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览|朔尔茨再访华带来哪些惊喜? 中德务实合作潜力巨大

发布时间:2024-05-04 01:26:59 来源: sp20240504

   中新网 4月14日电 2024年4月,多国政要接踵访华,中国再掀“春季外交”热潮。北京时间14日,中方又迎来一位重要宾客——德国总理朔尔茨。

  这是朔尔茨就任德国总理以来,对中国进行的第二次访问。与2022年11月相比,朔尔茨此行的时间更长,行程也更丰富。

  这次,与朔尔茨一同来到中国的,还有德国三位部长和多家企业高管,阵容堪称豪华。

  

素材来源:路透社、法新社、德国默克集团官网等;飞机示意图为AI生成。

  据德国《商报》报道,德国环境部长莱姆克、农业部长厄兹代米尔以及交通和数字化部长维辛三位部长的到来,意味着德国政府寻求在气候、环保、交通等领域扩大与中国合作。

  据外媒透露,陪同德国总理出访的高级商务代表团名单中,不乏西门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博乐仁、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宝马公司董事长齐普策等知名高管。

  一国总理携各行业巨头访华,意义不言而喻。

  路透社分析称,这份高管名单,凸显了中国作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重要份量”。

  中德1972年建交,2014年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中德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两国高层交往密切。

  2022年,朔尔茨成为中共二十大召开后首位访华的欧洲领导人,明确表达了德国将中国视为重要经贸伙伴、反对与华“脱钩”的看法。

  那次访问后,中德陆续进行了第七轮政府磋商、高级别财金对话、领导人视频会晤等交流。

  朔尔茨多次重申,德政府无意对华“脱钩”,希望延续两国良好关系深化合作,并就重大国际问题与中国保持密切沟通。

  “经贸关系是中德关系的基石”。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2023年德国和中国双边贸易额为2531亿欧元,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德国连续49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

  路透社称,朔尔茨访华前夕,德国经济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德国经济在不少产品和原材料方面高度依赖中国。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曾说,当前中德经贸关系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投资中国成为中德企业发展的共同需要,也有助于德国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

  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19亿欧元,比上年增长4.3%。同年,德国对华投资占德国海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10.3%,为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

  汽车、化工、发电设备、交通、钢铁、通信,均是德国在华投资的重要着眼点。

  朔尔茨访华前夕,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企业普遍看好中国投资环境。他表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逆势上涨,足见德国企业对于在华发展的信心。

  德国长期投资中国市场,在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德国外交部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机械工程、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电气工程和化工领域。

  中德交往与经贸往来不仅利在两国,更在于其可以引领中欧关系发展。

  当前,中德贸易额占到中欧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德国对华投资占到欧盟对华投资的三分之一,双边经贸合作既是中德关系的“压舱石”,也是中欧关系的“稳定器”。

  “德中经贸合作是全球化的典范,两国应携手应对挑战,为德中企业合作带来更大确定性。”德国联邦议院德中议会小组主席弗里德里希曾说。

  2002年4月,中德签订《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方便两国学者进入对方国家学习和深造。截至2023年5月,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总数超5.1万人。

  德国还是中国最大的职教合作伙伴。中德合作在德建立了19所孔子学院和2所独立孔子课堂。

  在德国人眼中,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风光;与此同时,德国的独特美景和文化也吸引着不少中国游客。

  2023年1月至9月,中国内地居民首站访德23.16万人次,德国公民访华15.06万人次。

  在密切的人文交流中,两国人民对彼此的了解不断加深,写下一段段中德友好故事。

  自建交以来,中德关系坚韧稳定,两国在各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取得累累硕果。未来,相信中德合作将进一步释放巨大潜力。

 

  文案:张乃月 孔庆玲

  设计:姚岚 李永丽

  创意:孟湘君 谷丽萍

  图文来源:外交部、商务部、新华网、路透社、法新社等

【编辑:唐炜妮】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 台湾第三季度制造业产值年减9.44% 连续四季负增长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发布时间:2024-05-04 01:27:01 来源: sp20240504

时间的脚步,又一次走到了岁末年初。习近平主席将发表新年贺词。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重温十年新年贺词,民生情怀贯穿始终。不论是“满腔热情做好民生工作”,还是“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贺词里有生计冷暖、人间烟火,亦有不负人民的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一字一句的宣示,一以贯之的理念,一抓到底的坚定。

十年贺词,饱含放心不下的牵挂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越来越好,但我们时刻都要想着那些生活中还有难处的群众。”质朴的话语,道出了百年大党的为民本色。

在贺词中感悟治国理政的温度,“牵挂”是一个关键词。

对于困难群众,习近平主席始终惦记:“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对于扶贫干部,他念兹在兹:“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一定要保重身体。”

“从农村出来”的习近平主席,“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他在二〇一六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

地方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道,“我是崇尚行动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背后正是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真抓实干。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千年梦想,百年梦圆,时光创造着奇迹,也映照着初心。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十年贺词,彰显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一个“重”字,道出了使命之艰、责任之重。

从贺词中读懂直面问题的勇气——“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习近平主席在贺词中不仅盘点成果,还提到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直言民生工作中“不如人意的地方”,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从贺词中读懂敢于担当的魄力——“我们锐意推进改革,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许多改革举措同老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

通过改革,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许多贫困地区孩子们上学条件改善了,老百姓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习近平主席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要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到乡亲们中走一走看一看”“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治国有常民为本,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到村民王德利家中看望。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考察时,同乡亲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考察时,同乡亲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十年贺词,汇聚团结奋斗的力量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时代以来,从“中国人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到“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再到“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一篇篇贺词,致敬昨日之耕耘,点赞今日之发展,寄寓明日之希望,岁月里有拼搏的身影、攀登的足迹,光阴里的中国故事,每个人都是书写者。

十年贺词,激荡中国力量,见证非凡征程。

回首,贺词里有波澜壮阔的奋斗路——“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展望,贺词里有上下同欲的复兴路——“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点点星火,汇聚成炬,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

路虽远,行则将至。昂首阔步行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策划:田俊荣、刘晓鹏、杨学博、姜赟

统筹:李翔、岳小乔

文字:辛本健、邝西曦

编辑:仰婉晨

校对:吴玥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