能出现电芯鼓胀等问题。”李威明说,不能一味追求大容量,要对电池热管理做好均衡设计。据介绍,企业通过“主动改善+被动引导”思路,有效控制热失控后的安全风险;通过磷酸铁锂材料的多元素掺杂,提升磷酸铁锂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负极采用热稳定石墨,降低表面缺陷,减缓热效应。

  “设计电池产品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技术难度,匹配最适合的尺寸和容量。”企业首席技术官易梓琦说,企业从化学体系、电芯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开展研发,最终实现了大容量电池的技术量产。

  电池容量与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和应用场景紧密相关,大储能系统通常更适合匹配大容量电池,户用储能则适合使用小容量电池。基于此,企业推出“海纳百川”工商业储能服务和普惠产品。前者通过提供丰富的储能产品选择,搭配全生命周期保险、金融租赁服务,帮助工商业主解决储能建设和管理问题;后者由1块光伏组件、1个储能系统和1套智能网联系统组成,系统设计寿命达10年,主要面向新兴储能市场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下一步,如何抓住机遇打造供应链生态,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聚焦储能赛道,坚持技术创新。企业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鹏程介绍,海辰储能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组建厦门市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联合体,从储能场景的应用需求出发,围绕高比能、高安全、长循环寿命、低成本以及智能化等领域,进一步提升储能电池与系统产品的性能,提升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

  近期,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第三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名单,其中有46家示范企业入选,海辰储能也是其中之一。“企业将继续深耕储能技术领域,以市场需求引导创新,在研发、服务等方面与供应商协同发力,共同打造绿色低碳的产业链,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王鹏程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6日 10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