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强抓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坚决整治恶意炒作等行为

发布时间:2024-04-29 05:11:03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北京1月25日电 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全国律协首次召开工作交流会商会。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会上指出,要强抓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坚决整治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发挥好行业自律作用。

  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建立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四方会商”机制,聚焦共同关注的律师工作重点领域,强化协作配合,深化良性互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贺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律协会长高子程汇报有关工作情况。

  张军指出,人民法院工作取得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法律监督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律师的监督、支持。依法维护律师合法权益,就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就是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人民法院将携手各方充分发挥会商机制作用,持续抓好会商成果落实,形成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合力。

  张军表示,要从制度机制上强化审判工作,履行好对下监督指导职能,持续提升司法审判质效。尊重、保护律师参与诉讼活动的权利,畅通律师维权渠道,支持律师依法行使权利。与各方一道,持续推进律师参与市场化调解工作,促进律师在“抓前端,治未病”中发挥更大作用。持续加强法院队伍建设,落实离任人员有关从业限制,搭建公开透明的沟通交流平台,探索开展同堂培训,做实良性互动。

  “‘四方会商’是四家深化协作配合、共促执法司法公正的创新实践和务实举措。坐在一起就是成效!”应勇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都是党领导下的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职能分工虽有不同,但根本目标高度一致,都是要立足自身职能,努力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合力推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高检将协同与会各方做好交流会商的“后半篇文章”,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障和促进律师依法执业,深化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

  贺荣指出,律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律师职业的良好氛围。要引导广大律师践行为民宗旨,促进法律服务提质增效,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持续推进执业权利保障落实,为律师依法执业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要强抓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坚决整治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发挥好行业自律作用。要创新开展律师商事调解,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注入更多律师专业力量。要用好“四方会商”平台,充分发挥法检司律沟通协作机制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更强法治合力,共同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会上,最高法党组成员、副院长杨万明,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振江介绍相关工作情况。与会同志广泛交换意见、深入研讨交流,就更好发挥律师职能作用达成一系列共识。蒋敏、肖胜方、沈田丰、顾永忠、杨希勇5名律师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言。(完) 【编辑:李岩】

国是访问 | 生成式人工智能会跟人抢“饭碗”吗?她们为啥更“危险”? - 世界最大盾构直径高铁隧道主体结构完成

国是访问 | 生成式人工智能会跟人抢“饭碗”吗?她们为啥更“危险”?

发布时间:2024-04-29 05:11:05 来源: sp20240429

  文/刘亮

  一段时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屡屡取得突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写文案、编代码、做视频……ChatGPT展现出的强大生成功能,在惊艳全球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担心自己的“饭碗”问题。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类劳动?此轮人工智能浪潮会如何影响未来就业市场?国际劳工组织研究部门高级经济学家珍妮·伯格(Janine Berg)近日接受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专访,并对此进行探讨。

  “每一次新的技术进步都加剧了人们关于自动化和就业的讨论。”珍妮·伯格称,当前关于人工智能和就业市场的讨论,让人想起20世纪初随着装配流水线的出现,以及20世纪50-60年代因早期大型计算机的应用而引发的争论。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初步展现出类人的创造性,这不仅代表着技术上的突破,更给就业市场带来新的课题。在珍妮·伯格看来,新一波人工智能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影响和过去不同。她指出,过去,技术进步带来的就业挑战,主要面向体力劳动者。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越发智能化,这一就业挑战开始转向白领工作者和知识型劳动者。

  “但这并不意味新一代人工智能会完全取代人类。”珍妮·伯格指出,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大多数工作和行业将只是部分面临自动化,更有可能被最新的人工智能浪潮(如ChatGPT)补充,而非替代。

  她强调,有很多任务仍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例如,疫情期间,有许多被视为“必不可少”的职业,如紧急医疗技术人员等,都无法完全实现“自动化”。“国际劳工组织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分析发现,全球至多2.3%的工作岗位有可能实现完全自动化。此外,这2.3%还不包括新技术将创造的许多就业机会。”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就业:对工作数量和质量潜在影响的全球分析》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职业类型、性别,以及国家类别三个维度上。

  “从职业类型上看,文职工作受技术影响最大,24%的文职工作被认为将高度受技术影响,58%的工作将受到中等程度的影响。”珍妮·伯格说。此外,服务和销售人员大多数受到的影响将低于中等程度。工厂和机器操作员、装配工、初级职业、手工艺和相关?业的工人以及农业、?业和渔业工人受到的影响较小。

  “从性别看,受自动化潜在影响的女性比例是男性的两倍多,这是因为女性从事文职工作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在中高收入国家。”珍妮·伯格说,文职工作历来是女性就业的重要来源,因此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到来,或影响文职工作在一些国家的存在数量。

  从国家分类看,技术对就业的潜在影响也不同。珍妮·伯格指出,在低收入国家,由于劳动者主要从事农业等需要本人亲自在场的工作,自动化空间潜力小,为0.4%。相比之下,高收入国家自动化潜力较高,为5.1%。产生这些差异与不同国家当前的经济结构和现有的技术差距有关。

  但她也指出,各国在借助技术推动自身发展上的潜力差别不大。“但是我们只是针对潜力而言”,珍妮·伯格强调,低收入国家由于电、网等限制,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更小,获得生产力提升的可能性更小,会进一步拉大与技术发达经济体的发展距离。这也意味着,只有政策得当,这股新的技术变革浪潮才能让发展中国家也受益。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多担忧,但我们不应该担心大规模失业。”珍妮·伯格认为,相比担忧大规模失业,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提升工作质量,如何借助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力量去优化工作场景。

  在她看来,如果技术被用来设定工作节奏,对工作者进行监督,决定工资或解雇,减少工作者的自主权,那么很明显,就业市场环境将会恶化。相反,如果工作者可以与雇主就该技术应如何在工作中使用进一步沟通,那么技术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影响将会更加积极。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