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纪行)传统遇到现代 江南古镇老街“圈粉”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4-05-06 10:41:45 来源: sp20240506

   中新社 杭州4月27日电 (严格 国璇 邵燕飞)在杭州清河坊饮一杯中药咖啡,着汉服穿梭于嘉善西塘古镇的街巷拍照留念,于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欣赏扬州评话表演……近日,记者走进浙江省和江苏省古镇老街,感受一砖一瓦、桨声舟影间浓缩的悠悠古韵,传统与现代交融焕发的新生机,也正成为“Z世代”的心头好。

图为浙江绍兴安昌古镇的水上婚礼。强歌 摄

  在浙江绍兴安昌古镇,记者到访时,在碧水之上,一场明制婚礼正在举行,再现了乌篷船接亲的当地婚俗。从单纯表演到定制化服务,今年“五一”假期就有新人预订了自己的水上婚礼。

  安昌古镇保护开发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王鉴说:“年轻游客对更具个性化、差异性服务的需求增长。我们在保持古镇原有风貌的同时,注重体现‘在地性’,在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休闲价值间实现‘双向奔赴’。”

  浙江江山廿八都镇则基于文物保护单位姜遇鸿旧宅,开发了主题客栈、剧本游等沉浸式体验新业态,吸引了诸多年轻游客,让古镇风情不再只是“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近期,苏州古城32号街坊的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举办“匠海拾遗—沉浸式名城非遗文化体验展”。图为工作人员展示昆曲AI换脸拍照体验过程。国璇 摄

  而在江苏苏州市32号街坊的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一场非遗文化体验展正在举行。昆曲AI换脸拍照、数字“琴棋书画”等让文化遗产插上数字技术的翅膀,许多家长带孩子前来体验苏州特色非遗技艺,在寓教于乐中唤起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常州焦溪古镇的一家音乐酒馆,入口处有一句话是“文化遗产是我们和未来年轻人对话的桥梁”。漫步焦溪,“黄石半墙”间点缀着当地人开设的咖啡馆和特色非遗小店等。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章泉丰说,当地既有姚小松、沈蓉芬夫妇等老一辈坚守豆腐坊向年轻人传授非遗技艺,也不乏开办新业态茶馆的“90后”汤臻溢等返乡创业青年,推动形态、业态、文态和生态的融合。

  在湖州南浔古镇,棋眼则落在“新青年、新经济、新业态”古镇复兴工程上。

  去年8月正式营业的外滩5号咖啡店将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南浔粮站总粮仓改造成魔法世界,外观保留粮仓原貌,装修在符合“文物活化”的要求下,融入南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石铭故居的布置陈设,以及年轻人青睐的哈利波特魔法元素,让这家店充满了吸引力。

  文化传承,人是关键因素。

  在浙江湖州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大二学生王晶晶身穿汉服,向游客介绍自己用缠花工艺制作的胸针。指导老师孟菲说,该校“遇见非遗”工作室开设了缠花、绒花、辑珠等非遗体验课程,以团队内训和非遗传承人网课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志愿者。

  从预备程序员到非遗“手艺人”,王晶晶说,一开始被缠花工艺品的精美外观所吸引,后在学习制作时逐渐感受到其文化魅力。“我们在设计时加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它们和非遗技艺碰撞出新颖多样的文创产品,证明文化遗产也可以‘活’起来、‘潮’起来。”

图为古琴教师高廷鑫在江苏扬州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的永乐琴坊弹奏古琴。国璇 摄

  同样因为热爱,本科学计算机的高廷鑫跨界成为扬州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永乐琴坊的古琴老师。“我平时会教学,对古琴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最后一站,记者走进浙江嘉兴市西塘古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穿行于灵动的诗画江南,许多游客身穿各式汉服,在古桥岸边打卡拍照,传统服饰与古镇风貌相得益彰。

  据介绍,西塘古镇已举办十一届中国西塘汉服文化周,累计吸引韩国、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汉服爱好者参加。

  “年轻人越来越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当地导游小沈这样说。(完)

【编辑:田博群】
“打赢路上,再难的坎也要迈过去”(新时代·面孔) - 积蓄“第一资源” 激发“第一动力”

“打赢路上,再难的坎也要迈过去”(新时代·面孔)

发布时间:2024-05-06 10:41:46 来源: sp20240506

  破晓时分,东部战区联指大厅。

  态势大屏上显示异常空情,东部战区机关某处处长秦明沉着冷静,迅速与指挥员会商研究、拟制计划,调控兵力行动……很快,情况处理完毕。

  一心一意谋打赢,敢打头阵当先锋。近年来,秦明练强硬功、勇打头阵,多次出色完成重大军事行动和演习任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3次荣立三等功,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2016年初,战区成立。带着“到联合作战的最前沿,去备战打仗的第一线”的初衷,秦明从军区军种参谋变为战区联合参谋。

  第一次参加联合作战时的窘态让他记忆犹新:面对战区联指中心瞬息万变的复杂态势,诸军兵种一体编组的联合战场,他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提出的处置建议被指挥员当场驳回……他深刻认识到:走上新岗位,必须提升联合作战素养。

  “打赢路上,再难的坎也要迈过去。”首次随舰出海执行任务,以前从未长时间出海的他呕吐不止。舰长多次劝他回房间休息,而他仍然坚持留在作战指挥室学习情况研判、指挥流程。

  回到战区后,他继续利用参与筹划联合演训的机会,向来自不同军兵种的业务能手请教,到各级指挥所、作战实验室学习特情指挥处置。凭着这份执着和坚持,秦明以优秀成绩成为战区首批通过资格认证的参谋。

  战区成立后,如何实现联战联训一体化,秦明一直在思考。“那段时间,他完全沉浸在工作中,一次次求师问道、一次次论证修改,不断研究完善典型场景和能力生成路径,最终赢得了大家的认可。”秦明当时所在单位同志表示。

  从难从严,才能练出胜战尖兵。秦明利用每一次参与筹划设计实战演练的机会,从战区当前面临形势中预判潜在危机,瞄准部队准备中的薄弱环节出特情、设困境,倒逼部队深研作战问题、优化力量布势、调整处置方案。

  一次红蓝对抗演练中,红方失利后,一名指挥员质疑裁评结果。秦明一一报告裁评结果和依据,数据翔实,分析得当,让红方指挥员心服口服。复盘时,有人说他“太较真”,他坚定地回应:“把情况想得苛刻些,问题暴露得充分些,实战演练才能更真实、更有效。”

  “未来战场要打赢,作战问题要归零。平时问题少一个,战时胜算就多一分。”秦明说,他会继续扎在备战打仗重点难点问题中,钻研解决方案。

  “5,4,3,2,1……”一次重大演训任务中,随着发射命令响起,导弹腾空而起、精准命中目标。

  精准命中背后是充分的准备。为确保万无一失,秦明带着小组人员精心筹划设计,依托模拟仿真系统反复推演,直至与部队行动、体系支援无缝衔接,实弹射击顺利实施。

  “有利态势是斗出来的,敢斗善斗才能赢得主动。”这是秦明多次参与实战化演训任务的深切感悟。刚任处长时,处里几名同志来自不同军兵种,思维方式、工作风格各异,他带头干,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年底把“先进处”的牌子扛了回来。秦明重视参谋人员的帮带培养,经常压担子、带着干,团队成员纷纷成长为研战备战的骨干。秦明说:“一名好参谋要树立向战的航标,流淌谋战的热血,锻造能战的筋骨。”

  (张英吉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2日 10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