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梗”是一种什么样的“梗”

发布时间:2024-05-07 09:20:34 来源: sp20240507

原标题:“方言梗”是一种什么样的“梗”

“吗喽”“浇给”“玉米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方言词语涌入影视剧、综艺节目等文艺作品,并借助网络广泛传播。人们将那些流行起来并衍生出独特含义的方言词语称为“方言梗”。

有人认为,“梗”其实是网友对近音字“哏”的误用。在互联网语境下,“梗”含有笑料、笑点的意思,也逐渐衍生出桥段、伏笔等含义。各地方言因其独特的发声、音调,以及语义上的丰富、谐趣,十分容易“梗化”。通过谐音、假借、异体等形式的词语改编所形成的“方言梗”在年轻人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圈层影响力,集幽默、独特的文化含义以及文化同频、情感共鸣等社交属性于一体,凸显了年青一代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

正如福柯所言,“话语的生产总是根据一定的程序,受到暗中系统的控制、选择、组织和再分配”。在传统社会,话语生产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每个人都掌握了话语生产的工具,拥有了自我表达的渠道和平台,话语生产随之活跃起来。富有创造精神的年轻人,基于情绪表达和娱乐的需要,利用手中的传播工具开始了大规模的造“梗”游戏。他们通过造“梗”,解构文本原来的含义,并赋予其全新意义,建构起一种幽默甚至荒诞的风格,以增加网络社交的“笑果”。

我国大概有100多种方言,每种方言都有独特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方言的这种差异性,对非方言使用者来说,新奇而又特别,正好为追求幽默化、个性化表达的年轻人提供了造“梗”的丰富素材。比如,网友根据广东话“好犀利”(好厉害)的谐音创造出“猴赛雷”,用“耗子尾汁”表示“好自为之”(“耗子尾汁”为河南话“好自为之”的谐音)。

“方言梗”在网络社交中带来的幽默效果,不仅来自方言词语本身的新奇,更来自“方言梗”背后的社会热点事件所承载的特殊隐喻。比如,“猴赛雷”最初源于一个晚会的吉祥物的形象所引发的讨论。那个晚会的吉祥物是一只猴子,猴子的两个腮帮子呈现出鼓鼓的样子。一些网友对此形象并不认可,大呼“被雷到了”,于是用广东话“猴赛(腮)雷”(好厉害)给出一语双关的评价。很显然,这里的“猴赛雷”表面上虽有称赞“厉害”的意思,但实际要表达的却是一种并不认同的调侃。后来,网友在对各种娱乐新闻、八卦报道、热门话题等的讨论中,常常用“猴赛雷”表达惊讶、失望或者否认的情绪。这个表达方式形象有趣,语意也显得比较强烈,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此外,“方言梗”来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人以亲切又朴素的感觉。亲切感让人想要关注,朴素感则让人在模仿和传播中感受到一种诙谐的乐趣。最重要的是,“方言梗”自带地域文化、身份认同属性,能够唤起人们的代入感。这种身份认同不仅增加了网络交流的乐趣,也激发了属于同一方言区的人们的集体共鸣和二次创作的热情,从而推动了“方言梗”的传播。

作为一种兼具趣味性、形象性的言辞形式,“方言梗”跟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歇后语、俏皮话等有着某种程度的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等存在语义的转移,“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对于谐音的加入,亦体现了解谜的特点。这种隐喻性、灵活性的言语表达,日渐成为当下虚拟空间中网民广泛参与的字词游戏。

“方言梗”不仅仅是一种字词游戏,带来的也不仅仅是娱乐,它还是一种社会情绪的表达方式。“方言梗”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造”出来的,而是集众人之力才得以形成。由于“方言梗”自带幽默色彩,在网络空间匿名的状态下,很多人都乐于通过“玩梗”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高度紧绷的神经得到缓解。当出现涉及公共利益的热点事件时,人们还会通过造“方言梗”、用“方言梗”的方式,主动地发表评论、表达看法、提出意见。这些“方言梗”在风格上略显随意,在句法结构上也不那么规整,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窗口。

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开放且多样的信息化社会,时代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思维和生活方式。以“方言梗”为代表的网络梗文化,开始走出青少年群体的小圈子,被社会上更多群体接纳,并逐渐进入人们线下日常生活,这对放松公众情绪、实现个体身份认同、构建集体记忆都有积极作用。当然,我们也要警惕在“造梗”“玩梗”之路上滑向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庸俗化,谨防土、烂、俗的“方言梗”流行,尽可能地维护汉语言文字的纯洁以及汉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有序。

(作者:沈薇薇,系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副教授)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一个比利时建筑师在中国 - 两架波音飞机在芝加哥机场相撞

一个比利时建筑师在中国

发布时间:2024-05-07 09:20:35 来源: sp20240507

图为讲座现场。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图为讲座现场。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人民网布鲁塞尔11月8日电 (记者牛瑞飞) 近日,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中国故事”系列讲座第三场在比利时蒙斯大学举行。比利时著名建筑师和工程师戈建以“一个比利时建筑师在中国”为主题,讲述了他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以及对中国建筑和文化的理解。蒙斯大学建筑系、艺术系、翻译学院的学生和教师100多人参加,这是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中国故事”系列讲座首次走进比利时高校。

戈建深谙中国文化、能讲一口流利中文。他参与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比利时馆、比利时驻华大使馆新馆、国家大剧院等的设计和平遥古城的城市规划等众多建筑项目。其中,新首钢大桥获得了全球桥梁设计建造最高奖——“尤金·菲戈奖”。

戈建的中国故事源于他年轻时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热爱。他学习中文有27年,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初到北京时,他住在四合院里,跟胡同的邻居学汉语,和朋友们一起吃路边摊……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还研究了甲骨文与腓尼基文字在空间和建筑方面的关系。疫情发生后,戈建回到比利时,他说自己已经四年没“回”中国了,十分想念北京。

戈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以及对可持续性建筑的推崇和践行体现在他的每一件建筑设计作品中。他用近百张图片介绍了中比两国在建筑、桥梁、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材料研究等领域的诸多合作,让现场师生深入了解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和做法。

通过分析多个建筑设计案例,戈建解读了中国在绿色建筑发展道路上的宗旨,寻求人、建筑与自然的互动共生,延续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促进自然与人和谐永续发展。例如,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全球首个坐落在工业遗址内的冬奥会场馆。它的设计兼顾了对首钢旧工业建筑物的改造。这使得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可持续性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方面的典范。

讲座中,现场观众与戈建积极互动。蒙斯大学的学生Faustine Goossens说,这个讲座非常有趣且非常重要,我不仅学习了建筑方面的知识,而且它给了我一个绝佳的机会了解中国。学生Lea Lambotte说,本场讲座非常有趣,尤其是我明年也要去北京,知道一个比利时人在中国生活工作了这么多年,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让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我特别希望能多一些这样的活动。学生Florence Courtoy说,戈建能在中国生活这么多年,并且真正融入了中国社会,做了那么多有意义的项目,这让我对未来有了很大信心,也就是说,像我这样的外国人也可以在中国拥有幸福的职业生涯和充满成就感的人生。

本次讲座得到了蒙斯大学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许。蒙斯大学翻译学院韩晋文教授感谢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将如此精彩的讲座带到大学校园,感谢本次活动架起了蒙斯大学和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互相了解的桥梁。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龚毅希望中国文化中心能够经常与蒙斯大学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欢迎老师和同学到文化中心来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责编:苏缨翔、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