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违规干预案件 保障公正廉洁司法(法治聚焦)

发布时间:2024-04-30 00:39:12 来源: sp20240430

  本报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魏哲哲)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情况。“三个规定”是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设计,是指中办、国办印发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中央政法委印发的《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领导记录报告信息129条,各部门负责人记录报告信息1022条。在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推动和示范带动下,全国法院落实“三个规定”深入扎实推进,干警记录报告人次和信息数量逐年递增。2023年,全国法院干警记录报告121.15万余人次、记录报告信息193.85万余条,相比2022年,分别增长7.5倍、11.8倍。从记录报告信息内容看,绝大多数是对法院工作的监督,极少数是违规干预过问案件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高波介绍,当前,法院系统执行“三个规定”的总体形势持续向好,2023年全国各级法院“一把手”及班子成员填报信息21.32万条,员额法官填报信息58.23万条,两项合计占填报总数的41.04%,带动法院系统基本实现“三个规定”填报全覆盖。但一些法官干警没有深刻认识到“三个规定”既是严肃的政治纪律,也是新时代法官职业生涯的安全网,严格遵守“三个规定”,还需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最高人民法院督促指导各地法院,运用司法巡查、审务督察、专项检查等措施,强化经常性检查督导,采取批评提醒、发函督办、约谈单位负责人等方式,针对问题督促整改,认真整治“不如实填报”“凑数应付填报”“避重就轻填报”等突出问题。

  2023年,对于涉及违反“三个规定”的法院干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追责问责2500余人次,其中通过倒查违纪违法案件追责问责不如实记录报告的干警723人次,形成了“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警示、教育效果。

  从干警记录报告信息看,广大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领导干部过问、打听某个具体案件的,绝大多数是申诉说明相关情况、希望法院尽快审理,本质是监督、促进法院进一步做到公正高效审理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督察局局长廖向阳表示,人民法院真诚接受监督,如实记录下来,按照规定程序依法办理。通过驰而不息狠抓“三个规定”落实,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打官司不用找人,找不找人都一样,法院都会依法办理。

  廖向阳说,最高人民法院将坚持“越往后越严”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导检查、严肃追责问责,狠抓“三个规定”落实,切实保障公正廉洁司法。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6日 1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总书记主持召开七场重磅会议,落下关键一子 - 3月26日央行开展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总书记主持召开七场重磅会议,落下关键一子

发布时间:2024-04-30 00:39:13 来源: sp20240430

  3月20日,一场高规格座谈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这是时隔5年,中央再次以座谈会形式部署中部地区崛起。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协调”被明确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

  在此次湖南座谈会召开之前,去年以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座谈会已相继召开。

  若以“全国一盘棋”视角看这一系列座谈会,新时代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一些关键标识,已然清晰。

  创新,是发展议题的不变主题。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到了新质生产力。此后,新质生产力被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标。

  本次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同样提到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排在六方面工作的首位。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些座谈会将科技创新摆在显要位置,尤其是突出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互动:

  中部地区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东北地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长三角地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京津冀地区要“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

  雄安新区要“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长江经济带要把“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集各大经济板块之力,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这对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激发经济新动能的意义不言而喻。

  协同,是区域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种协同不仅是区域内部的互动,还是重大发展战略之间的联动。

  中部地区位置特殊、左右逢源。中部发展,要做到“两个加强”: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

  东北地区要“加强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长三角要“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长江经济带则要更好发挥“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冯奎对三里河表示,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统一大市场等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方向,要走出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新布局。

  去年12月,“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已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中。

  当创新的内力够强大,协同的机制够完善,决定要素资源流向的还有营商环境。

  从上述座谈会上看,营商环境成为各区域板块破题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大关键词。

  例如,中部地区要“加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全面清理纠正地方保护行为”。

  长三角要“带头落实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东北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雄安新区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形成人心向往、要素汇聚、合力共建、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带全局,重大区域肩负重大责任。

  “三里河”工作室出品

  ( 中新网 微信公众号)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