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长江的微笑”永远绽放

发布时间:2024-04-28 23:44:01 来源: sp20240428

  《长江的微笑:中国长江江豚保护手记》:王丁、郝玉江、邓正宇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82年1月,我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毕业。当时我国刚刚启动白鱀豚保护研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白鱀豚研究组的创始人陈佩薰找到我,希望我加入他们的团队。我被陈老师的耐心、执着吸引,更为这个未知的领域而着迷。就这样,长江豚类保护研究成了我一生的事业,至今已40余年。

  1996年,我接过鲸类学科组组长的接力棒,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长江江豚的保护和研究上来。我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这三大保护措施落实在长江江豚上,绝不能再让白鱀豚灭绝的悲剧重演。同时,还要为长江豚类特别是我国鲸类学研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努力提升我们在鲸类保护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水平。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三大保护措施在长江江豚身上得到有效落实,并取得显著成效:人工繁育取得成功,多头江豚包括二代江豚成功繁殖,同时建立了长江江豚繁育的管理规范和相应技术体系。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也取得巨大成效,目前3个自然迁地保种群体数量已经超过150头,为长江江豚物种保护构筑了坚实基础。更可喜的是,2022年最新科考显示,长江江豚的自然种群数量首次出现历史性止跌回升,从2017年的1012头增长到2022年的1249头。对长江江豚的保护虽然道阻且长,但我们已经成功将江豚从灭绝的边缘拉回来了,并看到了种群恢复的曙光。

  长江江豚保护成效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捕鲸委员会科学委员会在2017年度报告中指出:“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卓有成效,祝贺中国政府、王丁教授和他的团队在这一方面取得的进展。”2019年11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鲸类专家组和国际海洋哺乳动物学会保护委员会,专门组织多国鲸类专家,在水生所召开“长江江豚保护进展及启示国际研讨会”,邀请我们学科组成员系统介绍长江江豚的保护技术。与会国外鲸类专家高度认可并尝试借鉴我国长江江豚保护体系,制订一系列保护计划,为世界其他濒危小型鲸类保护提供参考。

  经过几代人不断努力,我国鲸类保护生物学研究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从学科组走出去的研究生已经有50多名,他们开枝散叶、不断成长。从安徽安庆到上海崇明,从山东青岛到浙江宁波,从福建厦门到广东珠江口,从广西钦州到海南三亚,多个鲸豚研究团队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长江两岸、沿海之滨,成为我国水生哺乳动物保护研究的骨干人才力量。

  这本《长江的微笑:中国长江江豚保护手记》是对长江江豚保护和研究的回顾,旨在让更多人了解长江江豚和长江的保护故事,思考应该如何处理与长江母亲河的关系。就自然和环境问题而言,人类是许多问题的根源,但人类也可以成为解决问题或防止问题发生的决定性力量。长江江豚研究和保护实践证明,我们可以有所作为。

  本书是集体创作,是我们团队成员从各自视角对这段历史的追忆和解读,是我们用朴实的语言对长江江豚保护历史的深情讲述。同样,我们并不完美,在保护和科研工作中,我们也会犯错误,也有失败,也有惋惜,这些内容在书中也得到真实记述,供读者参考。本书的付梓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智慧,让母亲河长江的微笑永远绽放。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2日 2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高铁站里的“春运指挥官” - AI“开药”护航百姓安全用药

高铁站里的“春运指挥官”

发布时间:2024-04-28 23:44:02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广州3月5日电 题:高铁站里的“春运指挥官”

  作者 郑纯纯 戴鸣 郭军

  “G2917次6道准备发车。”3月4日23时12分,广州南站行车室灯火通明,曾力的联控声音嘹亮有力。随着指令下达,一分钟后,G2917次列车顺着蜿蜒的轨道缓缓驶出广州南站......

  今年34岁的曾力是广州南站行车室的车站值班员。身在全国客流最大的高铁车站,这位“春运指挥官”眼手口耳齐上阵,每个班要发布7000多条指令,上班时常常不敢多喝水,怕上厕所耽误时间,在岗位上几分钟吃完盒饭对于曾力来说更是习以为常。

广州南站行车室车站值班员曾力。广铁集团 供图

  “春运期间,平均每53秒我就要接发一趟列车,最繁忙时段每40秒接发一趟列车。”曾力说道,在这53秒内,他至少需要接听4个电话,发出7条指令,通知司机、外勤、相邻车站等5个相关岗位。

  “每天晚上,我们还需要与各部门沟通安排好列车的入库检修时间。一旦沟通不到位,就会导致列车调入检修库时‘塞车’”。在夜班5个小时之内,仰头滴眼药水的动作重复了无数次,当完成340余次接发列车作业,直到第二天载客的列车按照相应时间和股道摆放好后,双眼布满红血丝的他才能够短暂的小憩一会儿。

  “第一年在行车室参加春运的时候,我有点‘怕’,因为作业量大,没有足够的经验。”工作之初,曾力在广州南站行车室跟班学习,每当看到师傅们在一分钟内要准确无误完成计划核对、信号准备、相互联控等工作时,他的手心不断冒汗,“喊出第一句指令时我的嘴角一直在颤抖,后来在师傅们的鼓励下我慢慢克服紧张的心理,那一晚上的夜班既兴奋又有成就感。”

  春运伊始,广州南站渐渐迎来客流“小高峰”,日均开行列车1000多趟,日均发送旅客35万人次,列车运行组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小小的信号楼内充满此起彼伏的指令声和电话铃声,“接不完的电话,不停歇的双手”成为曾力在春节期间的真实写照。经历了11年的春运,曾力已经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

  “曾力是我们广州南站行车室有名的‘业务王牌’,在家就能默画出站场示意图、道岔、信号以及每个设备的具体里程,足不出户就能进行行车组织、应急处置。”同事黄意介绍。(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