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急复出!关于巴黎奥运,苏炳添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4-04-29 01:25:02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12月4日电 随着巴黎奥运会日益临近,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的备战情况愈发受到关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苏炳添现身2023第十届广州塔登高公开赛,他借此机会回应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资料图:苏炳添 陈骥旻 摄   资料图:苏炳添 陈骥旻 摄

  苏炳添接受采访时透露,现在他的状态好了非常多,但还是要好好保养,通过训练量来检验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

  至于比赛,苏炳添坦言,现在尚无明确的参赛计划。包括教练组和团队在内,大家都想谨慎一些。“其实没有太大必要着急比赛,最重要的比赛应该是争取获得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苏炳添介绍,目前中国男女百米项目都还未拿到奥运资格,大家都在紧张备战。明年5月在巴哈马举行的世界接力赛,将关系到中国队能否直接获得巴黎奥运会资格,因此这项赛事对于接力而言非常重要。

  “个人比赛的话,肯定是根据自己的状态调节比赛时间,现在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毕竟明年的赛程还没出来。”

资料图: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苏炳添9秒83晋级决赛打破亚洲纪录。图片来源:icphoto   资料图: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苏炳添9秒83晋级决赛打破亚洲纪录。图片来源:ICphoto

  今年6月,苏炳添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宣布,由于身体原因,决定不参加今年的世锦赛和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选拔赛,并提前结束2023赛季。

  其实东京奥运会结束后,苏炳添就一直被膝盖伤病困扰。尽管重回巅峰状态困难重重,但他依旧全身心投入到去年底至今年初的冬训中。经过备战和调整,苏炳添在世界田联室内巡回赛瑞典哥德堡站迎来本赛季首秀,并以6秒59的成绩夺得男子60米冠军。

  按照原计划,今年下半年的世锦赛和杭州亚运会,都是苏炳添本赛季备战的主要目标。但受伤病影响,经过专家建议与团队协商,为了能够更好地延长竞技运动生涯,他最终选择放弃今年的比赛,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息与调整。

  虽然错过了家门口举办的亚运会,但苏炳添却在杭州等来了自己的奥运奖牌。10月4日晚,杭州亚运会田径比赛结束后,中国奥委会为递补获得东京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铜牌的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颁发了奖牌。

  由于长时间没有参加比赛,世界田联10月公布的男子百米世界排名中,已经没有了苏炳添的名字。

资料图:苏炳添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
中新社
记者 蒋启明 摄

  资料图:苏炳添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 中新社 记者 蒋启明 摄

  据悉,单项世界排名是基于运动员过去一个赛季的总积分而设定。因为苏炳添长期休赛,因此他的总积分也被清零。这也意味着,如果想要参加明年的巴黎奥运会,苏炳添需要“重新起跑”。

  根据国际奥委会公布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田径项目资格获取方案,运动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席位:50%的席位将通过达标期内达到竞赛项目参赛标准的方式获取,男子百米达标成绩为10秒;另外50%的席位将通过排位期内的世界田联排名确定归属。

  换言之,苏炳添想要获得巴黎奥运男子百米参赛资格,需要在达标期内突破10秒大关,或者在排位期内参加比赛,通过排名入围。这两种方法对于现在的苏炳添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对于在奥运赛场跑出9秒83的苏炳添而言,一切皆有可能。(完)

【编辑:曹子健】
为一座城探寻人文脉络 - 香港师生行走“山地公园省”

为一座城探寻人文脉络

发布时间:2024-04-29 01:25:03 来源: sp20240429

原标题:为一座城探寻人文脉络

网络纪录片《光照临川》于2020年年底启动策划,历时近两年半完成创作推出。作品以江西临川文化为支点,力争用全新数字化形式赋能古老悠久的地域传统文化。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部纪录片,为一座城探寻人文脉络,从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作品时长共80分钟,分《家国》《风骨》《心宇》三集,以“临川才子”中的代表人物王安石、汤显祖、陆九渊、曾巩、晏殊等为明线,以古代临川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临川书院为暗线,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出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当代价值。片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同时,“光照临川”也寓意通过“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使抚州古往今来的人文之美、遗迹之美、生态之美如一幅幅画卷般徐徐展开。

大家喜欢看纪录片,是因为这种非虚构的影像载体,有着可信度高的先天优势。这是一种相对真实的文化产品,能够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发公众思考。在纪录片打磨之初,我们坚持保证其源头的真实性和学术性,“溯源”工作是前期创作的重中之重。采风期间,我们走遍抚州的十一个县区,寻访当地相关人员近百人,先后组织“临川文化精神”学术研讨会、剧本打磨会、审看会等十余次。临川文化历史久远、厚重深刻,如何概述临川的文史脉络颇有难度,这既要有驾驭文字的掌控力,又要有对文史知识信手拈来的松弛感。我们邀请楼宇烈、邓小南、濮存昕、邹锦良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共话临川文化,以夯实作品坚实的学术基础。

一部纪录片想要受到大众的关注和欢迎,不仅要有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和扣人心弦的悬念情节,还要有新颖的表现形式。纪录片要想讲好抚州故事,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就要重视故事化构建,增强内容的戏剧张力,不断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光照临川》选取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临川人物和临川故事,有的借古喻今,有的古今融合,其中包括王安石的勤学故事,曾巩的廉政家风故事,陆九渊的辩论故事……也有当下正在发生着的白舍窑、傩舞、青田书院的故事。一个个小故事,以点带面串联起临川文化的宏大篇章。

视觉呈现也是一部纪录片的关键。在情景还原特效板块,我们除了全部采用超高清4K拍摄外,还充分利用增强现实技术。镜头的构图、用光、变焦、影调等特有的表意功能加上技术上的强化,让作品在叙事格局上充满张力。我们也在镜头语言上追求创新,试图通过凝练的画面语言来调动观众的情绪,从而引发深层次的联想与感悟。

纪录片要实现“破圈”传播,就要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增强产业要素,同时注重“文旅融合”的探索。在策划之初,我们就试图将临川文化中所蕴含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社会风貌等集合成一个特定形象,有血有肉,有温度,公众又乐于感知。我们希望探索推出这样一个地域文化形象,激发更多年轻人产生亲近、探寻、了解临川文化的愿望,并设计策划了后期的临川文化数字展览全国巡展、临川文化城市形象设计等环节,从而引领人们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关注历史人文的脉络。

回顾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程,我们试图用影像方式点燃“临川之光”,进而打开一扇“时光窗口”,探寻临川文化的自然、人文、精神所蕴含的生命力与活力,讲述跨越几个世纪的传奇历史,也回答“光照临川之笔”那束光因何能照耀至今。

(作者:宋亮,系纪录片《光照临川》总导演)

(责编:郝帅、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