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书写青春年华(青春派)

发布时间:2024-04-29 19:47:57 来源: sp20240429

  图①:彭菲在办公室。   受访者供图   图②:张帅坤在查看盾构机的参数。   汤 叶摄   图③:杨戌雷在检测线路板。   金卫星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前不久,全国总工会公布了2023年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们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近日,记者采访了此次当选的三位青年工匠,听他们讲述如何用匠心书写青春年华。

  ——编  者  

 

  彭菲:

  用代码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我希望自己敲出的一串串代码能解决更多实际问题,让大家感受到技术带来的福音。”说起自己的工作,彭菲侃侃而谈,语气里透着兴奋和自豪。

  今年38岁的彭菲是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研发经理。2010年,她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后来到汉王科技,成为一名算法工程师。14年来,彭菲先后从事人脸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智能视频分析、多模态大模型等多项人工智能算法的研发和创新工作,她牵头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落地教育、安防等多个领域,为国庆阅兵、G20峰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以及国家财产安全作出了贡献。

  “在人脸识别领域中,大面积人脸遮挡一直是公认的识别难题,能否仅通过摄像头‘看到’的半张人脸完成识别对算法要求非常高。”彭菲说。

  缺少可借鉴的前人经验,彭菲就拉上算法团队的工程师们一起,尽可能多地准备好几套方案。“我们进行分工,最初准备了五六套算法方案,白天大家用同样的数据、不同的方法去尝试,晚上一起把结果汇总起来比较,选出效果好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优化。”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彭菲团队研发的全国首个支持戴口罩的人脸识别产品顺利通过测试,并很快投入使用,为科学防疫作出了一份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彭菲涉及的研发领域也不断扩展,智能视频分析算法的研发和产品化逐渐成为她的重点研究方向。其中,有一项很实际的应用就是对几千公里的野外输油、输气管道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智能化保障。彭菲说,要想24小时不间断保证管道的安全,无论是人工巡查还是远程监控,都无法取得最佳效果,只有对视频内容进行自动识别和智能分析,才能迅速发现烟雾火焰等危险情况并发出警报,相关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消除隐患。

  听起来简单,干起来不易。彭菲结合样本增强、迁移学习、多任务训练等多种方式,完成了算法的方案和流程设计,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高度认可。“技术的创新、应用场景的突破,都意味着没有可以借鉴的方案和经验,反复讨论、大量测试是家常便饭,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是必需的。”彭菲回忆道。

  前段时间,一场盛大的“红毯盛典”在四川成都市新都区城市会客厅拉开帷幕,50位常年投身于生产一线、潜心攻关的大国工匠依次亮相,走上台阶、踏上红毯,接受热烈的掌声与祝贺,彭菲就在其中。在和其他行业工匠的交流中,彭菲发现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人工智能大有可为。“很多算法工程师都会忽略真实的业务场景,但如果通过我们的算法能够更好地解决业务上的痛点和难题,我们就应该去多多思考。这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也是青年算法工程师应有的职业追求。”

  张帅坤:

  做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

  位于湖南长沙的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盾构机生产车间内,一台大型盾构机正处于组装阶段。在机器轰鸣声中,身着红色工作服的工人们正争分夺秒赶进度、保工期。开展装配质量检查和指导、与团队成员进行技术讨论、调试各项参数……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80后正高级工程师张帅坤忙得热火朝天。

  盾构机,又被称为“钢铁巨龙”,依靠刀盘上的铁齿钢牙钻山掘地,是隧道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装备。作为一名盾构机的研发设计人员,张帅坤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国产盾构机发展壮大的历程。

  2010年,张帅坤加入铁建重工,从此与盾构机的研发设计结下不解之缘。“盾构机是定制化高端装备,研发设计是个精细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既懂制造,又懂施工,研发设计的难度极大。”张帅坤回忆,那段时间他和团队成员憋着一股劲,绘图纸、做试验,埋头在车间里量化各项组装指标……终于,他们自主研制的第一台盾构机成功下线,建功长沙地铁2号线项目。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不同工程所面临的地质环境往往差别极大,这就意味着每研制一台盾构机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随着国产盾构机的市场认可度提升,张帅坤所在团队的研发设计任务快速增加。面对多样化的定制需求,他需要多次赴实地调研,寻求最适宜、最经济的盾构掘进设计方案。

  “好的设计方案是跑出来的,只有深入一线把握细节,才能设计出满足实际需求和质量过硬的产品。”张帅坤说。为深入了解地质和施工难点,他每年都有100多天蹲守在工地,与阴暗潮湿的隧道为伴。他的办公室角落里,总是放着一只行李箱,以便随时出发;在他家里的鞋柜上,总是放着几双旧鞋子用于去工地时穿。“方案设计出来还不是终点,在产品总装调试期间,我们研发设计人员也会前往一线班组,干装配、调参数,对不合理的环节进行现场改进。只有当产品成功制造出来,我才能真正放心。”张帅坤说。

  国产首台高铁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国产首台铁路双线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首台常压换刀式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这些年,张帅坤扎根国产高端隧道装备研发生产一线,与团队成员一道攻克了常压换刀、超高压密封、滞排堵仓等行业难题,推动国产盾构机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一系列国产盾构机成功应用,张帅坤和团队又将目标瞄向了15米级以上超大直径盾构机。2020年,张帅坤的团队接到一个重要任务:为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研发设计盾构机。这一项目集成超大直径、超长距离、超深覆土、超敏感环境等施工难点,堪称隧道施工技术的“天花板”。

  “较之常规直径、大直径盾构机,超大直径盾构机系统集成更复杂,加工制造更困难,可靠性要求更高,工程应用风险更大。”张帅坤说。工期紧、任务重,张帅坤和同事们加快设计、论证速度,聚力突破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同步双液注浆等多项填补行业空白的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国产直径16米级盾构机“京华号”。当涂装了京剧特色脸谱元素的巨大刀盘出现在张帅坤面前时,他的眼角湿润了:“这就是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国重器!”2023年,“京华号”参与施工的盾构隧道顺利贯通,实现“隧道零渗漏、地面微扰动、施工零事故”。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十几年来,张帅坤参与研发的盾构机一次次穿江过海,助力众多国内重大盾构隧道工程建设。虽然总是埋头“潜行”,但张帅坤心中的方向一直十分明确:“我将继续潜心钻研,勇闯技术‘无人区’,研制更多填补空白的高端装备,加速产品迭代升级,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杨戌雷:

  守护城市碧水清波

  走进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犹如进入了一片“管道森林”,密密麻麻的管道纵横分布,各类阀门让人眼花缭乱。穿梭其间,高级技师杨戌雷对每一处管道和阀门的用途都了如指掌:“我的工作,就是保障整套设备24小时正常运转。”

  80后的杨戌雷从小生活在苏州河畔,对于碧水清波有着深厚的感情。从技校毕业后,他成为一名泵站的工人。杨戌雷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勤奋和好学让他在一次次挑战中快速成长。

  2011年,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建成调试,杨戌雷被任命为污泥处理车间主任,担负起整个污泥处理系统的调试和接管工作。面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杨戌雷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年轻团队开始了攻坚克难。

  “污泥处理系统错综复杂,我们必须对系统的运行机制烂熟于心。”从零开始,杨戌雷用加倍努力来弥补经验上的不足。那段时间,他总是住在建设工地上,白天熟悉管道、研究设备,晚上挑灯夜战,翻图纸、学原理,还要自主编写运行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手把手地对工友们开展技能培训。最终,杨戌雷和团队成员在一年内成功接管了污泥消化、干化、深度脱水三大系统。在之后的10多年里,杨戌雷和团队成员对设备、工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实现了污泥处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在杨戌雷的办公室,一件绿水青山样式的玻璃制品做工精美,很难让人相信这竟然是经过处理的污泥灰渣制作而成的。“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如今污泥处理已经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转变,上海中心城区污泥处理已经实现零填埋。”杨戌雷自豪地说。

  2021年,白龙港污泥处理二期工程投产运营,这个工程设计日处理规模高达451吨干基,是当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污泥焚烧系统之一。“污泥消化产出的大量沼气,可以用来发电,还能为后续工艺提供所需能源。污泥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蒸汽,也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就连污泥焚烧后的最终产物也能无害化处理,成为建筑材料的原材料。”杨戌雷介绍。

  污泥处理更加绿色低碳环保的背后,是杨戌雷和团队成员对创新创造的不懈追求。一次,有同事反映:由于系统的冷凝水排放装置处在防爆区域中,工人只好采用人工抽水的方式处理,一次一个半小时,每四小时就得抽一次,每次操作完腰都直不起来。怎么能安全高效解决问题?杨戌雷带领团队在防爆区域外接入一根压缩空气管路作为动力,再采用气动隔膜泵和气动单元相结合的方式研发出了防爆区自动抽水装置。原来需要大量人工投入的工作,仅需5分钟就能完成,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此后这一技术方案在上海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得到推广应用,技术成果已形成了专利。

  如今,杨戌雷已成长为一名环保领域的大国工匠,对自己的职业也更加热爱:“我亲眼见证了上海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我要继续扎根一线,积极开展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努力做出更大成绩,守护城市碧水清波。”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7日 05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打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堵点 - 日媒:日本石川县强震已致多人受伤

打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堵点

发布时间:2024-04-29 19:47:58 来源: sp20240429

  “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落实推进层面,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日前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如何有效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如何打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堵点?记者为此开展了调研采访。

  为何出现堵点难点

  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难在初创期。记者调研发现,对于成长期、成熟期的科技型企业来说,目前各类金融服务已相对充足,甚至屡屡出现多家金融机构争抢一家优质企业的激烈“内卷”。科技型企业融资如何避免陷入“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困境?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初创期,我们特别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长期资金有助于企业安心搞研发,也契合企业相对漫长的研发周期。”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塞尔”)首席财务官陆利凡感慨道,从研发到临床试验,从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到产品上市,科研成果转化之路殊为不易,需要沉下心、专注做、耐心等。

  长期资金从哪儿来?目前企业有3种选择,内部股东资金、股权融资、以银行信贷为代表的债权融资,后两者属于外源性融资,堵点也主要集中于此。“起初,企业基本上只有内部股东资金可用,我们把这部分钱全花在研发上,但运营公司、支付工资也需要钱,怎么办?早年间我们主要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做代工,补充流动资金。”陆利凡说。

  股权融资的堵点在于“两类不足”。首先,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不够健全,融资结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居于主体。其次,初创期企业选择股权融资的动力不足。多位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相较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成本较高。另外,外部投资一旦进入将稀释原有股东的股权,进而影响原股东的控制权与影响力。如果外部投资人与原有股东经营发展理念不合,还可能制约甚至拖累企业发展。“优质投资人难寻”是科技型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

  银行信贷的堵点在于“两类风险”。记者调研发现,风险投资是投概率,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投10家企业,投对1家即可分享企业上市红利,实现收益风险平衡。但银行信贷不同,贷对了只能获取利息收益,贷错一个就会出坏账,收益风险较难匹配。具体到科技型企业,银行信贷通常面临两类风险:一是企业在实验室的创意能否转化为产品;二是产品能否转化为商品,能否量产、销售。如果信贷资金提前进入,一旦这两类风险出现,企业无法还款,信贷资金安全将遭遇挑战。

  堵点何解?转变思路、创新模式。“研究各类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后,我们发现顺着供应链,按照补链强链的思路,能够探索出可行之路。”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科技金融中心主任杨磊说,部分初创期企业已得到供应链链主的孵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该企业具有投研能力与市场前景,“两类风险”只要化解其中一个,信贷资金就敢投入了。即便企业仍处在研发烧钱阶段,没有现金流及销售收入,哪怕企业尚在亏损,银行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发放一定比例的贷款,真正做到“贷早、贷小”。截至2024年2月末,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为1800余家科创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总量超48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0%。

  转变思路专营专注

  打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堵点,不仅要转变思路、创新模式,还要专营专注,优化组织管理机制,打造更多适配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专业机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培育出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布的《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提出,做实专门机构,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科技资源集聚的地区,规范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专注做好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今年1月,工商银行发布科技金融“春苗行动”方案,目前该行已成立17家科技金融中心。

  专营、专业机构“专”在哪儿?理念、人员、模式三方面正在生变。

  “以银行信贷为例,贷款审批的理念变了。”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科技支行副行长薄文斌说,之前看企业,看的是过去,看企业的历史经营情况、财务表现;现在看企业,看的是未来,看企业的专利情况、产品布局、创始团队资质等。“有些生物制药行业的科技型企业之所以尚未盈利,是因为它把大量资金投入漫长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如果企业想走捷径,可能早就盈利了,当我们看到企业临床试验进展顺利、拿到越来越多医疗器械注册证时,我们对企业的竞争力、盈利能力就有了信心。”薄文斌说。

  新理念要落地,最终要靠人,要有专业的信贷团队、投资团队。“多维度、多元化了解企业很重要,我们组成几个项目组,每组人员专业背景各异,大家相互协同,协力读懂科技型企业。”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创投集团”)直投负责人史建伟说,投资经理有时不懂企业也是正常的,投资经理要“让企业家说话”,多途径学习。目前,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将客户经理分为4个团队,分别对应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先进材料四大产业16个细分行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客户经理本身就是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专业毕业,能够更有效地“读懂”科技型企业。

  服务模式也在优化。在科技金融中心的贷款审批模式下,专家的作用更为突出。客户经理完成尽职调查后,将材料提交至所属分行的科技金融中心,该中心的专家再对企业进行分析。如果遇到技术工艺复杂、商业模式新颖的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中心还会聘请外部技术专家,辅助银行完成信贷决策,不断提升服务的专业性。

  丰富股权融资渠道

  尽管银行信贷持续优化,但从长远看,股权融资更适配科技型企业的高风险、高收益特征,业界也已达成共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要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多方供给、综合支撑。接下来,要进一步丰富股权融资渠道,同时解决“长钱不长”、投资资金“短视”问题。

  “在科技型企业成长早期,更多需要风险投资、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的介入,目前这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潘功胜表示,下一步要着力补齐短板,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在落实推进层面,要增强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丰富适应高新技术领域特点的金融产品。

  在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芯微”),记者看到一个约拳头大小的机器——智能前视摄像头,也就是汽车自动驾驶控制器。把这个安装在挡风玻璃上的机器“做小”不容易,需攻克诸多技术难点。“硬件、软件的功能安全必须稳定,汽车不像手机,在自动驾驶的过程中,一旦死机将引发大问题。”润芯微联合创始人张明俊说。

  值得注意的是,润芯微因其研发能力、市场前景,获得了多家投资机构青睐,成立3年来,公司业绩每年增长超50%。“目前我们已历经两轮融资,工银投资将参与下一轮股权融资。”润芯微董事长刘青说。其中,投资资金来自“苏创工融产业集群基金”,该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由工银投资、苏创投集团共同设立,是目前苏州市规模最大、银行系参与主动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苏州重点布局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共4个万亿级主导产业。

  接下来,股权融资还有哪些短板待补?记者调研发现,短板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股权融资渠道有待拓宽。以5家国有大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为例。2018年,为帮助困难企业化解债务风险、有序开展“债转股”业务,金融管理部门发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5家国有大行相继成立AIC。近年来,随着有关工作逐步完成,旧办法遇到了新问题。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银行系AIC尝试拓展更多投资领域、希望“投早、投小、投科技”时,按照原有管理办法,被投项目、企业的规模、负债率均需符合特定要求,一些新项目无法推进。目前已有城市先行先试,银行系AIC可在当地开展非债转股类的股权投资。业内人士建议,接下来可适度增加城市范围、放宽原有政策,更好地发挥银行系股权投资机构作用。

  另一方面,长线资金仍显不足,短线资金偏多。多位科技型企业负责人表示,部分投资资金“短视”,如果把企业比作学生,学生刚刚高中毕业,投资人就希望他赶紧工作赚钱、上市变现。“这与部分投资机构的考核机制短期化有关,不适配科技创新活动的长周期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说,此外,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偏好较低,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高风险特征不匹配,股权投资发展总体滞后,尚未真正形成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文化。

  为此李广子建议,可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解决“长钱不长”问题。第一,探索引入更多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机构,如保险资金等。第二,优化股权投资机构的绩效考核机制,更好地适配科技创新活动的长周期、高风险特征。第三,培育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文化,大力发展股权投资机构,引入风险偏好更高的投资者,服务科创企业发展。

  除了丰富股权融资渠道,拓展综合服务也势在必行。“在企业出海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需要银行的经验与帮助。”陆利凡说,目前科塞尔已在血管介入器械领域具备一定影响力,部分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年在海外设立了2家子公司。“如何确保海外客户的汇款安全?如何高效管理资金?我们已经和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海外分行联动,希望借助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助力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

  郭子源(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