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斌:发展产业培育人才 描绘振兴乡村岳西美卷

发布时间:2024-04-29 18:50:29 来源: sp20240429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梯次推进,人民网推出“乡村振兴·中国力量”系列访谈。安徽省岳西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斌近日做客该栏目,从岳西县近年来在产业推动、人才培养、发展思路等方面,分享了乡村振兴的“岳西方案”。

“作为脱贫县,近年来,岳西县坚持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如今,岳西县正在全方位、全维度地推进乡村振兴。”何斌说。

聚焦特色产业 促进三产融合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选好富民产业,是建设高质量乡村的重要手段。何斌介绍说,岳西县依托山区资源,聚焦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快步行进在三产融合之路上。

岳西县的“产业发展经”怎么写?何斌从“对内对外、一横一纵”四个方面给出答案:

对内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建成一批优质稻米、茶叶、蚕桑、茭白、油茶、香榧等高标准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岳西翠兰、蚕桑茧丝绸、高山蔬菜、有机黑猪等特色农业发展;对外抓好农业品牌创建和提升,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创新“区域公用品牌+自主品牌”协同发展模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经营主体加大线上线下推广、营销力度,加快发展“一县一业、一县一特”,形成更多“岳字号”农产品品牌。

纵向抓好产业链延伸,把培育壮大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在推进茶桑菜果药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的同时,开展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引进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企业,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横向抓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坚持“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发展理念,依托红色资源、绿色生态特色,打造山水、文化、康养等不同主题的精品旅游品牌,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建设人才队伍 筑牢发展根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发展靠人才。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让各类人才在农村大显身手,是近年来岳西县积极探索的方向。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如何做到打响“返乡牌”、引得“凤凰”来?何斌建议,要做好“发现、培养、招引、使用”四方面工作。

据何斌介绍,为拓宽聚才眼界,岳西县深挖当地“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新农人”,建立乡土人才库,挖掘一批高素质电商人才、创业创新带头人,发现一批有培养潜力的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在做好就地“取才”的同时,还要全面“育才”。“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岳西县集中培养一批懂经营管理、专业生产和技能服务人才,培训产业能手、民宿管家、电商主播等紧缺人才,并加强乡村教师、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体育、规划建设等‘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塑造本土人才之余,还要多方“引才”。何斌说:“岳西县开展‘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通过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将在外懂管理、会经营的人士吸纳回乡,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有了人才,还要精准“用才”。“推行‘人才+项目’‘人才+平台’‘人才+产业’模式,坚持项目带动,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引进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何斌说。

扩宽发展思路 擘画岳西未来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何斌认为,这为岳西县未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带来新思路。

“首先应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秉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何斌表示,未来将持续发掘村庄自然、人文、产业、建筑、风俗、特产等特色,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在何斌看来,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是激发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的核心。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乡村产业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培训,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进而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特色乡镇、特色村落。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和美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方面,何斌认为,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村庄整治与绿色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动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党建引领、党政主导是重中之重。要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千万工程’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何斌表示,未来,岳西县将继续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上下协调贯通、多方合力共建的工作格局。

(责编:曹淼、李源)
(新春走基层)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新春“赶工忙” - 以花为伴回归自然 桂林举办第十一届公益生态花坛葬活动

(新春走基层)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新春“赶工忙”

发布时间:2024-04-29 18:50:30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网 上海2月12日电 题: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新春“赶工忙”

  作者 浦帆

  12日上午,大年初三,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通信信号项目部设备集成项目经理周建国正在“三中心”项目作业现场,与刚从老家过完年回来的同事交接工作。在项目部值守至今的他略显激动,下午就会乘坐高铁回山东老家,与家人团聚。

  机场联络线是上海首条新建市域铁路,于2019年6月28日开工建设,为了实现今年年内先期开通段(虹桥站至浦东机场站)具备初期运营条件的目标,各大专业系统工程的建设者们春节期间也不停工,留守在施工一线,保进度、赶工期。

2月12日,周建国在上海市域铁路“三中心”机房检查设备。  中新网 记者 浦帆 摄

  “今年除夕夜是一个人在项目部吃外卖过的。”周建国告诉 中新网 记者,有两位同样值守项目部的同事,他们的家人来上海探亲,所以没有一起吃年夜饭。

  今年37岁的周建国已经从事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行业十余年,对他来说,不能回家过年早已不是稀罕事。“工程单位都这样,一切都是跟着工期走。”

  然而周建国今年却归心似箭。“一个人吃年夜饭的时候家人打了个视频电话过来,我那1岁半的儿子都不认识我了。”他说,想孩子也想回老家看看,已经有半年多没回去过了。

  周建国参与建设的“三中心”项目是上海市域铁路全线网络的“核心中枢”,包含了调度中心、运营中心和技能培训基地等功能,负责统筹处理从各车站、风井、停车场、车辆段、列车上汇总的各类信息并下达相应指令,项目建成后将协调机场联络线等各条市域铁路有序运行。

  “春节期间辛苦大家抓紧调试系统,为后续的相关作业提供有利条件。”2月12日,在“三中心”项目现场,项目建设方上海申铁项目管理一部弱电工程负责人傅丹正为春节留守的工程师们加油打气。

  傅丹是一名技术“女将”,作为机场联络线通信信号项目建设方负责人,今年春节也同样留守在作业一线。“我的丈夫也是从事相关工作的,所以可以互相理解这样的工作模式。”傅丹说,往常过年都会回江西老家,今年只能将家人接来上海一起过年,“建好机场联络线项目实在太有意义了,所以不管是设计方、建设方还是施工方,都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2月6日,傅丹(左)在“三中心”机房与工程师交流作业内容及情况。  中新网 记者 浦帆 摄

  傅丹介绍,如果将机场联络线比作一个人,那么其中的隧道、路基、高架、车站就是他的骨骼,装饰装修、风水电工程就是肌肉和器官,而通信信号、信息系统就好比是整个人的神经系统。目前,机场联络线虹桥站至浦东机场站的通信信息系统集成和信号系统施工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尽快完成‘三中心’项目的系统调试工作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各站段接入并进行系统联调的先决条件。”傅丹表示,今年春节期间,建设方与施工方共有80多人加班加点实施“三中心”项目的通信信息系统调试及相关区间的托架安装和缆线敷设工作,为后期动车调试和综合联调等重要节点争取宝贵时间。

  据悉,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线路全长68.6公里,途经闵行、徐汇、浦东新区3个行政区,全线共设9座车站,列车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60公里。项目建成后,虹桥和浦东两大综合交通枢纽间运行时间可控制在40分钟左右,与多条既有和在建轨道交通实现换乘。

  同时,机场联络线还将进一步增强浦东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对长三角区域的辐射作用,服务长三角城市群,为提升上海全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1月中旬,机场联络线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虹桥站至浦东机场站先期开通段轨道工程整体道床施工及长轨铺设,并同步推进车站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和附属出入口结构等工作。(完)

【编辑: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