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市长姚高员:“两个亚运”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自信

发布时间:2024-04-27 22:07:47 来源: sp20240427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记者殷立勤摄

   中新网 杭州11月15日电(柴燕菲 王逸飞)今秋,杭州亚(残)运会成功举行,东道主杭州为全亚洲留下独特记忆的同时,也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后亚运时代”,这座近年发展势头迅猛的城市如何延续“高光”?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近日接受 中新社 采访时表示,“两个亚运”让杭州坚定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自信。杭州将用好“亚运遗产”、弘扬“亚运精神”、续写“亚运辉煌”,全面加快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

  “两个亚运”留下了什么?

  几天前,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杭州市总结座谈会举行,该市作出“总结亚运好经验,重整行装再出发”的表态。以总结视角进行回顾,向世界呈现两场精彩盛会的杭州,通过“两个亚运”留下了什么?

  对此,杭州官方层面将其概括为三个“升”。

  其一是城市能级得到跃升。以交通为例,筹办8年来杭州地铁从2015年的3条线、81.5公里升级到现在的13条线、516公里;500公里的城市快速路、800公里的高速等四通八达,让城市脉络不断打开、城市韧性愈发增强。

  其二是城市颜值再次攀升。如其通过“美丽家园”“杭韵街巷”“畅行交通”“花满杭城”“点线出彩”五条风景线、102个重点出彩项目持续扮靓了杭城。

  第三是民众获得感同步提升。以亚(残)运会举办为契机,杭州深入推进“体育惠民”,加快打造“10分钟健身圈”,把城市闲置空间变成群众日常锻炼的“金角银边”。其所有亚运赛事场馆赛前便向公众开放,累计接待健身人次超千万。

  姚高员表示,“两个亚运”成功举办在杭州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包括坚定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自信,展示了日新月异的城市形象,开启了充满想象的发展空间。

  回顾杭州的发展,尽管成功举办过G20峰会,但在亚运之前,该市没有举办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会的经验以及相关人才等。通过8年筹办,其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指引、破釜沉舟的决心毅力、上下同欲的强大合力,成功举办亚(残)运会,找到了“办成想办的任何事情”的方法。这也让杭州坚定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自信。

  在城市形象展示方面,“两个亚运”的举办让杭州彰显了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尽显“创新活力之城”别样精彩,全景呈现了“生态文明之都”的全域美丽。

  何为开启充满想象的发展空间?今年,浙江被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的新定位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的新使命,这指明了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城市的新目标、新方向。在新蓝图指引下,该市亦期待乘胜而进,全面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

杭州钱江新城,游人在城市阳台观看灯光秀。徐梓齐摄

  城市国际化新启示

  上月底,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2023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杭州较去年上升1位,在全球城市中居第78位。相比5年前,该市提升39位,是攀升幅度最大的中国城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杭州的国际化步伐之迅速。

  国际化一直是这座新一线城市的重要目标。据悉,这些年,杭州将亚(残)运会作为提升城市综合能级的历史契机和重要抓手,收获着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新提升和新启示。

  一方面,杭州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即成功透过亚运之窗,向世界展示了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现实为未来注解的别样精彩。亚运期间,涉浙江和亚运报道达321万篇(条),点击量超1941亿次。

  一方面,杭州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其在全球科技创新集群中的排名跃升至第14,科学论文和PCT申请量分别占全球0.8%和0.7%。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世界知名,孕育了一批世界科技巨头。

  同时,杭州还提升了国际吸引力。目前该市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4万人,13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杭投资、规模稳居中国第一方阵。今年1至8月其实际利用外资82.72亿美元,在国内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姚高员称,“近年的城市国际化历程给了杭州三点启示:最根本的是科学正确的方向指引,最关键的是乘势而上的机遇意识,最重要的是久久为功的不懈奋斗。”

  于杭州而言,这种“方向”是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该市提出的“四个杭州”“四个一流”的总体要求,其明确了杭州在全球城市中的坐标,也指引着杭州在世界舞台上实现一次次跨越。

  同时,无论是G20峰会、亚(残)运会这样的国家主场外交活动,还是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重量级会展,抑或是数字自贸试验区等国家重大改革试点任务,杭州都抢抓机遇,以“点上开花”促进“面上成景”,这种机遇意识亦带动了城市全面提升。

  此外,杭州推进国际化的“久久为功”则体现在城市发展历史脉络里。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打造“东方日内瓦”,到20世纪80年代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再到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该市走向世界的步伐从未停下。而亚(残)运会的成功举办,如今成为该市全方位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新起点。

杭州西湖。记者王刚摄

  让“亚运之光”持续闪耀

  杭州的“后亚运时代”已经开启。亚运对这座城市而言,不仅是高光记忆,更是一种动力。其如何持续抓好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亚运效应”,持续释放“亚运红利”?

  据了解,用好“亚运遗产”是该市面向未来将着力推进的工作之一。其将坚持对标一流、系统推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利用亚(残)运场馆资源,重点突破高水平顶级赛事,大力培育自主品牌赛事,加快打造国际“赛”“会”之城。

  目前,杭州已与国际皮划艇联合会、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国际曲棍球联合会、国际马术联合会、世界飞盘联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目前首届国际皮划艇超级杯、2023—2026年世界羽联巡回赛总决赛已确定在该市举行,杭州未来还将申办2024全球电子竞技运动会、2024世界箭联世界杯等国际顶级赛事。

  “后亚运时代”,继续弘扬“亚运精神”也是该市的自我要求。具体而言,杭州将以亚运的状态、亚运的效率、亚运的标准,举全市之力打赢经济翻身仗,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亚(残)运盛会“同样精彩”,推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目标的实现。

  2023年对杭州来说是极为不平凡的,其不仅是亚(残)运会举办之年,也是杭州迈入超大城市的转折之年,这也进一步让该市增强着续写“亚运辉煌”的决心。

  “我们将乘势而上,在科技创新、共同富裕、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加快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让‘亚运之光’持续闪耀。”姚高员表示。(完)

【编辑:李岩】
徐俐加盟《生我养我的地方》 与湘籍名人返乡旅访 - 德国外交部敦促德国公民尽快离开黎巴嫩

徐俐加盟《生我养我的地方》 与湘籍名人返乡旅访

发布时间:2024-04-27 22:07:48 来源: sp20240427

   中新网 北京10月16日电 纵观综艺市场,从“带你看世界”到“旅游+”模式,旅行类节目不断突破,即将播出的《生我养我的地方》则另辟蹊径,通过湘籍名人重访旧地和旧友,带观众领略湖南各个城市不为人知的一面。15日,主持人徐俐做客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艺术赏析沙龙,与学院杨洪涛教授和学生们畅聊节目录制的台前幕后故事。

来源:主办方供图   来源:主办方供图

  节目中,11位客居他乡的湘籍人物,带领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会长徐俐回到家乡,踏上一场“寻根之旅”。剧作家刘和平、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雷佳、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大疆之父”李泽湘、著名国际编舞家沈伟、全国政协常委袁亚湘、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专家刘经南、文和友品牌创始人文宾……来自各领域的湘籍名人重拾旧时记忆,真切感受故乡巨变,用各自的方式讲好湖南故事。

  不同于以往旅行类节目的体验式打卡,《生我养我的地方》以“故乡情”为抓手,由归乡者带观众认识他们记忆里的故乡,在旅访旧地、和旧友畅聊的过程中,从各自专业角度,娓娓道来鲜为人知的城市故事,打开城市新名片。

来源:主办方供图   来源:主办方供图

  比如,南岳衡山、衡阳鱼粉早已闻名遐迩,但通过著名编剧刘和平对家乡的讲述,观众将从衡阳保卫战重新认识这座英雄城市,感受衡阳人从头再来的精神。歌唱家雷佳将回到母校,走到民间采风,聆听益阳人的民歌,为这一片土壤孕育的文化和音乐的氛围寻根。节目用新的方式和视角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拓宽文旅融合的角度、广度和深度。

  作为湖南籍主持人,徐俐通过节目有机会频繁回乡,这是关于故乡记忆的再唤起,也得以重新认识湖南。这趟旅访带给她的不仅是新鲜感,而且是一次大的挑战,一方面是终于可以深入接触人物访问,另一方面,纪录片式的拍摄也是一种全新的表达。

来源:主办方供图   来源:主办方供图

  聊到现在目前在做的访谈节目,徐俐坦言在新媒体平台,和很多年轻人接触,“我甚至还很享受和喜欢年轻人的‘领导’,因为在他们身上我能学习到很多”,她还对学生们真诚寄语“请同学们珍惜在学校的每分每秒,充实好自己才能迎接未来。”

  据悉,《生我养我的地方》将于10月17日起每周一至周四19:30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播出。(完)

【编辑: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