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 扎实做好洪涝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发布时间:2024-04-30 03:34:37 来源: sp20240430

  新华社武汉4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近日在湖北调研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及防汛等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李强总理要求,加快推进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持续提升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扎实做好洪涝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确保汛期江河湖库安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武汉市,张国清来到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实地考察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总体规划、工程建设进展以及建成后调度指挥运行机制等情况。他指出,建设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是党中央着眼防范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突出区域性灾害特点和救援需求,加快推进应急指挥、值勤备勤、仓储库房等设施建设,强化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所需通信器材、救援舟艇、排水设备等物资配备,力争及早投入运行。要聚焦发生灾害时能以最短时间到达灾区开展救援目标和打造救援“尖刀”“拳头”力量定位,优选精锐队伍进驻,加强实战训练演练,切实做到就近调运、快速响应、专业救援。要建立健全调度指挥运行机制,加强与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和灾区党委、政府等协同衔接,着力建设成为专业性区域应急指挥协调中心,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在荆州市,张国清先后到荆江大堤观音矶、荆江分洪工程北闸枢纽等地,现场察看分洪工程和蓄滞洪区建设管理、荆江河势等情况,详细了解长江流域防汛备汛工作。他强调,流域性洪水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扎实深入细致开展汛前检查,全面整治风险隐患,发现问题要限时整改到位,坚决防止重要堤防决口和水库垮坝。要切实加强汛情监测预报预警和滚动会商研判,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发布,强化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落实落细江河洪水、山洪、泥石流、城乡内涝等灾害防御措施,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险,严防次生灾害。要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省际间统筹协调,统一调度各类水利工程,做好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在重点部位预置抢险力量、装备和物资,确保安全度汛,严防群死群伤。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6日 04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统筹宏观政策放大组合效应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4-04-30 03:34:38 来源: sp20240430

中国选手史逸婷在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女子200米-T36决赛中获得金牌。 新华社记者 江 汉摄

残疾人体育纳入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残疾人体育服务进入社区和家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体育康复健身;实施全民健身助残工程,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创建残疾人健身示范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残疾人,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残疾人体育蓬勃发展,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竞技体育水平提升

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国内国际体育赛事。

1984年,纽约第七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2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乒乓球3个大项的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此后,中国残联多次组织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绩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参加160项残疾人国际赛事,取得1114枚金牌。

自1992年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起,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正式列入国务院审批的大型运动会系列,形成每4年举办一次的机制,残疾人体育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除了举办全国残运会,我国还在各地举办全国性肢残人、盲人、聋人等各类单项赛事,吸引残疾人广泛参与体育运动。举办经常性全国残疾人体育赛事,培养了残疾人运动员队伍,提升了残疾人运动水平。

据了解,我国目前共设立40个国家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为残疾人体育竞赛、训练、活动、培训、科研等提供保障与服务的同时,在残疾人日常体育活动开展方面发挥示范指导作用。

“对乒乓球的热爱,是我前进的动力。”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乒乓球运动员冯攀峰说。2000年,残疾人乒乓球冠军在学校的一次表演,让因病只能与轮椅为伴的冯攀峰开始练习乒乓球。经过不懈努力,冯攀峰入选国家队,从北京残奥会到东京残奥会,连续4届获得冠军。冯攀峰用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梦想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迅速发展,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中表现优异。2021年,在东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96枚金牌、207枚奖牌,连续5届实现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2022年,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8枚金牌、61枚奖牌的优异成绩获得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实现了冬季项目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残联体育部副主任勇志军表示,今年共派出29个团组参加国际赛事,获得214枚金牌、500多枚奖牌。

群众体育广泛开展

不久前,第十三届残疾人健身周体管中心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北京市朝阳区轮椅舞蹈队和北京启喑实验学校聋人学生展示了轮椅舞蹈、跳绳等运动,他们的自信与快乐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参与者还体验了旱地冰壶、飞镖等项目。“健身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以后我会更多地走出家门,尝试参与更多体育活动。”一名参加活动的残疾人说。

我国将残疾人作为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实施的重点人群,开展全国性残疾人体育活动,提升体育服务,丰富活动内容,加强科研教育,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日益活跃。

《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等国家政策法规明确要求改善残疾人健身环境,要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残疾人开放。通过推广社区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项目、政府购买体育健身服务等方式,我国推动残疾人在基层社区开展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

自2011年起,全国集中开展“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各地残联举办残疾人国际象棋、围棋、轮椅舞蹈、飞镖、跳绳、轮椅太极拳、柔力球、盲人足球等健身运动项目全国推广活动。肢残人轮椅马拉松、盲人象棋交流挑战赛、全国聋人柔力球交流赛等赛事已成为全国性品牌活动。

中国残联体育部综合群体处处长马历涛介绍,通过持续实施“康复体育进家庭”“社区(村)健身示范点”“体育健身指导员”等服务,我国持续打造健身周、冰雪季等品牌活动,加大残疾人体育的社会宣传力度,面向基层、面向机构、面向家庭、面向个人的体育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由2015年的6.8%持续提升至2021年的23.9%。

增强体质丰富生活

“体育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活出自己的风采。”残疾人滑雪运动员李盼盼在北京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组、短距离坐姿组两项比赛中获得两枚铜牌。在李盼盼看来,体育不仅让她身体更加强壮,而且让她更加开朗乐观,更好融入社会。“希望更多残疾人能参与体育运动。”李盼盼说。

残疾人赛艇运动员余立曾是一名铁路职工,2001年因为一场事故导致残疾。2010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参与各种体育项目。后来,余立加入了浙江省残疾人赛艇集训队,并在2014年的仁川亚残运会上与队友夺得金牌,“我的生活因为体育发生了变化,我又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尤亮表示,参与体育运动,不仅能帮助残疾人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还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本报记者 李中文、刘军国、孙龙飞、刘博通、窦皓)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