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单王”阿园和“店花”阿群的幸福回响

发布时间:2024-04-28 02:40:42 来源: sp20240428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单王”阿园和“店花”阿群的幸福回响

一手抱着粉嘟嘟的毛绒兔,一手捧着喜庆的火红色花束,春节前夕,江苏常州的“外卖宝宝”霏儿蹦着、跳着,跟着爸爸李园园、妈妈杨合群搬进了69平方米的新家。

2019年,外卖员李园园带着6个月大的女儿霏儿送外卖,因“外卖宝宝”甜甜的一笑迅速走红网络。从此,一家人的奋斗故事备受网友关注。

“举行一个小小的搬家仪式,在家里吃一顿火锅,日子红红火火。”李园园利索地摆放着碗筷,招呼着刚从贵州远道而来的岳父岳母,杨合群则在厨房里将一条腌满红辣椒的鱼下了油锅。

今年34岁的李园园是安徽省砀山县人,身姿矫健,皮肤黝黑,8年前,经熟人介绍辗转来到江苏常州打工,从事外卖配送行业。

在外卖行业刚刚兴起的年代,李园园骑着一辆电动车,走街串巷,风雨无阻。“第一天跑下来收入有六百多,当时就来劲了。”回想起初来常州时的青涩模样,李园园说,“当时没谈对象,除了睡觉就是工作,基本每天我都是区域内的‘单王’。”

缘分来得很快,2017年,“单王”李园园在一家冒菜店取餐时,与在店里打工的“店花”杨合群一见钟情。“我们店的饭菜其他外卖员不愿意送,只有他一直守在我们店门口等着订单。”杨合群说,“他当时穿着一条破洞牛仔裤,但人看着很老实。”

外卖员阿园爱上了收银员阿群,一个是“单王”,一个是“店花”,两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上演了一段“常州爱情故事”。

然而,他们的爱情故事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5个月大的女儿霏儿得了小儿肺炎,高烧超过40℃,当时一家人挤在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手头并不宽裕,给女儿治病成了当时家里的最大开销。

为了贴补家用,妻子刚休完产假就去附近菜市场找了一份卖肉的工作,可这样一来女儿就没人照顾了,李园园思前想后决定带娃送外卖。

热水、奶瓶、纸尿裤、湿纸巾,女儿霏儿开启了随爸爸的“送餐之旅”。上午,小小的霏儿待在外卖保温箱里,和爸爸一起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临近中午,霏儿被送到菜市场,交给妈妈照看。

“孩子这么小就跟着我,很心疼。每次出门我都做好防护不让她冻着、吹着。”不论送餐地在哪,李园园都把女儿带在身边,“要确保她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尽我所能保护好她。”

奋斗就有回报,3年前,夫妻俩攒够首付,在常州市天宁区买了一套二手房。前年,女儿霏儿也顺利上了幼儿园。今年,他们赶在春节前将自家房子装修一新。

落脚、成家、生子、买房,从没房没车没存款开始奋斗,从“移动摇篮”到搬进新家,尽管一路艰辛,但“单王”阿园和“店花”阿群在奋斗中也有了幸福的回响。(记者毛俊、李雨泽、黄培锋)

(责编:乔业琼、杨迪)
(新春走基层)苏皖交界乡村年货大集见闻:传统小手艺承载大年味 - 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

(新春走基层)苏皖交界乡村年货大集见闻:传统小手艺承载大年味

发布时间:2024-04-28 02:40:43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徐州1月30日电(朱志庚)农历腊月二十,苏皖交界之处的桃园乡村大集“年味”渐浓,喜庆的大红灯笼、对联早早地沿街挂起。大街上,抽着旱烟袋赶集打散酒的耄耋老人、围着糖画摊子打转转的幼童、赶着过年回家举办婚礼的打工人……人潮涌动,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桃园镇街上每逢农历日期三、五、八、十,都会成大集,苏皖两地十里八乡的百姓扶老携幼结伴来赶集。热闹的乡村大集,发展到今天已不仅是买卖交易的场所,赶集的意义在于“赶”的是温暖人情,是中国人骨子里过春节的仪式感。

孩童看着馋人的糖画。 朱志庚 摄

  不少孩童围在糖画摊子周围,小眼睛一直盯着红铜色的糖画,拉着长辈的手闹着要买。“打春以后是龙年,这叫‘飞龙在天’,寓意好,卖得最多!”卖糖画的师傅介绍,他做全了十二生肖糖画,结果还是龙形的糖画更受欢迎。

新出锅的酒糟在阳光下晾晒,招揽大量顾客前来买酒。朱志庚 摄

  沿着老街巷向南走,不远处一家高粱烧酒坊正在酿酒,五六个老者提着酒桶正排队打酒。年过六旬的胡师傅提着酒桶从店里出来,忍不住又低头闻了闻酒。胡师傅说:“这是高粱原浆,现烧现卖,味道很好,价钱公道,我平时就好这口。马上就要过年了,打几桶好酒招待亲戚。”

  酒坊老板冯奇来自四川,在他们家乡,几乎家家都会酿酒。“来这边开店七八年了,这条街上人多,老顾客也多,酒销量一年比一年多。”冯奇说,蒸酒设备就摆在门口,现蒸现卖,老百姓看得见的真粮食酒。在乡村逢年过节,老百姓打酒摆席庆祝,满满的仪式感。

  欢欢喜喜过大年,除了酒,还得有肉。在桃园镇蟠桃农贸市场门口,切开的鲜猪肉挂了一排又一排。村民们围着鲜肉翻来翻去仔细挑选。“五花肉12元一斤,咱这主要讲究质量,因此也揽来大量回头客。”肉摊老板殷上海说,买年货,猪肉必不可少。他早早就联系了供货商,预定了不少货,保证肉量充足。

  熟食,也是年货的必需品。安徽的李子庭大老远地开车来到桃园镇赶大集,卖熟牛肉。“这边集市大,人也多,路边就可以摆摊,很方便卖货。”李子庭说,大家都在备年货,牛肉很好卖,销量还不错。他也会把这边的香肠、烧鸡等特产买些回去,让家人过年尝尝。

一锅老味的爆米花新鲜出炉。朱志庚 摄

  热闹的集市上忽然传来爆米花机子的响声,随之传来缕缕清香。在一团团白色雾气中,人们围上前品尝爆米花。60多岁的王阿姨想在春节前多加工一些米花、麦花、玉米花储存一下。因为回家过年的孙子、孙女最喜欢吃,也是准备招待大年初一清晨上门拜年的亲友。

老木匠马远红展示他手工制作的木质锅篦子。朱志庚 摄

  “多年前的老味道,特别香!”70岁的马远红品尝了一把爆米花后回到自己的摊位。他是一名木匠,从事这一行当已有50余年。当天,他拉来卖的手工家具多是木制的桌椅板凳,材料为槐木、桑木、柳木等,结实耐用。马远红说,年关将至,家家都要剁肉包饺子。所以当天他多拉了几个案桌、锅篦子过来,还不到中午12点就卖完了。

睢宁桃园大集东边的甜油生产车间,成排的大缸摆满场地。 朱志庚 摄

  有一种特色调料叫甜油,是睢宁县特产。在桃园大集东边不远一处百余亩的苗圃中,当地知名的甜油生产匠人刘胜利开办了一家休闲农场。除了花木、餐饮之外,刘胜利还传承父辈手艺酿造甜油、酱油、老陈醋,自制特色腊肉,成为当地一绝。

酿造手艺人刘胜利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检查甜油质量,为村民购买年货做准备。朱志庚 摄

  30多年前,刘胜利的父亲在桃园老街上开了一家酱园,专门卖甜油、酱油、醋,生意很好。刘胜利开了休闲农场后,就想着使用自制的调料,保证饭菜质量。2023年,刘胜利做了百余缸甜油,还有几十缸酱油、醋以及腊肉。目前生产的调料除了自用之外,附近村民也会经常来买。

用传统方法腌制好的腊肉在冬日的阳光下晾晒。朱志庚 摄

  “平时,我家的腊肉就很受欢迎。快过年了,农场已经制作了近万斤上好腊肉。”刘胜利说,下一步,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他准备建造厂房扩大生产,不仅能把老一辈人留下的传统小手艺发扬光大,还能大幅度增加周边村民的收入,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